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小燕 夏季的一天周末,我踏上回老家灵台县邵寨镇的路,到家时正赶上农村人吃下午饭。吃过妈妈亲手做的酸汤面,我踩着落日的余晖,去拜访儿时住过的地方——老庄子。

平凉日报 2016-09-12 00:00 大字

□李小燕

夏季的一天周末,我踏上回老家灵台县邵寨镇的路,到家时正赶上农村人吃下午饭。吃过妈妈亲手做的酸汤面,我踩着落日的余晖,去拜访儿时住过的地方——老庄子。

老庄子位于邵寨镇农贸市场的东面,距邵寨镇街道大约200米。沿着长满野草的小路信步朝前走去,隐约能看到被绿树环抱的老庄子,它显得格外安静。经过长有一棵大槐树的空场地,我不禁想起每当麦收季节,大家都把这里当作纳凉的好去处,有的人干脆把家里的躺椅或凉席搬到树下,枕着树荫睡觉。

时光改变了一切。以前住在老庄子的乡亲们,现在都搬住到新盖的楼房里。老庄子已空无一人,只有阳光一遍遍地抚摸着破败的窑洞。我站在窑洞门口,从窗口望进去,看见母亲用过的煤油灯仍然静立在窗台上;窑里留存的几个瓷坛子,曾经装满一家人全年吃的腌制的咸菜和她的唠叨……这居住过四代人的窑洞,是我永远的思念,有我一生述说不完的故事!

坐在老庄子坡边的青石板上,眼前浮现出儿时的我和小伙伴们抓石子玩耍的情景,我们追逐嬉闹的笑声,仿佛回响在耳边。老庄子西边是一家姓尹的人家,地主出身,那家的女人经常穿一件缎面黑罩衫。他们家有一座小榨油作坊,我们常去那里偷油渣吃。刚炒熟的胡麻,香得很,但很难吃到。榨过油后的油渣,叫麻渣,还有油的香味。那个女人发现我们后,总会手里拿着一个竹笤帚从窑里冲出来,孩子们一哄而散,每个人的手里都攥着一大把油渣。夜里,听到外奶奶哼唱的歌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我就有点羡慕小老鼠,下不来就不下了,吃个饱呗!

如今儿时的玩伴已各奔东西,我们曾经坐过的青石板已经布满风雨的痕迹,但它像一个忠实卫士守护在老庄子的坡边,随时等候它的主人归来。

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玩具和零食,当时最开心的就是过正月十五元宵节。节日这天,大人们允许我们尽情玩耍,天黑时,我们会挑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聚集在老庄子前边的大槐树下,孩子们都有分工,一部分小伙伴挑着灯笼站成两列负责照亮,中间留出一片空地,一个叫霞的孩子头,在地上画出好多方格,我们分成两拨人跳方格,谁输了谁就站在一边挑灯笼为赢者照亮。大家玩得都很开心,谁都不会耍赖,那一刻,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回荡在老庄子上空,仿佛夜空中凝望我们的月亮,都是笑眯眯的。

老庄子的对面是邵寨镇三坡村,在老庄子和三坡村之间有一道深沟。站在老庄子沟边放眼望去,能隐约看见对面雾雾蒙蒙的山峦和一条若隐若现的河。小时候,因为我们村子里缺水,我们每个孩子自动承担起为家里抬水的任务。每逢周末,早上七点我和同村的伙伴统一在老庄子前边的大槐树下集合,去那条沟底抬水,每个家里都来两个小孩抬水。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行人提着各自的水桶从沟上边往沟底走的时候,一个叫海燕的孩子,一不小心让水桶脱了手,掉进沟里。我们都急坏了,立刻飞奔着向沟底跑去,找到了那只水桶,但圆圆的水桶已经被磕碰扁了,海燕怕家人责罚,我们把水抬回家后,就陪着海燕去她家里给大人说情。

老庄子就这样承载了我儿时的欢乐,伴随我度过许多难忘的时光,留下了我太多的生命痕迹,它像根一样,深深地扎在心里,不论我身处何地,都会勾起我的思乡之情……

新闻推荐

灵台县积极开展秋季果园管理工作,对挂果园和幼园进行了分类管理,图为该县蒲窝镇宁子村果农正在给果树拉枝。 郭海凤摄

灵台县积极开展秋季果园管理工作,对挂果园和幼园进行了分类管理,图为该县蒲窝镇宁子村果农正在给果树拉枝。郭海凤摄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