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村庄的记忆——记内江市首个村文化陈列馆

内江日报 2014-09-14 02:15 大字

8月2日,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文化陈列馆正式开馆,系内江市首个开馆的村文化陈列馆。

古朴大气、宁静典雅的陈列馆由民俗博物馆、四方村村史馆、无花果文化馆组成,主要陈列当地历史民俗和无花果产业文化的相关图片和实物,开馆以来,吸引数千游客前来免费参观——

◇本报记者 徐静

四方村位于威远县南部,当地有一条自贡至威远的石板大路,由群众捐资修建,后来为了彰显功德,特意在石板大路旁修建一块方形石碑,四面刻上捐款人姓名及捐资金额,取名“四方碑”,四方村因此得名。

步入四方村村史馆,仿佛推开一扇历史的大门,里面存放着厚重的记忆,从旱片死角区到生活“六通”,从农业综合开发到新农村建设,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

展览馆面积不大,却内容丰富。通过历史变迁、科学发展、盐商文化等展板,再现了四方村村民拓荒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历程,一股干事创业的氛围扑面而来。

一幅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合影”勾起了61岁村民邹德文对那个年代的回忆:“那个时候,吃水都成问题,村里就组织我们修微型水利,从天亮修到天黑,大家干劲大得很。”

工程完工后,全村新增灌面1500亩、改善灌面2500亩,解决了2125人和3452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第二年,全村新增粮食93.8万公斤,亩平均增加粮食156.3公斤,人均增加纯收入125元,“大家高兴得很,四方村也被评为全省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典范村,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基础设计改善后,四方村在农业特色产业、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上进行大胆探索。现在的四方村,无论从交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并多次被省市县级表彰为先进单位、文明示范村。

邹德文也和全村村民一样,住上了别墅式民居, 出门有了自己代步工具——汽车,“我们村还有人开的是奥迪Q5。”下一步,四方村将大力发展蔬菜和无花果等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在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了进程,一处处实景浓缩着记忆,村史馆不仅反映出村落的历史特征,更注重典型人物、事件等方面内容的展示。

在一个玻璃展柜中,存放着好几本颜氏族谱。盐场鲁班颜蕴山、大内侍卫颜秉钧、学运先锋颜绍寅等名人均出自四方村,资料的采集均由其后人提供,可谓详尽真实。

村史馆还陈列了威远的盐商文化。清朝晚期,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威远和自贡形成一条盐煤运输的交通干线。在自贡盐业的发展中,威远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孔夫子的弟子颜回后裔的颜氏家族在雍正年间迁入威远,以颜蕴山、颜晓凡及颜昌英为代表,为本地盐业发展和社会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据史料记载,颜蕴山一生发明创造了许多钻井、固井、打捞工具,多数成为了井场的定例和规范,成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自流井盐业史上最有声望的技术人才,被誉为“盐场鲁班”。

著名烈士罗世文的罗氏家族也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盐煤运输起家,同时涉猎盐井开采,罗世文的祖父罗生衢更是名噪一时的凿井高手。爱国盐商余述怀也是向义镇人,抗战时期成为自贡盐商首富。在1944年,冯玉祥到自贡进行抗战募捐时,余述怀捐出一千万元,创下当时全国个人捐款之最。

乡愁,是人们对故土眷恋的永恒情感,是沉淀在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炽热情感。小小的村史馆浓缩了四方村的发展史,也向世人展示着村庄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因为,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着艰苦创业、奋发而为的历史氛围,更有一股力量激励大家奋勇前进。

四方村党支部书记余文祥说,希望村史馆在将来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仅展示全村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起到教育和启迪的作用,让更多人抚今追昔的同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弘扬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不少人自以为很熟悉自己的家乡,更戏言“哪里有多少棵树都知道”,但是否真正感触到她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深知她有哪些独特的民风民俗吗?

