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提速增效加快发展 ——市委党校2010年第七期县级干部轮训班学员心得体会摘登
市区联动强力推进土地储备
为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物质保障
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罗晓刚
随着攀枝花市实施“四个倾力打造,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的全面推进,攀枝花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公益用地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针对攀枝花市目前建设用地紧张、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对调控城市经济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由于受不合理的成本剥离机制和没有形成市区联动的土地储备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攀枝花市土地储备捉襟见肘,储备资金瓶颈难以突破,储备中心的工作开展处于被动,拆迁安置举步维艰。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建立规范高效的土地储备管理体制。推行市区联合储备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属地政府在征地拆迁、储备机构在融资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政府主导土地储备开发的力度。完善鼓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按照“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原则,充分调动三区政府积极性。大力调整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促进工业企业实现逐步有序退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多元补偿、严控成本,以“阳光、和谐、惠民”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属地政府主导征地拆迁的工作模式。
二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市土地资产运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树立“城市发展一盘棋、共唱土地一台戏”的正确理念,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做好收储环节的各项相关工作,保障收储环节顺畅有序,整理资金及时到位,净地上市不留后患。
三是创新土地储备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储备资金。两级财政根据土地储备计划及时安排核拨用于土地储备的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已出让宗地成本,并及时结转土地收益中提取的土地储备资金。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拆迁、安置和建设用地整理。对于已经储备,短期内不能上市的土地,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进行招租利用,以获取部分收益。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农业民族工委副主任 罗百鸣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农民应对市场风险,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做强优势品牌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
从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攀枝花市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态势良好,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经营,提出以下建议。
整合力量促发展是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不仅要出政策,还要加大宣传、教育、扶持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整合资源、力量,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绿灯,给方便、予优惠、施援手、多指导。
合作社带头人的发现培养是前提。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村支两委,要在发现培养合作社带头人过程中主动参与当好参谋,帮助选好苗子,加强培养、指导、扶持,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称职的当家人。
组织起来是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因地制宜找准主导产业和市场定位、目标;要积极开展合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系列配套服务,不断增强攀枝花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要利用好信息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尽量与市场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统一服务是关键。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认真为成员农户搞好从种源、技术、农资、营销、信息诸多方面的统一服务,确保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利益调节分配是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各方面做到规范运作,使合理的利益调节分配真正成为社组织联系农户的坚强纽带。
规范物业管理 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市房地产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 李强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物业管理的好坏直接涉及到广大业主及使用人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城市形象。
攀枝花市的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监管不到位;二是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多;三是服务管理不规范;四是业主委员会存在剥夺业主权利损害业主利益的问题;五是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观念淡薄等。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构建和谐住宅小区,树立攀枝花市良好形象,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抓好物业管理工作:
一是相关部门应重视物业管理,把物业管理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树立城市形象的大事来抓,加快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二是严把规划和建设关,切实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尽快实行房地产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在业主入驻前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遗留问题。三是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人均管理效能,降低项目能耗成本,使物业服务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提高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认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四是严格业主委员会选举程序,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完善业主委员会监督制约机制。五是转变部分业主想得到物业服务而又不想付费的观念,树立业主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主动关心和参与小区的管理,共创安全、和谐、稳定的生活小区,既使自己拥有的物业保值增值,又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顺势而行 合力而为
在“四个倾力打造”中谋划交通作为
市路政支队支队长 李广枝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纽带,更是实施“四个倾力打造”的发动机。在实施“四个倾力打造”中交通要先行,要有所作为。
一是顺势而行,高水平做好交通规划。分析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交通仍然是当前最需要最急迫解决的制约瓶颈。为此,高水平做好交通规划,特别是做好交通“十二五”规划非常重要,必须坚持三个着眼:着眼于全省打造西部交通枢纽制订规划,服从全省布局;着眼于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次级交通枢纽建设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攀枝花的交汇;着眼于未来,要围绕“两高两铁”,科学谋划好地方配套衔接项目,处理好大交通和小交通的关系。
二是合力而为,创新交通工程建设和筹融资机制。在交通建设筹融资上要勇于、善于迈出实质性步伐。利用建设全省次级交通枢纽和国家继续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强化项目的前期工作,特别是要在项目的深度上下足功夫。建立交通项目与沿线土地开发捆绑机制,以土地开发推动项目建设。按照交通项目的布局,适度划分区县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的出资比例,合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制定更加优惠政策、营造更好的软硬环境,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交通建设项目领域。
三是科学管理,努力发挥现有交通通道的效用。交通工程项目管理重在建设、养护、管理“三个环节”。当前,政府要切实主导起治理非法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责任,同时优化部分路段的管理措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四个倾力打造”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市人事局副局长 贾幼谊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重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研究一系列的突破性政策和措施,为实现“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此,浅谈一下加强攀枝花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开发人才观,依靠人才资源的大开发,推动经济的大发展;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开放人才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明人才观,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二是要完善人才机制,盘活现有人才。要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打破人才藩篱,实行人才共享。
