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青岛的火树银花元宵节
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之为元宵节。千百年来,青岛城乡民众每年元宵节期间,与亲友结伴踏月赏灯、猜灯谜,看扭秧歌、跑旱船、跑驴等表演,捏豆面灯以卜五谷丰歉等,以具有青岛地域文化特色的活动来欢度元宵佳节。
赏灯火、陈杂剧与搬姑姑
自古至今,青岛城乡民众普遍重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元宵节主要活动有赏灯、看烟火、吃元宵、捏豆面灯、猜灯谜、看戏曲杂戏表演等,地方志对此多有记载,如《增修胶州志》有:“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胶澳志》有:“上元蒸面作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卜,粉稻为丸,包以果实煮食之,曰元宵,门结松棚,挂灯火,放花爆,陈杂剧(秧歌高跷一类)三日夜”;清代《重修平度州志风俗》有:“上元,先燃面灯,视灯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卜’;既夕,食‘浮圆’,张灯火,陈杂戏,喧阗三日夜。”青岛各商号从正月十四起,便纷纷在自家门上挂上扎糊的花灯、走马灯以及各种样式的彩灯,在街市上扎扎松门、搭制木架挂大红灯。元宵节赏灯的时间一般要延续三天:正月十四为试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续灯。元宵花灯或四面或六面,以油纸封贴,上面绘制或粘贴人物及花鸟画。元宵节演出的地方戏(茂腔、柳腔等)中,少不了《赵美蓉观灯》一出。此夜家家挂灯、祭祀祖先、看豆面灯花卜当年的五谷丰歉。青少年多提着灯笼外出,放爆竹、花子和“滴滴金”。正月十五夜人们多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期间多有秧歌、高跷、龙灯、旱船、跑驴等杂戏舞队,串街走巷进行演出,十分热闹,这便是《胶州志》、《即墨县志》等地方志所记载的“陈杂剧”“陈杂戏”。古往今来,即墨有正月十五闹元宵、观赏杂戏的“踩街”之俗。这一天,家家挂灯,放爆竹;人们身着新衣,结伴涌上街头,观看龙灯、舞狮、高跷、秧歌等表演活动。元宵节商家的烟火多摆放在高五六尺的烟火架子上燃放,当“满天星”“天女散花”等烟火燃放完时常常伴着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使节日欢乐气氛达到高潮。元宵夜男女老少多沿街观赏品评花灯、烟火等,人流如潮,欢声笑语不绝,街巷常为之拥堵。青岛民间视元宵节灯光为“吉祥之光”,可“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旧时元宵夜人们多以灯火相互照脸、照屋内外角落。
正月十五莱西民间还有一项名为“搬姑姑”的活动。“搬姑姑”的源头是唐代的赛紫姑。赛紫姑也称迎紫姑,是由莱阳(莱西)一带民间传说而演变成的古代元宵节民俗活动。李商隐《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中有“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句,唐代元宵节紫姑神信仰由此可见一斑。苏东坡在《紫姑神记》中说:紫姑神本是唐代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娘,是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后嫁给寿阳李景为妾,因不容于嫡妻,常被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吊死在厕中,后成为女神。自唐宋以后,大江南北民间盛行元宵夜迎紫姑。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后来迎紫姑逐渐演变成一种游艺活动,近代莱西元宵夜民间少女的“搬姑姑”娱乐活动,在亦庄亦谐氛围中占卜少女们的婚姻前景。
猜灯谜、赛灯与捏面灯
青岛民间元宵节最有趣的节日活动还有猜灯谜、赛灯和捏豆面灯。猜灯谜又称打灯谜,莱西民间叫“打独脚虎”“打灯虎”。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民俗文娱活动。每逢元宵节,青岛各地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们竞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者众多,后来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民众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赛灯是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上众多造型各异、内容丰富、富有创意的花灯(如荷花灯、萝卜灯、螃蟹灯、鲤鱼灯、鸟兽灯、二龙戏珠灯、八仙过海组合灯等等),供人们欣赏、品评的活动。自明清以来,胶州、即墨、平度等州县多在元宵节举办规模不一的赛灯会。柳腔《赵美容观灯》中有一段唱词是这样描写各种造型各异花灯的:
