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记者再访“一门三烈士”纪念碑:不能遗忘的英雄冢
一门三烈士纪念碑记者杨雯雯摄□本报记者 杨雯雯
清明节临近,长清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崮云湖西辛村“一门三烈士”墓地迎来一拨拨中小学生参观学习。这里埋葬着张贻荣、张贻昌、张贻祯兄弟三人。1943年3月到10月,三人先后殉国。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三烈士纪念碑前,采访了他们唯一的后人张爱华女士。
兄弟三人一年内先后殉国
据统计,抗日期间,长清共有580多位英雄英勇献身。在崮山西侧有一个紧靠沙河、名叫西辛的山村里,居住着张继武一家。1938年正月日寇血洗邻村前大彦,激起了全家人的爱国热情,张继武的三个儿子张贻荣、张贻昌、张贻祯相继参加革命。
张继武长子张贻祯生于1896年,因为两个弟弟当了八路,1940年,他来到了泰西专署担任通讯员,随后又任泰西军分区情报科情报员。得知弟弟牺牲后,他拼命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于1943年6月26日逝世,终年47岁。
次子张贻荣生于1907年。1934年冬从济南师范毕业后,他回到了长清担任教员。1939年6月12日,长清建立起泰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张贻荣任动委会主任,随后又任泰西专署联合工商局长等职务。1943年1月12日,张贻荣在昆吾县(今濮阳县)筹备冀鲁豫边区参议会时被日伪包围,面对敌人的收买利诱、严刑拷打,他丝毫不动摇,最后被日寇活埋,年仅36岁。
三子张贻昌生于1913年。在张贻荣的引导下,1938年秋后,他投奔了大峰山抗日根据地。1943年4月21日,张贻昌和其他几位同志来到崮山镇大刘村部署抗日工作,次日一早被日伪军包围。张贻昌暴露后誓死不当俘虏,最终饮弹自尽,时年刚满30岁。“父亲去世时我才9个月大,母亲在我出生13天时就没了,从那时起我跟着大伯母生活。”张贻昌女儿张爱华回忆说,因当时政局不稳,二伯父在外地牺牲后无法找回其遗体,所以墓地是一座空坟,大伯父和父亲的遗体安葬在了老家西辛村的张家墓地内。“新中国成立前,墓地由于无人打扫,杂草丛生,从那时起,我就想给他们修建一座纪念碑。”张爱华说。
三烈士墓地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4年,张爱华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在当时长清县崮山公所的支持下,张爱华拿出了4000元,开始修建纪念碑。
张爱华和爱人张正新承担起了纪念碑的设计、制作、安装任务,他们每天早起晚睡,常常累得抬不起胳膊。1985年清明节,张家墓地前终于树立起纪念碑。
20多年来,三烈士墓地旁修建了一个小型广场,张爱华在广场上种满了树。她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趟,扫扫广场上飘落的树叶,围着墓地转一圈再离开,多年来雷打不动。
1997年,“一门三烈士”纪念碑被长清县命名为长清县首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后,该纪念碑又被选入“齐鲁百年名碑集”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张爱华说,作为三烈士唯一的后代,她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父辈们为了革命献身的故事,珍惜现在的生活。
新闻推荐
“卢城”牌大蒜瞄准“国字号”归德镇大觉寺村:小蒜头也能做成大产业
村民们在查看大蒜长势 记者杨雯雯 摄□本报记者 杨雯雯归德镇大觉寺村村口,葱绿的大蒜蒜苗已经钻出薄薄的塑料地膜。一个多月后,蒜薹就成熟了,再过一个月,大蒜也将大量上市。大觉寺村村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