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享改革发展教育红利 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南宁日报 2017-10-11 06:26 大字

城市发展到哪里,新学校就建设到哪里,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市教育局供图)南宁市职校学生在全区技能大赛中大显身手。(市教育局供图)“扬帆计划”培训班开班。 (市教育局供图)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本报记者宋延康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持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当前,南宁市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5.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1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9、3.02和8.13个百分点。南宁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格局。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这正是南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殷切期盼的有力回应。依靠教育的力量,南宁将走得更加坚实有力、更加行稳致远。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家门口就能上新学校

8月30日,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举行了新校区落成典礼,至此,滨湖路小学实现了一校四址。美丽的校园就在家门口,家长和孩子们都很开心。

“新学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是市委、市政府以市民需求为工作导向,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今年是近年来南宁市建成中小学校最多的一年。”南宁市教育局局长潘永钟说,继2016年南宁市新建成14所中小学创历年新高后,今年秋季学期南宁市在此基础上又新建成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16所。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数据显示,2012至2016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549.84亿元,年均增长10.8%,其中地方财政教育总投入为401.8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平均达到15.04%。

学前教育方面,共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约7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91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8.73万个。公办、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的63%。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方面,2012至2017年,全市共新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校72所。年均安排资金约10亿元,专项用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增加学位约11.34万个。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新建学校的一个特点是分布比较广,各城区都有新建成的小学中学,这些学校提供了义务教育段的学位,使南宁市五象新区、邕宁、良庆等区域涌现出许多优质学校,“入园难”“入学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乡镇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与市中心区一样良好的教育。

深化教育管理改革 教育质量获得新提升

南宁市2017年高考取得丰硕的成果,首府教育的排头兵地位更加凸显,多项指标领跑广西:一是南宁市学子囊括文、理科卷面分、总分4项状元;二是包揽了广西理科的前10名,文科前10名占7人;三是南宁二中学子包揽广西理科所有科目的单科状元;四是南宁市本科上线再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人数今年大幅度提升,继续在全区领先。

好成绩从何而来? 潘永钟认为,这几年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公平教育的实施是原因之一。

近年来,南宁市在率先在全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不断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7年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招生计划定向生名额录取比例提高50%,扩大非择校初中生进入示范性高中的比例,遏制初中择校热。推动高中报名阶段实行网上报名,在全区率先研发使用中考招生报名手机客户端,方便考生和家长,赢来点赞声一片。

2016年,南宁市教育改革工作更加大刀阔斧,正式宣布:市区所有公办普通高中取消招收择校生,各普通高中所有招生名额全部公开在网上招录,所有市区公办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学费,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收费标准一样,做到公办高中零择校。今年南宁市依旧延续这一政策。教育部门表示,“取消择校生,用成绩说话”,对高中新生来说是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

与此同时,成立了南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实现全市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此外,从201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奖励教学质量较好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民办学校,有效激发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潜力。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走进邕城各中小学校,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映入眼帘。

南宁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丰富教育载体,通过主题队会、传统节日、课间活动等多种渠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巧妙连接,分学段科学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首府师生中落地生根,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学生文明素养明显提升。在今年开展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活动中,南宁三中、滨湖路小学榜上有名。南宁市中职学子还获得全区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比赛和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七连冠”。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南宁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2+1”活动,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并喜爱两项体育活动,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校在体育、艺术比赛中硕果累累。82所中小学校被认定和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航空航天模型、健身操、啦啦操等比赛屡获全国一等奖;机器人创意制作荣获亚洲、世界机器人大赛冠、亚军。南宁学生艺术团还成为南宁教育交流新“名片”。

近年来,南宁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更是风生水起。南宁市教育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交流内容日渐丰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南宁市有30多对中外友好学校,多元化、丰富多样的办学道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

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均衡发展呈现新气象

“上学去!”初秋清晨,在虎邱村, 一群跟随父母赴邕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去附近的来邕务工子弟学校——虎邱小学上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城镇化进程,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教育问题持续改善,跟随父母进城的“外来娃” 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福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南宁市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服务与发展机会。

“我老家在玉林,爸爸妈妈来南宁打工,我和弟弟也跟着到南宁上学。”在虎邱村租房住的浩子告诉记者,他目前就读于虎邱小学,“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很好,国庆节放假前学校还组织同学们一起做月饼和花灯。”

像浩子这样跟父母进城就读的孩子还有很多。5年来,南宁市共依法保障63.5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约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接收人数的三分之一,是全区接收随迁子女入学最多的城市。 2012至2016年共核拨义务教育生均免杂公用经费29.18亿元,全市平均每年有81.6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免除学杂费政策,平均每年有56.3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得到免费教科书。五县一区的孩子累计享受到近13.89 亿元的膳食补助,每年受益学生40万人。此外,南宁市也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5年免费教育。

这个秋季学期开学, 南宁市盲聋哑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广西南宁阳光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建成投入使用,235名盲聋哑学生告别简陋的旧校舍,搬进了投资2.7亿元、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的“新家”。“没想到我们能有这么漂亮的学校,我们很幸福。”一名聋哑孩子用手语告诉记者。为保障聋哑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教育权利,南宁市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现有两所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区第一个实现“县县有特殊教育学校”目标的地级市。

近年来,南宁市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推动民生福祉升级,增加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前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马山县5个县区已通过全国和自治区义教均衡县(区)认定,隆安县已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认定。江南区、邕宁区、良庆区、上林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核。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得到新能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南宁市先后采取一系列举措, 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创造机会和平台。

今年3月中旬,市教育局启动了“扬帆计划”,200名教师将在为期3年的干部培养计划中,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专题研讨、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成为南宁市教育系统的优秀教育管理干部梯队。与此同时,南宁市全面加强基础教育人才小高地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小高地建设,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全市重点培养教坛明星60名、学科带头人600名、教学骨干6000名。2017年,全市共评选出教坛明星11人、学科带头人298人、教学骨干1303人,推动了首府教师专业化发展。

强师德,扬师表。近年来,南宁市教育一线涌现出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徐华,以及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石兰松等,树立了首府教师的良好形象,南宁市将每年4月定为南宁市师德教育主题活动月。

因为待遇差、发展空间小,乡村教师难招难留,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短板。直面短板,南宁市科学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市财政共拨付专项资金360.36万元,提高首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惠及教师6006名;全面实施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城乡师资交流互动,提高乡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通过实行农村教师评优评奖倾斜政策,将绝大部分表彰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时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使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奔头。

新闻推荐

调控再升级 “十一”买房给你支招! 目前,全国已有10个城市连续出台新政加码调控

奥园·永和府首开,495套“9”字头精装房劲销逾5亿元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八天长假临近,南宁楼市将迎来“金九银十”的购房小高潮。这是南宁出台楼市新政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长假,购房者是观望还是出手...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