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凝聚于时光

烟台晚报 2021-01-26 09:11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宝时造钟厂是去年6月朝阳街启动全面修缮后,进展最快的建筑之一。其“修旧如旧”不但经历了12道修复工序,而且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务求恢复建筑古朴、大气、端庄、厚重的风格。

去年盛夏,宝时造钟厂旧址修缮率先启动。修缮团队在建筑一层开挖基层,进行钢筋喷锚。房顶木梁用角钢全部连接起来,延伸到墙体中进行全面加固。混凝土结构则加入碳纤维进行强化,既减轻了建筑承重,又提升了支护强度。历经多年腐蚀、逐渐剥落的钢筋,在除锈后又进行防腐处理……由于建筑分布相对密集、部分墙体年久失修,施工人员只能在窄窄的过道里,将建筑外立面破损的部分重新镶嵌、贴面。

宝时造钟厂略显脆弱的墙体基础是修复的难点。“朝阳街上的很多老建筑,墙体是乱石砌筑的,表面看上去完好如初,但实则已经出现裂缝,部分乱石风化松动。”朝阳街区文保修缮项目经理李东说。对于墙体存在的裂纹,修缮团队原本准备进行灌浆加固,但施工中发现乱石缝隙交错杂乱,注浆管插入墙体后会回流。一旦按照传统工艺施工,势必导致返工,加固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强度。

经过反复试验,修缮团队最终决定实施“五步走”:清理部分松散的泥土;对缝隙插管;对缝隙做密封处理;进行压密注浆;待浆液由上部溢浆孔溢出时,拔掉加压器,迅速用塞子对加压管进行封堵,以免浆液倒流。经过以上步骤,修缮完成的墙体既致密又结实,昔日的“骨质疏松”变成了“强筋壮骨”。

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时造钟厂最令老烟台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醒目的棕黄色墙砖外立面。历经百余年风雨洗礼,原有墙体部分开裂、破损,原本形制和色泽别具一格的外立面略显破败。“沿街房屋多数为砖木结构,且临边洞口较多,主街路面施工完成后留下了许多洞口未进行封闭。墙皮剥离后,修缮团队发现墙体开裂严重,门头上出现贯穿裂缝,原有钢过梁锈蚀严重无法承重,混凝土楼板钢筋锈蚀、露筋、混凝土疏松风化严重。一句话概括,老建筑该有的‘老年病’,一样不缺。”回想起刚进入宝时造钟厂旧址进行评估、勘察时,李东记忆犹新。

作为烟台开埠岁月的“万国建筑博览馆”,朝阳街上不少历史建筑使用的砖石都是如今根本无法复制的“孤本”。在宝时造钟厂旧址,李东指着棕红色的墙砖说:“别看这种类型的墙砖在外墙使用量很少,实则大有门道。砖体表面有一层光洁的釉质,自然的凹凸形成深浅相间的独特纹路。每一块砖体各自不同,但拼凑在一起又不显得违和,是相当高妙、精巧的设计。”

对于历史建筑修缮来说,大前提是不改变文物原状。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核心则是真实性,即: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李东告诉记者,不光外墙墙砖无法找到一模一样的参照物,街区的中式建筑檐口的砖也是如此。菱角檐、鸡嗉檐、抽屉檐、冰盘檐等需要的砖是无法直接从市面上购买到的。

“在修复过程中,对于建筑修缮老旧材料短缺问题,我们联系烟台、即墨及河北多地老旧材料收购商,提前采购后期修缮的老砖、瓦、石材、木材等材料,为建筑修缮提供了基础保障。如果实在无法找到,工人师傅根据街区其他房屋保留的构件现场加工,对现有墙砖采样,送到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并模拟烧制,最终做出和原有墙砖色彩、纹路、质地均高度相似的复制品。在参与修复各方全面认可后,才能进行贴面。”李东说。

从全国没有之一、只有唯一的中国近代钟表工业发源地,到如今活灵活现地复原当年建筑旧址,百余年岁月里,变更的是人们的计时载具,不变的,却是始终如一的匠心。

新闻推荐

中海樘院南区举行开放日活动,业主提前看房、验房 精致墅区生活即将开启

项目鸟瞰效果图买房时激动,收房时更激动!”交房,对业主来说,是新生活的开始;对品质开发商来说,项目交付的不仅仅是一座房...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