花船灯,两头翘,上面站着个老渔翁,撒下一盘金丝网,哎哟,鱼虾蟹子一个劲地蹦。刀鱼灯笼赛银叶,跳过龙门鲤鱼灯。黑鱼灯,七个星,“哈嗒嘴”的粘鱼灯。旁斜着走的螃蟹灯,一张一合蛤蜊灯。海蜇头,顺水流,“滑磁溜”的泥鳅灯……韭菜灯,赛马鬃,“卜卜楞楞”芫荽灯。黄瓜灯笼一身刺,匣子灯,紫盈盈。白菜灯,一蓬生,萝卜灯,楞头青……
皎洁的月光下,亲友们结伴欣赏、品评着各种做工精巧、富有创意的花灯,不知不觉间已夜色阑珊。
明清以来青岛民间过元宵节,有家家捏豆面灯的习俗。清代《即墨县志》记载:“上元夜蒸面做灯……门结松棚,挂灯火,放花爆,陈杂剧三日夜。”《胶澳志》记载:“上元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青岛俗语:“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豆面灯是用黄豆面团捏成不同造型的灯碗,插上灯芯子注入花生油点燃的。豆面灯花样很多,最常见的有十二生肖灯、十二月灯、福禄寿禧灯、家禽走兽灯等。十二生肖灯是按照家庭成员的属相,分别为每人捏一盏生肖灯,以保佑健康长寿。十二生肖灯点燃后放在家里不同位置,有着不同寓意:如把狗灯放在大门口,能看家护院;把马灯放在马厩里,可使马壮无恙;把猪灯放在猪圈里,可使肥猪满圈;把鸡灯放在鸡窝上,可使母鸡多生蛋等。另外福禄寿禧灯则各有寓意:蝙蝠灯寓意福,鹿头灯寓意禄,寿桃灯寓意寿,喜鹊灯则寓意禧。若希望多子多福,则多捏一些莲子灯。
千佛阁灯火与渔家鱼虾灯
自明清以来,青岛各州县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都有不同特色的燃灯赏灯活动,相比较而言,平度千佛阁的元宵灯火颇具特色。
有近400年历史的平度千佛阁,坐落在城东关大道上,全高20余米,为重檐歇山式古楼阁建筑。因千佛阁的两重飞檐皆四角翘伸,有凌空欲飞之动态美,所以又称千佛飞阁。千佛阁台基高7米,南北长18米,东西宽13米,皆为条石垒筑而成,给人以坚固敦实之感。千佛阁重檐下,悬挂着许多小铜铃,每当清风吹来,小铜铃便会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
千佛阁每年最繁盛之时,要数正月十五元宵灯火。千佛阁元宵灯火,并非以华丽的大型花灯取胜,而是由数万盏以精心捏制成的造型各异的豆面灯成为一大景观。每年从正月十四千家万户送灯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夜幕降临时分,送灯的人流达到了全盛期。此时,一盏盏造型各异、小巧玲珑的豆面灯,从千佛阁如来佛莲花座上的每一个莲花瓣摆起,一直摆到千佛阁的门楣、楹柱上。一盏盏豆面灯点亮之后,如来佛莲花座上的无数盏灯摇曳生辉,与门楣、楹柱上的无数“灯串”相映衬,把整座千佛阁装扮成一座晶莹剔透的灯楼阁。
此时,纷至沓来的赏灯人便齐聚千佛阁的上下以及四周街巷之中,欢声笑语不绝,热闹非凡。相比较而言,观灯的最佳处并不在千佛阁上,而是在千佛阁西边的文村巷北口。此时站在文村巷北口朝东方眺望,只见凌空欲飞的千佛阁在晴空皓月之下,楼阁轮廓依稀可辨,像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轻纱;夜空下千佛阁内的如来佛莲花宝座之上,千万盏豆面灯火光飘忽摇曳,宛如浮现于碧海云空之中,仿佛西天佛国突然间降临平度城。闻名胶东半岛的平度千佛阁元宵灯火,到日军占领平度城后便迅速消失了。
另外一种有特色的元宵节灯,是由渔家女扎制的一盏盏黄花鱼灯、大对虾灯和乌鱼灯等鱼虾灯,在鱼虾灯里点上蜡烛提在手上别有一种情趣。旧时在即墨沿海渔村,每当元宵夜鞭炮齐鸣时分,渔民们便在船老大的带领下到渔船上送鱼虾灯。送鱼虾灯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青岛沿海渔民除了送鱼虾灯之外,还有一种满有趣味的鱼灯占卜活动,渔家在元宵夜,会把摆放在水瓢里的鱼灯稳稳地放平在水缸里的水面上,然后小心地转动水瓢,水瓢里鱼灯的头部指向哪个方向,就预示到哪个方向的海面去捕鱼,将会获得渔业丰收。不论是送鱼虾灯还是用转动的鱼灯占卜,都展现着别具海洋渔文化的味儿。
新闻推荐
在即墨区田横镇抬头村新设置的入海排污口标识牌上,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清楚地了解该村排污口分布、编码、排水去向、排放标...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