威远,有着14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明清以来的万千移民,汇聚了不同地域的乡风民俗,也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在民俗馆,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件陈旧农具,一个个历史实物、一幅幅真实场景,还原各个时期的威远盛世。

走进民俗馆,一张雕工细腻、保存完整的木质雕花大床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光。这张大床已有150余年历史,原属清末年间威远县城曾家街一间染坊老板所有。床上雕有梅花、葡萄、金鱼、蝙蝠、喜鹊、瑞兽等,寓意福禄寿喜,多子多孙和年年有余。慢慢端详、用心揣摩,不得不赞叹古代雕刻大师的精湛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威远永盛瓷厂烧制的碎瓷制品非常有名,在一个玻璃展柜便展出了民国年间威远瓷器厂生产的瓷器生活用品。这些瓷器的瓷色虽不如江西民窑细腻润白,可带有西洋风味的瓷器造型和瓶身上的画作堪称全国一流,收藏爱好者周建会不仅为民俗馆捐赠了自己收藏的“威远瓷”,更带来了一段关于“威远瓷”的历史。

抗战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到威远为抗战募捐,威远永盛瓷厂的老板在捐出大量善款以后,更发动全厂职工募捐,并带动全县上下7次捐款。冯玉祥感慨不已,欣然为刚出窑的“威远瓷”题写“还我河山”以酬众志,这也成为瓷器界的一段佳话。

“那两年时间里,只要一到周末,我们就到处踩点,收集具有历史感的农耕用具或专属那个年代的东西。”威远县史志办主任冷国文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听说东联镇张家祠堂有千手观音,便立马跑去,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在那座只剩下墙和零星瓦片的土房子里,他们冒着危险进去,找到了一个积满灰尘的亮壶,“当时,高兴得很,然后又在一户农家的厨房里找到了一个纺车,纺车沾满了油渍,取下来洗了很久。”冷国文笑言,那段时间,大家特别像收破烂的,发现了以前用的东西,就特别兴奋。

在建馆时,威远县有关部门向社会广泛征集能够反映当地民俗的物件,不少市民纷纷拿出自己用过的珍藏品捐赠给馆里,希望用于展览,教育后人。史志爱好者、县委办保安李东从老家找来印有“为革命种田”的土碗,四方村党支部书记余文祥搬来了家里的草鞋机……

负责布馆工作的威远县史志办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各地农村收集藏品,希望通过图片资料、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多角度呈现农村社会的发展轨迹。文化陈列馆布展,也凝聚了全县文化人的智慧,县内知名画家黄渝文、丁威华捧出了他们精心创作的风情漫画和牡丹画;县书法协会组织会员为题写牌匾;县作家协会主席袁成援写下《瑞鹧鸪·四方村无花果》词作;县内摄影家们拿出了多年积累的民俗摄影图片。

历时两年,计划经济时代的布票和粮票、水车、草鞋机、印章、工分簿、小人书、大字报……一件件见证威远发展历史的物件被收集到了民俗馆,经过分类摆放,肩负起了自己的使命。

明清以来的万千移民,汇聚了不同地域的乡风民俗,也孕育了威远独特的地方文化,石坪山歌、牛灯舞、火龙节等承载着民间智慧的文化活动,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

展馆内,这些表演道具也吸引着大家的眼光,同时也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着威远节庆、饮食、服饰、方言、婚嫁、丧葬等习俗,也让年轻人记得住乡愁,了解过去的生活。

“这些东西看着太亲切了,一辈子都忘不掉这些东西。”余文祥说,打草鞋等工艺不能遗弃,要保留好过去的农耕用具,否则就没有了乡愁,只剩下空洞的回忆。”

“啥子呢?当年亚当和夏娃偷吃的智慧果是无花果?”在无花果展馆内,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的,据中外学者考察推断,亚当夏娃在偷吃无花果之后,瞬间觉得眼睛明亮了,这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的,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织裙子,这便是人类的第一套服装。

馆内,除了展示无花果文化内涵外,还展示了无花果的发展历史、药用及食用价值、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状况和无花果的文化内涵。

玻璃展柜里的无花果栽植技术、实用培训手册勾起了不少村民的回忆:

四方村历来有种植无花果的传统,不少农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无花果,但基本都属于零散种植状态,村民们将其称之为“土果子”。

村民刘永发自然也没瞧上自家门口的几株无花果树,“纯粹就是栽着玩的,随便从山上剪了几根枝桠拿回来栽起,从来也没管过,只晓得无花果味道还可以,具体有啥子功效也弄不清楚。每年结的果子,就摘来吃着玩。”

2001年,村里来了一个年轻人,劝说大家种植无花果,刘永发和全村村民都不理解:“开玩笑,不种粮食种无花果?”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威远村民刘晋平的致富经:巧用庄稼废弃物 种植蘑菇效益高

◇唐兆权文/图9月21日,威远县龙会镇高湾村的刘晋平看着刚长出来的一朵朵“胖嘟嘟”的蘑菇,成就感油然而生:“嗨,总算找到了解决秸秆问题的最好方法!”刘晋平种有枇杷,养过黄鳝,养有泥鳅,从...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