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旺的希望
□本报记者柳静霓刘亮
丁小凤
这几年,张兴旺和老伴心头有件大事,就是儿子的婚事。眼看着村里人家一个个都“迎”上了儿媳妇、抱上了孙子,张兴旺老两口心里着急。在山里,家里没有致富产业、没盖新房,年轻人想找上媳妇没啥希望。
***,让张兴旺一家看到了希望:今年开春,张兴旺动手盖新房,看着一天天“拔”高的房子,老两口脸上有了笑容。
靳坪村是静宁县八里镇惟一的一个贫困村。记者跟着包片干部来到村子时,张兴旺家7间砖混房主体已经成型,就等着粉墙面、安门窗了。
“这3间给儿子结婚,这1间是伙房,剩下几间我们住。”看着即将完工的新居,张兴旺笑着说,“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呢,不然我们哪能盖起这么好的房。”
今年60岁的张兴旺一直和老伴在家务农,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地里11亩玉米。儿子一直在外地打工,27了还没娶上媳妇。“以前家里没钱盖房,别人一看我们是烂土房,都没有张罗着给介绍对象的。儿子在外地打工,找不下媳妇,人也不愿回来,把我们俩愁得整夜整夜睡不好觉。”
去年底,张兴旺领到了1.5万元危房改造款,加上自己攒的几万元钱,一开春他就忙活着找人开始盖房。春节后儿子留在了县城打工,最近已经有人给说对象了。看着自己的心愿一天天靠近,老两口心里踏实了。
去年,张兴旺家种植了4亩3年生苹果大苗,镇上免费为他提供树苗、地膜、化肥以及幼园里套种的蚕豆、洋芋籽种,这让他对脱贫致富有了指望。包片干部李新兴告诉记者,产业扶贫是八里镇实施***的主攻点,2015年靳坪村共新栽植3年生苹果大苗2150亩,其中64户贫困户发展果园260.1亩,套种庄薯新品种洋芋及蚕豆260.1亩,发展全膜玉米590亩,户均产业投资达3375元,贫困户户均果园面积达到4.1亩,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624.19元。“我们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户261人,贫困发生率为14.87%。经过2015年实施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金融扶持、务工技术培训等14个举措后,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624.19元,已有44户、197人脱贫,剩余贫困人口6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3.65%。”村支书王建强说。
果树种上了,不少村民还有担忧——不会种果树。去年,包片干部联系了县果业局的专家和仁大乡的9名种果能手,请他们手把手地指导村民果园种植管理技术。李新兴和村干部算了一笔账,套种的蚕豆、洋芋再加上每家种的粮食和务工等收入,靳坪村贫困户两年内可实现全部脱贫,4年后这些果树达到丰产,户均增收将在四五万元以上,家家都能致富。
如今,硬化路通到了大门口,自来水通到了每一户,村上电网升级拉上了动力电,镇上联系的果业专家和种果能手也给村民吃上了定心丸。张兴旺的老伴笑着说,就等给儿娶媳妇了。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