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龙山街道: 建设美丽乡村留住“诗和远方”

农村大众报 2020-06-17 15:11 大字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即墨老酒博物馆大留村六百年参天古树龙山街道石源村居文化广场团彪水库碧波荡漾龙山街道前东葛村居文化展览厅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因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因文化而厚重。潺潺墨水河滋养着这片沃土,以其独特优势培育了她细腻温婉、智慧包容的人文性格。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如一缕春风,让这片古老的大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龙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带领全街道人民砥砺奋进,昂首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历史征程。

用全域生态

打开美丽宜居之门

龙山街道位于即墨新城区的中心部位,街道充分发挥东南部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成方连片、特色提升”,打造出了前东葛、西水场、拖车夼、石源等一批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今年,龙山街道围绕墨水河水源地团彪水库,规划打造以团彪庄为核心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连片打造,凸显美丽乡村建设的集群效应和规模优势。

如今,从绿树果香的拖车夼村,到一山一水孕育的天然氧吧团彪村;从“世外桃源”石源村,到墨河环抱的拖车夼村,一个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耀眼夺目。

以文化名片

打开文明乡风之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现存完好的省级保护文物天井山龙王庙、石源遗址,镂月裁云的葛村榼子、官庄竹编技艺,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的即墨老酒,六百多年依然繁茂的大留村古树……一张张厚重的文化名片,见证了古城即墨的烟华,凝结了灵秀龙山的神韵。

为实现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龙山街道在大力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文化广场为阵地,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全民健身节、广场舞大赛、原创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用乡土文化助力村居文化建设,厚培文明乡风,使美起来的乡村有灵魂有内涵。

靠传统工艺

打开致富惠民之门

自古以来,龙山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官庄筛子,窝洛子缸,葛村的榼子走四方”。近年来,龙山街道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依托传统工艺开启了文化致富新模式。

为激活传统工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基因和产业发展,街道实施“两头走”文化发展战略。一头是尊重传统,做精做深,葛村榼子传承人王丕文多年来坚持工匠精神,传承之余不忘创新,不断提升文化文艺价值。一头与市场对接,做活做新,创新即墨老酒博物馆和葛村榼子、官庄竹编手工艺品体验基地建设,以传统民间工艺的创意产业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文/宫杰图/张镇

新闻推荐

广兴里,青岛一座百年里院的前世今生

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道或者这样一个院落:它或许嘈杂、凌乱、拥挤,但却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折射出这座城市最真实的鲜明...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