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如海来人如潮 武鸣歌圩活动速写

广西日报 2019-04-09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邓盛龙

“今年三月三,糯米甜又香!”4月7日,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以下简称“武鸣歌圩”)在南宁市武鸣城区举行。听山歌对唱、赏民族竞技、尝非遗美食,壮乡武鸣欢歌如海人如潮。

上午10时,歌圩开幕。开幕式会场武鸣体育馆已是欢乐的海洋。开场歌舞《骆越瑶+感恩调》一亮相,香港武鸣同乡会理事廖桂京女士就情不自禁跟着节奏轻哼。“这是满满的乡愁、满满的童年味道!经典又熟悉,我很激动!”她说。

“经典是今年武鸣歌圩的一大亮点。”开幕式执行导演、武鸣文化馆副馆长陈广说,武鸣从1980年起开始主办歌圩活动,已成为武鸣最亮丽的文化名片。为重现经典,今年多个往届歌圩最具特色的节目再次亮相。武鸣高中音乐教师蒙海泊携带他的“成名作”《三月欢歌》再次登台。“我1999年首次参加歌圩活动,这首山歌写于2001年。歌圩,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骄傲地说。

青山绿水处处歌。这样“经典”的一幕,在武鸣城乡同时上演:在城区香山河畔,云集了来自全区各地山歌手,你唱罢来我登台;在城东大草坪,激烈的抢花炮比赛如期上演……

最让人惊艳的,是今年歌圩活动首次打造的“非遗一条街”。一条由稻草制作而成的、长33.98米的断尾龙两侧,这厢是火热进行的柠檬鸭比赛,那厢是制作香气四溢的壮族五色糯米饭。数百米长的街道,人头攒动,记者用1小时才从街头“挪”至街尾。武鸣壮族五色糯米饭传承基地负责人潘红华说:“断尾龙也叫特掘龙,属于壮族龙母文化,在去年列入了第七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目前,武鸣已公布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79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首次来到武鸣的泰国广西同乡会主席李铭如说:“久闻武鸣是壮族发祥地之一,名不虚传!听经典山歌,尝非遗美食,不虚此行!”

新闻推荐

跳竹竿舞、抛绣球、唱山歌、尝美食……游客在园博园体验壮族优秀传统文化 壮乡风韵让人沉醉非遗技艺精彩纷呈

民族文化汇演在园博园精彩上演本报记者潘浩摄园博园核心景区广西园、清泉阁一带的精彩活动吸引来大量游客观赏体验本报记...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