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无情还是无奈?
在农村,因年轻人外出打工普遍,“只生不养”的现象较为严重。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家庭的监护责任,个别“只生不养”的留守儿童父母可能面临多种处罚。
如今,城市也面临这样的现象。很多80后、90后已为人父母,可不少年轻父母生下孩子后就“甩手不管”,将孩子交给长辈、保姆来带,自己专心奋斗或是享受“两人世界”。种种原因导致“只生不养”在上班族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状态。
□本报记者赵育娴
每到放学时间,在平凉市各小学及幼儿园门前,总会聚集着许多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不必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人群中,多数都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儿女工作忙,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们这些‘闲人\’身上。”老人们这样说。
日前,在平凉中心城区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六成以上的人表示孩子会请父母过来帮忙带,有两成人表示会把小孩完全托付给父母带,还有人表示会请保姆一起帮忙领小孩,没有一个人打算完全依靠自己抚养孩子。
“隔代寄养”现象越来越多
5月4日下午,在平凉市幼儿园门口,来接孩子放学的吕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孩子的爷爷,孩子父母都在北京上班。“那边生活节奏快,消费也高,俩人根本没时间看孩子。”吕先生说,虽然他已经快60岁了,但身体还算健康,帮儿子带孩子没什么。
为了让很少见到父母的宝贝孙女不比其他孩子生活得差,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吕先生和老伴儿竟然花了10多万元买了辆小轿车,专门接送孩子。吕先生说:“小两口的事业都在起步阶段,在大城市里生活也没啥积蓄,孩子的日常开销和学费都靠两家老人,我们家条件相对好些,也就多负担点。”
去年10月,家住静宁县的吴瑛华专程从老家来到儿子家里带孙子,吴瑛华告诉记者,媳妇这是第二胎,第一胎是个孙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当时也是自己过来帮忙带到两岁半才回老家。
“其实我也不想过来,家里还有几亩地,还有老伴,但孙子没人看,也不能不管。”吴瑛华无奈地说。
记者走访了解到,如今,和吴瑛华一样,养完儿女又开始养孙子的老人并不在少数。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压力大、经济紧张等缘由只生不养,而老人们又因为心疼子女,喜爱孙辈,时间充裕等原因负担起了抚养孩子的重任。
年轻人:将孩子交给老人放心
记者走访了解到,“隔代寄养”的模式有多种。其中较为普遍的包括“轻度寄养”、“完全寄养”和“混合寄养”等。
“轻度寄养”是指孩子周一至周五由老人照看,周末、节假日等特殊假期由年轻夫妻自己照看。而“完全寄养”是指孩子长时间和祖辈而不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其中以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地打拼,以及父母离异的原因居多。“混合寄养”即祖孙三代同在一个屋檐下,父母和祖辈共同养育孩子,年轻人工作时孩子由祖辈照看,休息时由自己照管。
但无论是哪种模式,隔代抚养已成趋势。在记者采访的数十位已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来照顾的年轻父母当中,虽然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精力不足的呼声最高,但在“逼不得已”的同时,年轻父母们最看重的还是父母带孩子放心。
在崆峒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黄荣生完女儿之后很快便投入到了工作中,随后,夫妻俩又将女儿送到了父母家抚养。她说:“开始我请过保姆,保姆一些习惯和我们不太一样,时常被我妈和婆婆埋怨。后来我请假自己看,现在开始工作了,就商量把孩子送到双方父母家里,轮流给我们带。我打算等孩子自理能力强了再接回来。”
老人背负起“二孩”压力
69岁的秦惠霞家住崆峒区新湖花园,儿子和儿媳都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孙女7岁。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她算了一笔账,决定是——不催儿子儿媳要二孩,还要提醒他们想清楚。
为什么?秦惠霞跟记者分析了眼前问题。
“养不起,新闻里有算‘二胎账\’,说养到6岁差不多10万。我估摸我花在大孙女身上的钱——还不止啊。以前孩子能拉扯大就不错,生就生了。现在条件越好,压力越大。能富养,谁想穷养?大孙女生那会,儿子媳妇经济一般,我补贴多。现在他们挣钱多了,可孙女要上学了,得给她攒教育基金呢。”
“媳妇的苦恼也要考虑。像我媳妇刚升上她们公司的经理,这时候让她养身体、生孩子、休产假,业绩就耽误了。再说了,媳妇年纪有点偏大,生孩子,带孩子,都不轻松。亲家心疼,我也体谅。”秦惠霞说,其实自己还有一个理由,也是“不催生”爷爷奶奶的普遍理由:带大孩带怕了!
记者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个现象,带过一个孩子的长辈普遍不愿子女再生二胎。不少老人反映,为了照顾大孩,每天天亮忙到天黑。有些老人出门旅游耽误了,排舞也去不了。就算精力好,两个也带不动。“好不容易能喘口气,还是别自找麻烦,先享受几天清闲日子!”秦惠霞说。
隔代抚养,孩子受宠毛病多
在崆峒区一家幼儿园担任园长的刘女士说,“我有种很强烈的感受,近年来的这一代家长,明显不如前几年的那一代家长成熟。”
刘园长说,这可能与越来越多的“独一代”成为家长有关。尽管他们已经生了孩子,但是他们自小习惯了被别人照顾,尚未学会怎样照顾别人,基本上不会抚养孩子,甚至没有抚养的意识,也更依赖自己的父母。
“在我们幼儿园,每天来接送的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刘女士说,一问才得知,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因为工作忙或在外地,平时照顾孩子的活儿都落在了老人身上。为了让父母更多参与孩子的成长,园里规定每月一次的亲子活动必须由父母参加,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是爷爷奶奶“代劳”。
她介绍,很多比较调皮的孩子都是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相较而言会显得更加自私、易怒,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老人年纪大了,更容易宠孩子。另外,在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上,他们接受起来也比年轻父母要困难。”刘园长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隔代抚养”,这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长大后的安全感等,都有好处。
新闻推荐
...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