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看好莱坞征服太阳系

天府早报 2015-03-13 16:06 大字

从《太阳浩劫》到《木星上行》

■天府早报记者雍铃子综合整理

烧脑的天文知识、充满不确定性的太空历险、让人血脉喷张的战争,这三个元素独自挑大梁时便足以勾起观众的好奇心了,而放在一起,那更是有1+1+1>3的效果,这也难怪科幻电影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不,去年底《星际穿越》余温还未散尽,上周,曾执导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沃卓斯基姐弟带着新片《木星上行》登陆内地影院。从太阳到木星,好莱坞用一部部科幻巨制征服整个太阳系。

征服太阳

代表作:《太阳浩劫》2007年特色:讨论生存与灭亡的哲学性电影

编剧亚历克斯·嘉兰在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提到太阳何时灭亡的文章后产生创作灵感,2007年,导演丹尼·鲍尔便将《太阳浩劫》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开门见山的电影,前十分钟就交待清楚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太阳正在衰败,地球日渐寒冷,为了活下去,人类派出了带着核弹的太空船,科学家将核弹投掷进太阳内引爆,从而拯救地球。

由于导演是丹尼·鲍尔,只要参照他的前作《猜火车》和《28天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完成任务就满足的家伙。剥开它华丽的外衣与精巧的面具,归根结底还是一部在讨论生存与灭亡的主题的哲学性电影,电影中提出了这许许多多的问题,还需大家自己思考。

征服地球

代表作:《未来水世界》1995年特色:想象力庞大而且够精细

踏在这片土地上,对于地球的探索自然停不下来。《未来水世界》讲述了一个气候变暖,地球被海水淹没后的故事。遗憾的是,这部“消极”电影上映后并不能引发观众的认同,在他们看来,导演真是杞人忧天,影片的前期制作费用高达2亿美元,最终只收回3000万美元的票房。

直到十年后,随着环境问题日渐被重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部被遗忘的经典,导演凯文·科斯特纳在1995年便很有预见性地把两极融化的终极后果完整展示出来了,想象力不仅庞大而且够精细,淡水、食物、资源、繁衍,情景设计令人细思极恐。

征服火星

代表作:《火星任务》2000年特色:写实手法拍摄,画面震撼

征服木星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认为火星有可能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其中《火星任务》便是一部不容忽视的经典之作。

该片采用了写实的手法来拍摄,全程都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为技术顾问,从宇宙飞船的外观与内部陈设,全触摸式的交互界面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飞船操作系统,直到种种火星探测仪器,都以目前空间科学的研究、模拟做参照,创作出的画面令人十分震撼。

导演布莱恩·狄帕玛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描绘人类探索火星行动中的一次奇妙旅程,展现出渺小人类在面对浩瀚无垠宇宙、虚无缥缈外太空时的无助与惊恐。

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1968年特色:科幻电影的殿堂之作

《木星上行》有个科技含量很高的名字,但其实木星只是个幌子,外太空的环境也只是给故事情节提供一个发生的环境而已,主要讲

的是一个滑板鞋少年和玛丽苏女王的爆米花爱情故事。整部片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实际上木星并不是第一次“打酱油”,但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68年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却担得起科幻片殿堂之作。片中主角们的目的地便是木星。库布里克站在1968年这个时间点,对未来太空科技做出了准确的预测:人类登陆坑疤荒芜的月球(人类于1969年首次登月)、在外星球上发现生命迹象、电脑成为人类依赖的工具、太空舱内的状态和运作模式、可以看见过去的时光隧道。这些想象都广泛地被后来的太空科幻电影复制和引用。

新闻推荐

英语过四级没?

《复联2》的翻译出来聊聊■天府早报记者雍铃子足足吊了全球影迷3年的胃口,《复仇者联盟2》终于在5月12日上映。看看排片量,看看零点票房,就能知道大家对此到底有多么大的期待,这本是一部拉风的超级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