三是要大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要把搭建载体作为人才引进的根本之策,加快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把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中之重,着重吸引一批有助于推动“四个倾力打造”的专业人才;要把人才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引进的关键措施,确保各类急需高级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四是要努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快推进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整合人才培训资源,建立一批市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学生毕业见习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和职业教育机构在人才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科学设置教学专业与培养计划,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有计划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积极拓展市外培训渠道,选送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外出进修深造,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会、高级研修班培训、重大项目合作、科技攻关课题研究。要强化继续教育,完善带薪学习、在职进修、出国(境)培训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学习培养制度。
关于攀枝花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盐边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蔡君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重点,符合攀枝花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其中,关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当前“两高两铁”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为攀枝花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一座城市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就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聚集”功能,要能把外界的人才和资金吸引进来“安居乐业”,前提是要有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环境、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二是“辐射”功能,要有影响周边区域的能力,并使周边区域的发展为其配套服务。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项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其中,规划的制定、特别是选择恰当的规划编制方法尤其重要。建议在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探索采取“三规合一”方式,改革目前的规划编制方法,避免出现各类规划不相衔接、不相统一的状况。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奋进。组织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重点是要制定和落实好一系列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要坚持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注重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考察识别干部;要按照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引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为攀枝花的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思考
市委保密办(国家保密局)副主任(副局长) 杨兴武
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川西南、滇西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重点。要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力,通过数年的努力,方可能实现。对此,谈几点粗浅想法:
一是着力加强城市的吸引力。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本质,应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强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并能够在带动、引领周边发展的过程中获取超额发展红利。其中,吸引力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内在本质特征,它来自于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与充分运用。
二是加强理论研究。要从理论上明确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重点的重大意义、可行性、困难、问题以及我们的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工作的方案措施。建议以市委政策研究室牵头,攀枝花学院、市委党校等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参与的研究团队,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重点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理论成果。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在共谋发展中谋求主导地位。要制定科学系统的目标体系,并将其中的近期目标和单项目标下达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坚决实施。
三是倾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统一思想、凝聚民心、加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举措。要把单个的、分散的“工程”、“项目”统一到一个“倾力”之中,形成响亮的口号,增强攀枝花人民的自豪感、凝聚力,使每一个攀枝花人都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宣传员、战斗员。
四是关于“两高两铁”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两高两铁”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一个对外通道,通过这个通道如何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的流动才是关键。
五是策略问题。要坚持重点突破的策略,在加强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方面应首先选取优势明显、投入小、效果好的方向突破,在提升辐射力、影响力方面要有所侧重。要主动承接成都、昆明等更高层次中心城市的辐射,以此增强攀枝花的自身实力。
关于攀枝花市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市政府副秘书长 肖光辉
2008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重点,积极献力献策,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两高、两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基本锁定攀枝花市的城市发展骨架,我们应在这骨架范围内,大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奋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性工作: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逐步改善攀枝花市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要紧紧抓住“两高、两铁”建设机遇,按照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提出的“一心两轴四片”的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城市北移南扩东进战略,即工业逐步向江北片区和城东片区移动和推进,城市居住区逐步从江北片区有序地向江南片区搬迁并大力拓展。
二是加快城市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重点抓好沿江快速通道西区段和炳仁路后段建设的同时,应尽快研究并启动弄弄坪—瓜子坪小攀枝花连接线、炳三区龙箐大桥—密地桥、东区后山—炳三区连接道路、金江—炳草岗复线等一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确保“两高、两铁”项目建成后攀枝花市城市交通网络顺利并网和畅达。
三是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及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首先是以行政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快城市新区拓展步伐;其次是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第三、全面提高攀枝花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应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全面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立足本职 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党委书记 王京山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攀枝花市被纳入全省重点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为契机,着力开发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把攀枝花建设成为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市政管理工作者,谈点粗浅看法。
把攀枝花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当前,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攀枝花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矿产资源富集、水能资源丰沛、生物资源多样、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乘着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东风,使攀枝花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人居环境再创新高。因此,全市总动员,把攀枝花打造成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势在必行。
