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蹈搭建桥梁 将美好一直传递 首届“富民银行杯”百姓广场舞蹈大赛决赛幕后故事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共计12场比赛,首届“富民银行杯”百姓广场舞蹈大赛圆满落幕。对参赛队员而言,比赛已然结束;对于观众而言,那些优美的瞬间或许仍在眼前。决赛期间,记者采写了一组有趣的幕后故事。这里,不仅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更有一群中老年人对舞蹈、对生活执着的爱。
■记者肖楚凡/文王勇/图
1最“专业”的业余队——
茉莉为冠军盛开
本届获得冠军的江油时尚炫舞队,甫一登台就艳惊四座。极富美感的绿色纱裙配上同色的绣有一朵盛开的茉莉花的纱伞,在舞台上营造出一种极美的艺术氛围。队员们从伞后伸出双臂、柔美的舞姿展示着清香的茉莉花盛开的美景,随着动听的音乐,引得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本届大赛中,江油时尚炫舞队每一次出场,所跳的舞蹈都不一样。初赛是胶州秧歌“沂蒙情”,复赛是“我的祖国”,而决赛则是民族舞蹈“茉莉花开”。每一场比赛完以后,都有观众认为这是一支专业的舞蹈队。然而,据记者了解,这支舞蹈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有3位队员已经超过60岁。她们,就是一群热爱广场舞的中老年人。上午,她们在家做家务,下午,就到广场上跳舞,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此次参赛的3个节目,都不是她们临时排练的,其中“茉莉花开”已经练习了半年多。“这么大年龄要跪在地上练习一个后倾的动作,非常困难。可是队员们依然一次次练习,就为了把每一个舞蹈动作跳好,能带给别人美的感受。”负责编舞的李敏婕老师以前从事护士工作,打小就喜欢跳舞的她,退休以后开始教一些同龄人跳舞。有些舞,要教上一年,才能慢慢磨合好。可李老师愿意耐心地教大家,因为她希望每个学员都能跳出美丽的舞蹈。
“我一直觉得舞蹈首先要美,能向观众展示美的舞姿,这比名次更重要。非常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舞姿的平台。”李敏婕说。
2最年轻的广场舞蹈队——
麦西来甫跳起来
在参加本次决赛的舞蹈队里,除了临时组建的队伍,西域随想舞蹈团可算是最年轻的舞蹈队。这支今年3月才成立的舞蹈团,参赛队员里有在新疆生活了50年的老前辈,也有才学习了15天的新学员。他们的参赛节目叫“欢乐麦西来甫”。在维吾尔语里,麦西来甫意为“聚会”,是婚礼、丰收或朋友聚会时常跳的一种舞蹈。
“能够进入决赛,从众多参赛队里脱颖而出,我想这与新疆舞蹈热情活泼、特别有艺术感染力有关。”领队也是教练的李文一直在新疆生活,今年春节才举家迁来绵阳。作为热爱麦西来甫的一员,她告诉记者,“我觉得麦西来甫是最符合广场舞特点的舞蹈之一,欢快又有节奏感,学起来比较快,跳起来也好看。在很多城市,都有人在广场上跳麦西来甫。”李文说,看到绵阳还没有人学习这种舞蹈,她就萌生了在绵阳教授麦西来甫的想法。
在西域随想舞蹈团,记者注意到领舞的一位老大爷跳得特别好。他叫邹世成,今年71岁。随儿子来绵阳生活的邹大爷此前在新疆生活了50年。他笑嘻嘻地告诉记者:“每次跳麦西来甫,都能让我觉得很开心很高兴,让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只感受到跳舞的快乐。”在乌鲁木齐学会跳麦西来甫的邹大爷,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四川维族”,以赞美他跳出了麦西来甫的舞魂。
而舞蹈队里最“年轻”的一员、只学习了15天麦西来甫就参加比赛的王荣夫大爷,今年也有66岁了。他说:“我觉得麦西来甫很有异域风情,跳起来非常好看。只要掌握了技巧,学起来还是比较快。随着音乐起舞,不仅让人精神上觉得快乐,又能锻炼身体。才学没多久,我就喜欢上跳这个舞了。”
3最“年长”的广场舞前辈——
传承三代,痴迷舞蹈
在此次进入决赛的队伍中,历史最悠久的当数安州区舞蹈协会。这个成立于1989年的舞蹈队,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前后传承了三代。“最早就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在广场上跳舞,后来影响扩大,慢慢就发展成现在的安州区舞蹈协会。”现任协会会长张苑不仅是大家的带头人,也是整个舞蹈队队员的一个缩影。十几年前,张苑体重130余斤,身体也不好。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到广场上向阿姨们学习跳舞。“一跳就是十六七年,不仅体重降到90斤,身体也好了。”张苑说,现在说起跳舞,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就是这个由一群热爱舞蹈的中老年人组成的舞蹈队,在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的“金秋乐”比赛中荣获过两次金奖。“我们就是想给爱好舞蹈的中老年人开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一个学习舞蹈、娱乐身心、发挥特长的天地,促进舞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张苑说,非常感谢主办方组织了这次大赛,这对于激发和加深中老年人对于广场舞的热爱,有着积极的作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96年的总工会老科协艺术团和至今有19年历史的中物院老年大学舞蹈队,都是由一些长期活跃在广场上的舞蹈热爱者组成的。此次比赛中,他们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算没有在比赛中夺得最好的名次,可他们的参与精神以及对广场舞的热爱,不会因为比赛的成绩而有所影响,正如张苑所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4最浪漫的广场舞蹈队——
传承民族文化,收获美好爱情
在此次参加决赛的队伍里,有一对爱侣,就是北川萨朗协会的蝉西和肖萍。他们因跳萨朗舞于2009年结识,最终就如他们此次参赛的舞蹈“勒学勒”一样,因为舞蹈传递情感,相爱的男女走到了一起。
“勒学勒”表达了羌族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以欢快的舞步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在踏步、旋转、跳跃中,将内心的情感以最奔放、热烈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欢快的歌声和活泼的舞蹈,将现场的观众都带动起来,赢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喝彩声。
蝉西不仅是“勒学勒”的领舞之一,也是这个舞蹈协会的带头人。从大学毕业以后,蝉西分到北川工作。在大学里就热衷于传承羌族文化的他,希望通过教授羌族传统舞蹈,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和保护羌族文化。于是,他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自发到绵阳的五里堆社区、剑南路东段社区、海棠花园小区、五一广场、火炬广场等处传授羌族舞蹈。他们将传统的羌族舞蹈与现代舞巧妙揉合,在保有民族风格的同时,也让舞蹈动作更能被大众接受和喜欢。从2008年到2013年,5年时间里,他们总共教授了20万人次以上。
如今,他们和平武羌文化发展促进协会联手,不仅组队参加了本次比赛,还希望在以后,通过两地携手,将羌族文化通过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这次的比赛对我们非常重要。”蝉西告诉记者,协会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低谷,而这次比赛将大家重新团结起来,尤其是将年轻人凝聚起来。初赛时,他们只有3名男队员,现在增加到13人,其中10个都是年轻小伙。
新闻推荐
科长轮流值班,不明白的问他们 胶州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实行科长轮流值班导询制度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静通讯员丰晓飞报道本报讯近日,记者从胶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市民,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实行科长轮流值班导询制度,科长...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