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集街道产芝村—— “三抓三促”,打造最美湖边乡村
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位于莱西市西北,距市区10公里,东临大沽河,北靠风景秀美的“莱西湖”景区。村庄现有村民427户、1300人,党员43人,耕地面积1600余亩,建村600多年间名人辈出,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村庄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美丽宜居村庄”“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村党支部依托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坚持抓党建促服务融合,抓传承促文化发展,抓产业促群众增收,积极打造最美湖边乡村,走出了一条新型乡村善治之路。
一、抓党建促服务融合
建强“服务大堡垒”。坚持例会制度,每周村“两委”成员及村小组长、骨干党员开2到3次碰头会,与会人员轮流汇报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梳理,讨论、协商解决。例如,党支部将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锤炼党性的必修课,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确保村庄整洁美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扎实、高效推进。
设立“特色党小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根据党员特点划分商业党小组、农业党小组和文化党小组,分别围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乡村文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商业党小组积极与企业牵线搭桥,引进了西山鱼馆、春风十里旅游投资公司等企业,为村庄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群众每月可以获得3000多元的打工收入。
实行“街长负责制”。将村庄划分成5个街区,选拔5名党员干部担任街长,对辖区内各种问题负总责。群众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就可以直接找街长。每个街长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实现街情动态时时掌握。街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的,马上办;超出职责范围的,立刻向相关部门汇报、跟踪,直至这个问题解决完毕,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做实。
二、抓传承促文化发展
守护文化根脉。加大对“一村两进士”、泥塑柳编、千年大龙槐、风水谷传说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修复了进士故居、王氏家庙、谭神湾、大队部旧址、胶东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等景点,为群众留住了乡愁记忆。其中民俗博物馆从原始文化、宗教文化、庄园与科举、民俗工艺四个板块进行分类,展示了一千余件藏品。
倡导文明新风。村党支部深入挖掘“一村两进士”典型,将王丕煦和徐宗儒两位进士的家风家规重新整理,制定了19条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弘扬优秀家风,规范自身行为。村党支部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以“白墙黛瓦”为基调,对村庄外墙重新粉刷,将“文化墙”建设融入到农村容貌提升工作之中,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时代主题,把“文化墙”建成政策明白墙、美德教育墙。新时期,村“两委”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组织村民共商、共议、共定了务实管用、便于监督的《村规民约》,使现实中存在的婚丧嫁娶、邻里纠纷、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充分发挥“面子”和“票子”的作用,村民履约情况在全村公示“晒一晒”,违约户的福利分红“停一停”,增强了“草根宪法”的约束力,村民自治有了硬手段。
“小活动”引领新风尚。村两委立足乡村熟人社会的现实情况,邀请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前辈、老同志参与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庄民主治理机构,每年组织开展“四德模范”“文明家庭”“文明乡贤”“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先后有100多户家庭、200多名村民登上“光荣榜”。开展家风传承活动,组织家家户户制定家风家训,贬恶扬善、弘扬正气。绘制传统文化墙,教育村民与人为善、互帮互助,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深厚氛围,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扎根。
三、抓产业促群众增收
探索发展特色农业。2015年,村党支部领办青岛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开心农场”项目。村集体以合作社名义从农民手中以10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25亩,划分108块菜园,每块菜园以800元的价格出租,平均每亩地的租金近3500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流转土地40亩,建设了7个草莓、甜瓜大棚,以1个大棚1万元/年的价格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投资建设百果采摘园,种植苹果、桃子、梨等水果,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采摘,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余元。
全力打造旅游项目。村党支部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注册“产芝老家”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投资5000万元,开发建设占地520亩的风水谷、采摘园、农家乐、四季芝兰园,面食记忆、小麦长歌等景点,让游客切身感受别样的乡村和田园风光,每年接待各地游客数万人次。
重点推进民宿产业。村党支部着力打造融合农家文化元素与田园风光的特色民宿,打好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牌,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青岛产芝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产芝老家”旅游品牌,打造了开心农场、泥塑馆、国学讲堂、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配套了特色鱼馆、面食工坊、农家乐等服务设施,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采取“房屋入股、免费打造、五年后分红”的形式,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目前一期已发展10套特色民宿。村民通过土地、房屋等入股,既可以享受分红,又可以就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和群众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也由2015年的9000多元增长到2.6万余元,实现了生态与富民、美丽与发展共赢。
文/图谢浩军刘开鑫吴晓斐
新闻推荐
普高计划安排比例提至64% 青岛市政府各部门亮半年“成绩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
半岛记者肖玲玲根据市政府部门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安排,日前,市政府各部门在青岛政务网(http://ww...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