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几点思考与建议: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围绕高标准、精细化管理城市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责任,融合和优化城市管理资源,逐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管干分离、市场运作”的城市管理新机制。二是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必须善用上级之力、政策之力、外来之力,加速资本积累和集中,借力发展。要以主动开放的意识、正确的开放策略、务实的开放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开放的攀枝花。三是重视改善人居环境。要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工业污染,使污染物排放总量、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规定指标,给攀枝花市民创造一个“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家园。四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具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使他们得实惠。要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发动工作,更好地引导和发挥最大多数群众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积极性。五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要努力营造风正心齐的领导环境,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生活环境,努力营造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努力营造亲才重才的人文环境。六是以科技创新为主钱,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采用先进的、适用的装备,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
以休闲服务产业为抓手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米易县政协副主席 王纪伦
攀枝花市在搞好新型工业化的同时,立足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休闲服务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休闲服务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休闲服务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协调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攀枝花市发展环境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必然要求。
促进休闲服务产业发展,攀枝花市具有比较优势。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二是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攀枝花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三是具有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攀西城市群,建设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市委、市政府提出“倾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倾力打造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发展休闲服务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促进休闲服务产业发展的举措:一是立足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养生疗养、阳光度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建设施完善的老年公寓等,形成以医疗、养生、避暑、娱乐、旅游为一体的连锁服务体系,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前来养老休闲、享受阳光,推进全市休闲服务产业发展。二是利用阳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运动产业。借助目前已拥有的优势体育基地资源,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运动冬季训练基地。同时,依托攀西大裂谷资源和水资源优势,开发大众户外休闲运动项目,打响攀枝花“阳光、休闲、运动”品牌。三是整合三农资源,推进农家乐园建设。应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建设农家乐园与生态景观结合,现代农业观光与农事体验结合,享受田园风光与品尝农家特色美食结合,鼓励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特色农家乐。四是以节庆活动为契机,创新发展模式,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突出本地特色,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产品。
构建交通枢纽 抓好环境治理
促进城市和经济发展转型
市交通局工会主席 强兴林
资源开发、环境突变、城市转型,为攀枝花迎来了发展机遇,也是攀枝花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认为攀枝花应抓住省委提出的西部交通大枢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有效推进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
交通大枢纽建设是攀枝花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的硬件基础。宜居大城市、特色大产业、交通大枢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个基本特征。攀枝花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首要任务是要建设交通大枢纽。近年来,攀枝花市交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除市域内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外,大通道建设更是逐年破题,攀丽高速已开工建设,成昆高铁、攀宜沿江高速即将开工建设,丽攀昭铁路建设已纳入议事日程。以上项目的实施,必将使攀枝花的交通发展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以省委提出的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依托交通大枢纽,大力营造城市环境,加强魅力攀枝花建设,促进攀枝花城市转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软实力建设的载体,是一个地区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要以花城打造为重点,围绕“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理念,精心设计和规划,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要以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为方向,以农民安居为核心,以建设优美村庄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居住建设规划,使城市有风貌,乡村有风情。要以森林攀枝花建设为载体,大兴植树造林之举,让攀枝花城市更加绿色环保。要以提升接待能力为突破,围绕游、娱、购、吃、住、行,提升接待能力,做特、做精、做优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区域合作 打造金沙江流域阳光花园
市旅游局副局长 彭德清
金沙江下游川滇黔地区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共同打造金沙江流域精品旅游区,是区域内各市州的共同责任。攀枝花旅游在金沙江旅游合作区域中的定位应为“阳光休闲度假”,金沙江流域的阳光后花园。为旅游者提供特色化的休闲度假产品,不仅符合攀枝花旅游发展需要,也符合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
自2005年成功举办四川省首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并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倾力打造以阳光休闲度假、裂谷奇异风光、三线工业探秘、川滇民族风情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并积极融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及金沙江旅游合作区等旅游经济圈中。与此同时,在旅游业发展上加强了与周边凉山、丽江、楚雄、大理等市州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产品互补、线路互推、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信息互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金沙江旅游合作区域中,将攀枝花旅游定位为“阳光休闲度假”,将攀枝花定位为金沙江流域的阳光后花园,这不仅是攀枝花市自身实际情况所决定的,而且是由金沙江流域旅游产品差异性所决定的,更符合当今旅游发展的潮流。经过近几年的旅游大发展,攀枝花市已拥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场所和设施,这也为开展休闲度假奠定了基础条件。
目前,攀枝花市正积极筹备召开川滇黔十地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借此契机,金沙江流域旅游合作的共识将达成,合作的基础将具备,合作的条件业已成熟。区域内各地市州之间已签订和即将签订一系列旅游发展合作的框架协定,并正按照协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有理由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一个金沙江流域旅游新形象、一个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的新格局终将形成。
新闻推荐
关于开展2010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核查工作的公告
为确保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现将攀枝花市2010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核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米易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米易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