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 创办智能共享工场替代传统生产

半岛都市报 2021-11-09 01:18 大字

李哥庄镇的制帽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近年来,对李哥庄镇的制帽企业来说,招工难问题凸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制帽一线工人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叶瑞霞说,“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虽然挣钱多,但太出力了.在这里蹬电机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工人,年轻人更愿干管理和贸易。”

应对招工难,采购自动化生产线是一个好的解决途径。孙勇告诉记者,按冠达制帽现在的生产规模,以前需要七八十名工人维持运转,现在只需要50人左右。“使用自动化设备后,以前一道工序需要五六名工人,现在一个人就够了,而且效率大幅提升。以前一道工序五个人一天能做100个,现在一台设备一天就能做二三百个。”不过,孙勇没打算全部用机器替代人工,“设备价格高,工厂没必要买太多太贵的设备,成本太高。”

像孙勇这样规模的工厂对成本有所顾虑,小厂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让制帽企业都能用上先进的设备,实现对传统手工生产的替代,去年李哥庄镇引进智能共享工场——上合工业互联智能共享工场。

这家智能共享工场位于李哥庄镇打造的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内。走进智能共享工场,记者看到,百余台机器在2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有序运转。操作台上,忙碌的机械臂、激光切割机代替了传统的穿针引线、缝制裁剪。

青岛上合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天昊介绍,这座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制帽业智能共享工场,有130余台智能设备,能完成制造帽檐、帽带等80%的工序,而场内只有十几名工人,只需操作显示屏就可实现对机器的控制和维护,让企业在传统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郭天昊告诉记者,智能共享工场就是针对李哥庄镇制帽产业集群提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服务的,采用共享的方法,企业可以在网上下单,设置想做的产品,共享工场按客户要求生产。

“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产品比传统手工生产的品质更好,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而且成本还能降低。”郭天昊介绍,自动化设备的效率能达到传统人工的4倍甚至更多,加工单价可以降低30%以上。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通过平台下订单。

“创办智能共享工场是基于很多小企业没有能力购买自动化设备做转型升级,或是担心买了设备却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操作,我们就把设备集中在一起,既节约了整体开支,也免得技术服务人员到处跑。”郭天昊说,下一步计划推出智慧物料仓,“原材料一直是困扰企业的痛点,做五个帽子也要买一卷布,我们计划把整个产业集群使用的原材料汇总到一起,镇政府提供一个8000多平方米的大型仓储和生产车间,我们投放设备,做共享物料生产。智慧物料仓建成后,一个帽子的原料也可以下单、拿货,这是我们针对制帽业的创新。”

除了引进智能共享工场,据郑建介绍,李哥庄镇还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把制帽产业作为百亿级产业来打造。

目前,李哥庄镇政府投入资金打造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形成集创客孵化、直播带货、商品采集、品牌发布等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现代贸易中心;并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约600亩的帽饰产业城,争取形成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帽子产业聚集区。

新闻推荐

胶州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逾10万儿童拟进行接种

孩子们接种疫苗。半岛全媒体记者张超通讯员尚怡冰“请间隔一米排队,提前准备好孩子的接种证和户口本……”11月3日...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