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砌筑”乡村美——静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创意一瞥
□本报记者李娟淑
说起犁、锄、铲、连枷、簸箕这些农耕生产用具,以及纺车、推车、石磨、筛筛、箩箩、碌碡等这些生产生活“家当”,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人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来说,就很陌生了。即使是农村娃,也未必了解多少。然而,当记者走进静宁县八里镇关道岔村时,呈现在眼前的俨然是一个“民俗实物展馆村”。
该村将这些民俗农耕生产用具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核心文化内容加以集中体现,而这正好将美丽乡村建设的个性化、风格化设计理念和对农耕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
变废为宝的文化创意
“你看,这些文化墙的民间砌筑方法和材料正在流失。”静宁二建项目部经理姚宏利,作为关道岔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设计者,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村当初的建设创意,以及设计每一处景点的理论依据和文化支点。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关道岔村的休闲文化广场上的景观墙(也称文化墙)所用的材料居然是过去旧式民居上拆下来的青砖灰瓦。据姚宏利说,最初,他发现关道岔村很多人家门前堆积着废弃的旧式砖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符合地域特色风格这一要求,他考虑到静宁的原始民居一般都是青砖灰瓦风格,于是决定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以一片瓦1毛钱的价格从各家各户收购旧式瓦片,并将之按照静宁传统的砌筑方式摆出60多种不同造型的文化墙。
“收集和保护即将消失的民俗实物,并将这些老物件融入建筑体本身当中,其创意价值不可小觑。”民俗专家王知三说,每一段文化墙里面,镶嵌着不同“民俗家当”,而这些民俗用具正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时代的发展而日渐消失,关道岔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不但为人们呈现出一种视觉景观,而且通过“民俗陈列式”的砌筑为该村留下了一大批说明和印证历史变革和考古资料的“活化石”。
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
“活了70多岁,我实在想不到原来司空见惯的这些破烂有这么大的价值。”该村老人王天户当初看着那些破陶罐、碎瓦片、破箩、烂筐子竟然能在施工队的手中翻出这么多花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古人用过的锅碗瓢盆、擀毡弓、织口袋机、织布机、醋槽、旧式桌椅,梳妆用具,在王天户看来都过时了,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而工程队的姚总却告诉大家,那些都是宝贝。
“这些东西,我孙子连一样都叫不上名字,你就是告诉他了,回头再问起,他还是不记得这个物件叫什么,过去人们用它来干什么。”王天户说,每天在一边瞅着工程队干活,他们这些村上的老人慢慢地跟着长了不少知识。
随着美丽乡村工程竣工,村民们慢慢理解了工程的设计创意,想不到这些文化创意唤醒了整个村庄淹没在时间长河里的那些深厚情感,以及打开了村民灵魂深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甚至深层次的一些无奈与忧伤。村上28岁的小伙子马瑞峰主动将家里一些闲置不用的磨子等农耕用具免费提供给工程队,被施工人员镶嵌在文化墙里面。看着陈列起来的自家石磨,小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而小马只是主动提供自家旧物件的村民之一,他的邻居王天恩老人告诉记者,修建之初,有部分人不理解,认为庄农人就该好好过光阴,门外面修的花里胡哨有什么用。“可后来慢慢地引起了大家重视,在外上大学的俩孙子假期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后,说早该这么做了。”孩子们还把家里一些老古董都给了工程队,说是即可以保护民俗文化也能保护非物质文化,意义非同小可。
文化美体现村落气质
在关道岔村的入口处有两棵迎客柳,沿着坡道继续往前走,一侧的墙体上镶嵌了大量的古丝绸之路经过的人文图片。沿着村道一直到文化广场,随处可见的是小青瓦艺术造型墙,展示了60多种不同的民间青瓦摆法及刻有艺术壁画的墙体,上面同时镶嵌了大量的农耕用具、古陶器等。
由于关道岔原为古丝绸之路经过地,在百年以前为官道驿站,同时也是商贸必经地,设计方以丝路文化为支点修建了歇马厅及望路柳等场景。同时,在文化广场建有农耕文化雕塑和一所民俗博物馆,其间陈列了大量民间剪纸,手工鞋垫,皮影及自乐班的各种乐器。
广场一侧的两层木制凉厅的四角,高高悬挂着红色的辣椒串,摆放着金黄色的大南瓜,和一边的麦垛造型在视觉色彩和建筑类别上形成和谐呼应,加上对面的果蔬采摘体验园,正好总结出广场入口处“民俗体验园”的名字。
该村修建的11处主要景观,在修建过程中除了体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外,还以静宁悠久的人文历史源为依托,包含了陶器文化、根雕文化,以及丝路文化,在保存民俗物件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手工业,以及为了体现静宁建筑大县的深厚建筑技巧而使用了许多面临失传的传统砌筑方法,而那些静宁民间艺人的砖雕、根雕等作品的使用,也是对静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拯救。
整个建筑过程中涉及的全部“家当”包括生活起居、农耕生产、手工技艺、作坊加工、商贾贸易、时令节庆、人生礼仪、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游艺等多个民俗种类。姚宏利说,四个月的工期,300万元的造价,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种体现文化理念的建设方式在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同时,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给本地的乡村文化带来了文明自信。
县农工办主任柴福喜告诉记者,关道岔美丽乡村的成功建设,也为全县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为今后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分类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指导依据。
新闻推荐
力求精准化“三结合”做好地名信息采集静宁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