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金玺:脱贫路上领路人
□本报记者孔晓明
“群众走上了硬化路、住进了新房子,晚上还有太阳能路灯,养牛养蜂务果园让大家的增收门路越来越宽,这些都是孟主任上任后为大家办的好事……”吉林村村民张永胜这样评价80后村官孟金玺。
今年34岁的孟金玺,是静宁县原安乡吉林村农民。4年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双联行动的帮扶下,他立志改变贫困面貌,传承并改良自家祖传的土蜂养殖技术。如今的他不仅率先脱贫,更被群众公选为村主任,成为吉林村脱贫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吉林村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和许多80后年轻人一样,高中毕业后,孟金玺到外地打拼。24岁这一年,有了一定积蓄,颇具创业情怀他决定重回黄土地,在贫困的家乡闯出一条致富路。
2013年,吉林村被确定为省审计厅双联帮扶村,省审计厅帮扶孟金玺发展圈舍养羊,给他提供贷款、种羊和技术,加上自身的努力,孟金玺当年就实现增收5万元。不久,孟金玺以近80%的得票率,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
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但孟金玺始终没有忘记是双联帮扶让自己找到了致富门路。孟金玺决定在乡上配合下建设养殖小区,但在选择小区场地上却碰到了难题,看中的几处空地、空院,都没有人愿意出让。
“政府帮助我脱了贫,我帮大家付出点义不容辞,就在我家的羊场建养殖小区!”孟金玺的这个决定赢得了群众赞赏。养殖小区建成后,作为全村养牛协会的会长,孟金玺又带头管理,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饲养制度。
“群众信任我让我当村主任,我就得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办好。”每次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孟金玺总是这样给自己打气。
吉林村海拔高、气候相对阴冷,产业发展滞后,孟金玺通过走访调研,决定在吉林村发展早酥梨产业,但部分群众还是有抵触情绪。为了打开局面,孟金玺带头成立了静宁县东昇早酥梨农民专业合作社,让群众打消了顾虑,并率先栽植23亩早酥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一次性新植早酥梨1200亩,栽植苹果400亩,为全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孟金玺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孟家祖传的土蜂养殖手艺继承下去。2016年,他通过引进优良蜂王品种,改进提升自家养蜂技术,养蜂规模从4窝发展到148窝,靠卖土蜂蜜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在技术和经验成熟后,孟金玺建立了自己的养蜂网站,注册了“金希”牌土蜂蜜商标,在村上发起成立了养蜂协会,无偿把自己的土蜂养殖技术传授给村里的8户土蜂养殖户,并带领群众在山上栽植蜜源树种刺槐40万株2100亩,吉林村成为静宁县土蜂养殖专业村,更多农户通过养蜂走上致富路。今年5月,孟金玺在县城开设了土蜂蜜专卖店,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让吉林村的土蜂蜜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