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兴里,青岛一座百年里院的前世今生

青岛早报 2020-06-15 06:29 大字

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道或者这样一个院落:它或许嘈杂、凌乱、拥挤,但却从不同角度生动地折射出这座城市最真实的鲜明特征。位于青岛市北区海泊路63号的广兴里大院就是这样一个具有120多年历史的标准里院式建筑,它曾经给无数在岛城西部老城区居住过的老青岛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

青岛最大的老里院之一

青岛里院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青岛市里特有的传统民居。广兴里又名“积庆里”,是青岛最大的老里院之一,始建于1897年,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里院建筑,它在占地面积、住户数量、年代久远等各方面,都可堪称“岛城之最”。

2020年5月28日,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项目开园仪式在广兴里举行。此次的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试点项目中,四方路街区以广兴里为核心,汇聚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企业,打造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广兴里,这个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青岛最大里院,经过改造修缮招商,成为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广兴里依坡而建,成东高西低的格局。以博山路、海泊路地面为基准,深挖建房,形成从院内看是三层,外观为两层的楼院;沿街所建的四座三层楼,围成一个大四合院,约有150余间房,每间房面积约14平方米。 1940年代这个院最繁盛时,据说居民达300户之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兴里,算得上十分繁华。里面既有租用固定铺位经营的商户,也有一些流动摊位,不仅有饭店、百货店、茶社、服装店,还有戏院、理发店、打铁铺等。直到1960年代初,各种生意开始渐渐衰败下去,成为纯粹的居民院。

当时青岛的文化部门曾经利用 “广兴里”院内的一半空地,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取名为“小光陆”,是青岛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之一,院内可容纳200多名观众。因为台东镇也有一家“光陆戏院”,规模大于此处,于是便称之为 “小光陆”,借此来区分。

“小光陆”属于老青岛的三轮影院,即第三轮播放新片的影院,因此票价较为便宜,吸引不少附近居民前来观看。不过,经过多次放映,到三轮影院放映的片子已不像最初那样清晰。后来,“小光陆”改为小剧场,有茂腔戏班在此演出。戏台、说书场、电影院,在广兴里一应俱全。戏台搭建在茶社内,茶客一边喝茶一边听戏,茶客还可以付钱点戏听唱。

空地的另一半则建起五排木板房,既可售货,又可居住。那些做生意的有钱的人都住在广兴里的一层,其次是二层、三层,1930年前后是广兴里最辉煌的时候,有点像今天的大超市,但比大超市的功能还要全,老百姓日常过日子的需要,这里几乎都能满足。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有钱不用出里院”……

深深地刻着时代烙印

老青岛人传统观念中的 “市里”是以中山路为主,辐射到周边黄岛路、四方路、海泊路等几条相邻街道形成的购物休闲地;逛“市里”曾是一种时髦,而居住在“市里”则更曾经是老一代青岛人心目中美好生活的象征。

位于海泊路中段的广兴里南临四方路、博山路农贸市场;北靠改革开放初期岛城最早兴建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西接当时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山路一条街;东面不远处则是当时的青岛市立医院(今青岛市立医院西院区),国货公司、春和楼酒店、天德堂浴池、中国电影院等购物、休闲、娱乐场所遍布其周边,无论是交通、医疗条件都是当时纵观全青岛市首屈一指的,可谓名副其实是当年岛城的“黄金地角”!

但这里也深深地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解放前,这里不但街道狭窄,房屋简陋,而且周边居民家中没有上、下水道,大多数居民院落都只有一个公共水龙和一个公共厕所。居民使用自来水只能到院里唯一的水龙前用水桶提回去,有人为了省事,就在这里洗衣、洗菜,天长日久导致污水横流。而且,这座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里院已破败不堪,红色的木质护栏和走廊有的已经完全腐蚀断裂,存在着易失火、易坍塌的风险隐患。

2015年广兴里大院征收改造工作开始进行。如今,这座百年老院以新的身份——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再度活跃在大众视野内。老城区与新产业的碰撞也将就此开启。

陈敬刚

新闻推荐

选择通济实验学校 成就人生美好未来

学校官方微信二维码青岛通济实验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学校占地500余亩,投资7亿余元。办学条件一流、教...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