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成立十周年

城市信报 2014-12-08 12:14 大字

在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社区东侧,有一座千年古刹法海寺,该寺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而在法海寺内,更有两棵千年银杏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微风过后,如同一对“忘年交”在窃窃私语。

千年银杏树成“忘年交”

还未进入法海寺,笔者便远远地看到一棵银杏树几大主枝斜上展开,状如擎天巨柱,上托青天下接黄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跨过山门后,笔者在大雄宝殿的殿前见到了这棵古银杏树的真身,原来不仅一棵,在它的对面还有一棵稍矮的银杏树。虽然说是矮,但却也远超出寺庙的高度。两棵树干高大挺拔、古朴苍劲,要好几个人才能搂抱过来。两棵千年银杏分列大殿两侧,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微风过后,如同一对“忘年交”在窃窃私语。据介绍,这两棵银杏树一雄一雌,左边的银杏树是雌性的,每年会结很多果实,“有一年打了200多斤白果”,正因为这样,才把它压得一直长不大。如今,它们的故事早已感动了千千万万对情侣,代表爱情的红色丝带系满枝头。

据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高大的那棵银杏树高31米,胸围4.25米,树冠东西向18.4米、南北向14.9米,相对矮小的那棵银杏树高29米,胸围3.34米,树冠东西向l5.2米、南北向18.2米。

先有法海寺白果树,后有即墨城

关于千年古银杏树,城阳地区还流传着“先有法海寺的白果树,后有即墨城”的传说。据城阳区档案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即墨市老城区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而法海寺相传始建于曹魏时期,而白果树又是法海寺创建时栽种的。有专家鉴定三株银杏树龄在1600年左右,这证明了《重修法海寺碑》中说寺建于曹魏是可信的,“现在见到的法海寺只是原法海寺的一部分。”据介绍,在史料中曾记载了“骑马关门”的说法,即法海寺规模宏大,院门众多,僧人将所有院门都关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只有骑着马才能将所有院门一一关闭。

法海寺占地12亩,分为前后院

笔者了解到,现在的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的,占地约12亩,分前后两院。前院建有大雄宝殿5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琉璃瓦,无斗拱。后院建有殿堂5间,也是砖木结构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院内有僧舍20间。门外侧靠近南院墙有东偏殿、西偏殿各3间。院内大雄宝殿前有两株银杏树,东侧这株树龄在千年以上,西侧为后来补植。寺外的路边还有一株银杏树,树龄也在千年以上。从附近出土文物证实,商周时代,这一带就是先民们聚居繁衍的地方。

与之相邻的还有新近开发并对外开放的“太和观光园”、“青岛北方植物观光园”、“云头崮水库”等自然风光景点。

因纪念第一代方丈得名法海寺

据城阳区档案局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法海寺是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这一带也曾是城阳古代文化以及宗教的发祥地。而法海寺相传始建于曹魏,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法海寺在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曾立过一块《重修法海寺碑》,据碑上记载:“魏武皇帝创造,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寺僧重修。”

从历史资料和法海寺的碑记来看,寺庙自从建庙之后,宋、元、清,都曾经重修过。进入20世纪,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拨款维修;1994年夏庄镇各村集资,在原基础上重新修整,基本恢复了1956年的原貌;城阳区成立后不久,又开始对法海寺进行整修,并于1997年开放。

◎征集讲述古树名木的故事

如果您也了解某株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可以将电子图文材料发送至qdchuangsenban@163.com(主题标:古树名木,并附市民姓名、电话、手机以及发现树木的简介、故事传说等);纸版材料邮寄地址为:青岛市林业局香港东路204号创森办(信封上标:古树名木,并附市民姓名、电话等)。征集故事结束后,将由专家、记者对有传说有历史故事的古树名木进行探访,最后汇编成册,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成果展示。

活动期间,将对参与活动的市民进行奖励,根据提供图文评出等级,一等奖1名,将获价值1000元奖品;二等奖2名,将获价值500元奖品;三等奖6名,将获价值200元奖品;优秀奖20名,将获价值100元奖品。

文/夏冰 图/网络供图

举办食品安全对话和食品安全经验交流会

◎快讯

近日,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在北京召开食品安全对话。法国新任驻华大使顾山出席了本次食品安全对话会。他在欢迎词中指出:食品安全领域是中法优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次对话会是为了庆祝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成立十周年而举办的,也被认为是持续了一年的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的“收官”之作之一。近百名来自食品安全领域的政府官员、行业协会及非营利性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媒体领袖出席了这次对话会。

“营养和健康”或许成为今后十年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词之一 。根据统计,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大量的食品安全推广普及活动,绝大部分是与营养健康相关联的。对话会上,陈君石院士及来自农业部、商务部、媒体、食品安全生产和流通企业的人士也都认同这一观点。中国的消费者已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从“防御地沟油”到“追求橄榄油”的转变。虽然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一直制约着我国食品安全的发展,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与会者充分肯定。来自全国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也参加了由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经验交流会。他们也因其在“农超对接”中的杰出表现而受到表彰。作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规模化和商品化的特征。在土地流转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仍具有规模小、经营分散的问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上保证了食品安全。从部长到农民,从农田到餐桌,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的十年历程,浓缩了中国食品安全人的光荣与梦想。

新闻推荐

记者盘点近期10起生产安全事故

12月10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从市安监部门获悉,近期岛城有10起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2014年12月10日,李沧巴士公司118路...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