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先扶“志”和“智”——灵台县星火乡罗家坡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培训纪事

平凉日报 2016-09-22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胥富春

9月初的一天早上,灵台县星火乡罗家坡村技术员潘元林,早早就赶到了乡政府会议室,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果树管理培训班。多年来,各类涉及果树管理的培训班他参加了不少,但他感觉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每次乡村通知,他都及时赶到参加。

这次的培训,由罗家坡村新任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杜永泰组织实施,这也是他到村开展扶贫工作后,送给广大村民的第一份礼物。

通过初步了解,杜永泰认识到,罗家坡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小山村,村里仅136户470口人。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食产量尚可,但只能解决农户的温饱,增收乏力是摆在干部群众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从2012年开始,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关怀下,罗家坡村开始栽植苹果树,当年发展果园面积306亩,到今年这批果树大部分已开始零星挂果。然而,2015年一些地方出现的苹果滞销却让部分村民动摇了信心,有好几个村民对杜永泰说:“种点粮食,留够口粮,富余部分无论价高价低总会有人收购,卖钱不成问题,而苹果产下来弄不好纯粹没人要,投入大,管理费工,还换不来钱,划不来么!”

杜永泰意识到,有这种思想的果农不止一户两户,很有必要把果农统一组织起来培训实用技术,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发展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他心里很清楚,去年的苹果滞销并不是全面性的,好果子照样畅销不愁卖,只图产量,质量不成的苹果当然不好卖,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要发展果产业,提高果品质量才是王道。之后,杜永泰主动与市人社局和就业局联系,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争取到了两个班共120人的***精准脱贫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该项目由平凉市三替职业培训中心负责实施,市就业局按相关标准验收合格后拨付培训经费,乡、村两级组织和当地农民不用花一分钱。

罗家坡村没有这么多适宜的培训对象,杜永泰通过与星火乡党委、政府负责人沟通商议,决定将这一培训班延伸到全乡,后来确定的培训对象覆盖到了全乡11个村的9个村,另外2个村因路途较远,不方便前来参加而未予安排。

这次培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是学习优质苹果高效生产栽培技术,重点培训了标准建园、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花果管理等技术难点。在培训开始前,杜永泰还专题分析了近年来全国苹果生产及销售形势,介绍了优果优价的典型事例,为当地果农鼓劲加油。

培训课上,潘元林认真听,仔细看,在培训间隙,他见到记者时说,这次培训非常切合实际,他作为乡政府确定的技术员,不仅要务好自家的果园,还要负责指导村内其他人管好各家的果园,他这种“内行”最能看懂这次培训的“门道”。

村民李彩香家有30多亩果园,算是村内的大户,现场实训结束时,她极力邀请主讲人员到她家果园进行指导,因为果树毕竟还未大面积挂果,果园管得好不好,措施是否到位,自己心里也不踏实,有没有偏差,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让专家看看,提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才有利于加强管理。

村民白丽霞家有4.7亩果园,主要由她务作,丈夫多年来一直在银川建筑工地打工,今年工作时有时无,“五一”才出门,还经常停工,收入明显不如往年。这次培训她听得非常入神,对拉枝、抹芽等技术也有了新的认识。她说,到明年,她家的果园就大面积挂果了。她算了笔账,如果管理得当,能达到优质园标准,果园收入就会远远超过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家门口能挣钱,谁还愿意背井离乡跑外地打工。

增强产业发展信心,提高果园管理技能,有了“志”和“智”,罗家坡村离***精准脱贫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全村136户村民也看到了增收的新希望。

新闻推荐

白草坡村:农民婚丧嫁娶要“上会”

□本报记者李玉成王富强白草坡是灵台县西屯镇的一个村,这个村曾因西周墓葬群发现大量青铜器而有名,出土的铜器属国家一级文物的就达件之多。时下,正全力冲刺省级文明村的白草坡...

灵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