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年投30亿,千所幼儿园崭新亮相 全市共有2221所幼儿园,公办园和普惠民办园占八成

齐鲁晚报 2016-12-09 00:00 大字

永宁路小学与幼儿园举行亲子秋游活动。本报记者李珍梅

青岛市政府连续4年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年以来,累计投入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目前,青岛市有幼儿园所,其中公办园和政府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占%。

为学前教育立法提供制度保障

青岛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地方立法的重点,年出台《青岛市学前教育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规划,区(市)政府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5%、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累计达亿元,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财政投入比例预计达5.5%,部分区市超过%。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按每生每年元标准拨付,并随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同步提高,在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就读的万名幼儿受益。按照区市为主、市级奖补的原则,市、区市两级分别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其中,市级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1.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

大力加强公办园建设,建立生均公用经费。目前市及各区(市)政府举办的实验类幼儿园纳入财政拨款范围,每个镇(街道)至少举办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园并通过省级标准化认定,全市有所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已纳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对经政府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元的标准予以定额补助,并通过合作办园等途径多形式发展普惠园。

政府出资一亿元回购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

市政府连续4年将幼儿园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年以来,累计投入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提供优质学位万个,通过新建公办园、公办园办分园、集体化办园等方式,在主城区(6区)新增公办园所,新增学位1.5万个。开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室内环境质量和农村幼儿园饮用水卫生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幼儿入园安全。针对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及时等问题,专门出台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竣工验收合格三个月内开发建设单位要将园舍、场地和有关建设资料全部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等措施,有效规范了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等问题。建立回购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奖补制度,市财政按照万元/班的标准支持主城区回购配套幼儿园。近年来,市内三区投资1亿元回购7所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

提升幼儿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莱西市是一座位于青岛市最东北部,财力薄弱的县级市。多年来,莱西市的学前教育在青岛一直处于“副班长”的角色,特别是薄弱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一直是制约该市学前教育质量最为突出的短板。年莱西市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不足千元,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幼儿教师招不到、留不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莱西市政府进行了科学的制度安排: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财政保障水平定为元/月,并按照每年不低于%的比例逐步提高,为符合条件的非公办幼儿教师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市财政、镇(街道)财政分级负责经费筹措,市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对各镇(街道)予以专项补助,确保经费及时到位。目前,莱西市非公办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达到元。同时,加强幼儿教师准入管理,实行公办园、集体办园、非公办幼儿教师统一待遇、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配备。幼儿园提出用人需求,教育部门统筹用人计划,人社部门牵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体制机制的完善,带来了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莱西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由年的%提高达到%。

莱西市只是青岛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的缩影。通过核定公办园教职工编制、实施三年一轮全员培训、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经费筹措和统筹发放机制等措施,青岛幼儿教师队伍得到快速加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达到%,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队伍保障。

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达到元,年底将达到元左右。探索通过财政专项补助形式,支持公办园落实非在编幼儿教师待遇,市南区、市北区已按照同工同酬标准落实财政补贴、自收自支类公办园幼儿教师工资待遇。

新闻推荐

金改3周年,财富管理走出“青岛模式” 人人理财,有财可理,普惠金融下的跨越式金融发展

本报记者姜宁山东省金融改革22条颁布已过去了3年。而作为金改中的招牌项目,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这时候,距离郭树清“青岛画圈”正好两年半的时间。那是2013...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