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横翠”的传说
◇樊碧贞
“远山横翠”位于威远县山王镇双塘村13组一块大岩石上。据题记推断,这石刻已有百年之久。虽历经岁月沧桑,四个阴刻楷书大字依然端庄雄丽。
关于这四个字,在当地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据说光绪年间,在双塘本地有一位难得的烹饪奇才,姓史,在家排行第三。他深谙做菜的精髓,不论什么样的原料,到他的手里,都能把其中的鲜香原味发挥到极致,因此在当地颇有名声。
当时,附近的风垭寺和凤凰寺定期举行斋会,常邀史家老三前去帮忙。为了满足寺院吃素的要求,史老三长期把自己撂在田间地头,很快,他练就了识材辨味的本领。他这个人爱动脑筋,时常变换花样。在配料和制作工艺以及口感、外观上,都费尽心思。久而久之,他摸索出制作素宴的一套绝招,制作出的素宴到了乱真的地步,令远近的佛门居士过齿不忘。人们还给他起了个雅号:“史万春”,意思是普普通通的食材一经他手,都有逢春再造之机。久而久之,人们甚至把他的本名都给忘记了。
由于到风垭寺和凤凰寺进香的香客来自四面八方,加上此地毗邻当时最繁华的盐煤古道,来来往往的人数不胜数,一传十,十传百,到了后来,许多文人雅士也慕名而来。
光绪十六年,有灵泉的秀才吴青云和刘文注听说“史万春”的名头,特地前来一探究竟。二人来到双塘境内,只见群山起伏,峰峦叠翠,田野禾苗青青,小河流水潺潺,农舍炊烟袅袅,俨然世外桃源。两人只顾饱览人间秀色,不觉已是日沉西山,方感腹中肌肠辘辘,于是想着就近寻一户人家解决伙食问题。
说来也巧,吴刘二人进的院子恰巧就是史万春家。这一天,史万春正在家中烹制一锅豆腐羹。见二人气度不凡,热情邀请他们入座。很快,豆腐羹端上桌,一揭盖,香气飘满整个屋子,吴刘二人虽是读书人,也忍不住直咽口水。待热气散去,只见雪一样的豆腐四周还有碧浪轻翻,仔细一看,原来是鲜嫩的菜心。史万春赶忙为客人盛上一碗,叮嘱二人趁热喝。吴刘二人顾不得斯文,手捧汤碗,大口地喝起来。
真鲜啦,原先看到汤里有很多东西在里面,但入口后却只是一花独放。再将凝脂一样的东西放入口中,只轻轻一触,便柔柔地化开了,一股浓郁的鲜香在嘴里缠绵,久久不去。吴、刘二人由衷赞叹:“想不到民间竟有如此高人,让我等能享如此精致高雅的菜肴,离去后自当传扬!”事后得知,此人竟是他们二人欲造访之人,更是觉得有缘。
半月之后,吴刘二人准备离开。想到主人家的热情,又喜这满眼的翠色,自认为应该留点什么,于是一人题,一人刻,在史家背后硕大的石壁上留下“远山横翠”四字,意寓美好情谊和人间美味像远山之翠色永远具有勃勃的生机。
后来,由于山王镇的盐煤古道萧条,史家后人转作他行,素宴的制作方法就失传了。然而,“远山横翠”这四个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清晰如昨,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美好故事。
新闻推荐
(刘沁杳)威远县两河镇按照“三突出”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的帮扶措施,强化薄弱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薄弱基层党支部升级晋位。一是突出班子素质提升。全面落实党委委员联系村党支部以及站村联...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