“智慧餐厅”风生水起 “无人餐厅”加速落地
对于许多都市人而言,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外卖软件,看看有没有合胃口的餐饮外卖,接着就是下单、支付、等待送达……如今,外卖不仅渗透进写字楼、学生宿舍和居民小区,甚至在高铁上,也能打开手机应用或是扫描二维码,提前预订外卖。
日常生活场景的改变折射出中国餐饮业形态的变革。从过去单一门店营销、纸质菜单点餐、现金结账,到如今外卖平台盛行、海量菜单备选、在线支付餐费,互联网已经实现与传统餐饮业的深度结合。
事实上,“互联网+餐饮”早已不是送外卖这么简单。近日,青岛一家“智慧餐厅”的开业吸引了当地市民的目光。顾客只需在办公室通过扫码或者使用“智慧餐厅”手机应用就可以点餐,系统还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荐顾客喜欢的食物。下单后大约10分钟,顾客就会收到一条带有柜号和取餐码的短信,以便到密码柜取餐。 “顾客从办公室走到密码柜只需十几分钟,然后就可以取出自己的菜品用餐了。中间的到店叫餐、到店等餐等环节完全去除。 ”餐厅负责人介绍。
比“智慧餐厅”更进一步的,是在全国各地出现的“机器人餐厅”或“无人餐厅”。早在2017年10月,阿里巴巴的第一家 “无人餐厅”就在杭州开业。该餐厅的亮点在于“刷脸支付”,全程不需要手机和钱包,也没有收银员和服务员,智能点餐,吃完就走。今年2月,阿里巴巴在上海开设的机器人餐厅“盒马”南翔店开始营业。在这座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餐厅里,顾客需要先用盒马应用程序,在餐厅入口的屏幕前选座,入座后通过扫描桌面二维码点餐,送餐机器人就会将餐品送至桌前。制菜进度和运送过程,均可通过桌前屏幕实时监控。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餐厅近几年内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实现落地。虽然完全实现“无人化”还不现实,但部分功能的实现并非遥不可及。
如今,“互联网+”已经在餐饮产业链条中的食材采购、系统管理、线上线下营销、交易以及预订、点菜、排队、支付、点评等方面全面渗透和深度扩展。在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主流支付方式、宅男宅女已经成为重要客源的背景下,未来的餐饮业会如何变革?中国烹饪协会发布报告显示,餐饮消费需求正在向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对从业者而言,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多业态差异化经营的态势,都将给他们带来不少挑战。 (本报记者 陈树琛 整理)
新闻推荐
图为毛裕鑫老人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本报记者吴晓龙文/图“这些麦杆房、麦杆画、蛋壳娃娃、娟人、豆子画,...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