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财富管理走出“青岛模式” 人人理财,有财可理,普惠金融下的跨越式金融发展

齐鲁晚报 2016-12-23 00:00 大字

山东省金融改革条颁布已过去了3年多。而作为金改中的招牌项目,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时候,距离郭树清“青岛画圈”也已经过去了二年半的时间。

那是年5月,还是代省长的郭树清在一次活动中透露,山东正着力打造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不到半日的讲话,宾主双方均没有过分解读,不过,这一项目已得到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和时任招行行长马蔚华鼎力相助的传闻,在山东金融圈内迅速传开。

8个月后,一个融合多家金融机构、存贷款突破万亿元的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在海滨青岛拔地生长。

本报记者姜宁

青岛财富管理论坛本报记者姜宁摄

年9月1日上午,家住莱西市河头店镇的孙爱英来到位于镇西头农行金融便利店中,购买新一期发售的理财产品。“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尝试着变存款为理财,买了几次觉得还不错,这不就彻底迷上了这既安全又赚钱的投资方式。”孙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以十万元为例,理财比存款一年能多出多块钱的收益,这笔钱在农村家庭中已够全年的肉食开销。

买完了理财,孙爱英又顺便拿了几张基金、保险产品的宣传单页,这些原本在城市中才有市场的“高大上”理财投资品类,随着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发展,已经深入农村,扎根民心。

年2月日,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批复,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将其定义为普惠金融,也就是一种“人人理财,有财可理”的模式,在这种金融改革大背景下的财富管理先行先试区域内,“财富图大计,金融惠民生”成为了郭树清对于区域金融中心青岛的设立初衷。“要发展全省经济,必须靠金融业的支持,而要保证金融业的长足发展,又必须立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财需求。”青岛市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的高层领导告诉记者。

两年半过去了,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家;新增存贷款分别过千亿;保费收入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位列第一;直接融资额超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在今年4月,青岛首次被纳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位列位。

而在普惠金融方面,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革新。县域基层土地上迎来了社区支行、金融便利店,市民投资由单一存款向资产配置多样化发展,金融投资品、衍生品花样繁多,外资银行接踵而至又为市民提供了海外投资等新选择。

>>普惠金融下的青岛财富模式

>>打造金融人才聚集地

“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加强财富管理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业务体系、环境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财富管理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力争将青岛市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3年来,青岛市聚焦设立财富管理中心时的奋斗目标,在创建国家级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财富管理改革创新的“青岛模式”。

据青岛市金融办主要负责人介绍,关于“青岛模式”,青岛做到了多个第一: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第一家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第三只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以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银行等一批新型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落户,示范作用明显。“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在金家岭金融新区设立后,大量新金融业态企业入驻,为青岛金融业发展增添了活力。”青岛市金融办白光昭说。

两年多以来,青岛大力推进财富管理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机构、市场、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财富管理供给效能。其中,财富管理交易功能趋于丰富,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国富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场外市场清算中心、联合信用资产交易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一批财富管理特色交易平台正式投入运营,有效发挥了市场在财富管理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通过努力,青岛市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带动青岛金融业“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倍增式跨越发展。截至“十二五”末,青岛金融机构和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2倍;金融业增加值是“十一五”末的2.5倍,占GDP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证券交易额和上市企业数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8倍、1.9倍、1.6倍、5.5倍和2倍。此外,全市银行不良额、不良率连续下降,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连续5个季度实现不良“双降”的城市。

>>改革全方位,金融业跨越大发展

>>财富管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财富图大计,金融惠民生”,虽然树立起了普惠金融这杆大旗,但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仍然是要借助金融业的力量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青岛立足实体经济谋划创新,加大政策创新的定向支持力度,通过跨国集团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各类财富管理创新政策的实施,直接为青岛带来融资近亿元,增加未来融资能力亿元,为企业节约费用超过亿元。

去年5月份,面对加工制造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青岛市政府召开专项会议调度全市家银行的一把手走基层,切实解决基层企业的资金难问题,截至今年8月底共组织三次“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千家企业活动”,对接家企业个性化资金需求亿元。

银行是提供“金融活水”的生力军。在年初的青岛“两会”上,农行青岛分行行长杨国月介绍说,该行各项贷款余额已达亿元。“比如在支持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自年以来,我们为电子、食品、轨道交通、石化等产业链龙头企业新增贷款超过亿元;参与青钢、海晶等老企业搬迁项目贷款;为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水利、轨道交通、生态修复等绿色行业重点客户、重点项目新增贷款亿元。”杨国月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青岛市辖区内企业直接融资额超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对此,白光昭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根据“十三五”规划,青岛市将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保险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途径,扩大金融供给,继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展现出一座金融新星城市的勃勃生机。

财富金融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在“招才引智”方面,青岛也正积极凸显着自己的影响力。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山东大学及中科院彭实院士团队等知名高校和智库在青设立财富管理专业教育科研机构,财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与英国证券与投资协会、英国剑桥大学、卢森堡金融推广署、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达成国际化财富管理人才培养合作意向,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6月初,青岛举行第三届财富管理论坛,席间有专家认为,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处于前十位,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也比较靠前,这对金融人才来说很有吸引力。而配套条件方面,青岛也日臻完善,目前青岛已有多家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私人银行客户数超过万人,管理资产近千亿元。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本土人才的培养也不可或缺,青岛规划建设了财富管理学院,为人才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最近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发了《关于青岛市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意见》的出台将对青岛市打造国内领先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增强金融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规划,青岛市将在五年内有重点、分层次引进培养五十名左右金融领军人才、五百名左右金融高端人才、五千名左右金融专业人才和一万名左右金融技能人才。到年,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超过万人,金融人才数量质量满足青岛市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和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新闻推荐

“十三五”青岛森林面积将达34.53万公顷 《青岛市“十三五”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奏响岛城林业发展最强音

这些年来,青岛将把加强生态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针对生态修复、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发展、林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