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山大桥主桥效果图沙井南站立交工程效果图凤岭北路凤

南宁日报 2015-09-18 09:19 大字

青山大桥主桥效果图沙井—南站立交工程效果图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工程效果图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工程效果图三塘镇规划定位南宁教育园区规划范围示意图南宁教育园区对外交通规划示意图南宁教育园区东片区共享模式图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共享模式图

本版图片由市规划管理局提供

编者按

近年来,市规划管理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不断夯实城市基础,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教育高地,为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中国与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深入采访报道,以飨读者。

优化城市交通设施规划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本报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黄 华 黄 鑫

市规划管理局紧紧围绕奋力提升南宁市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为主线,不断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中国与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那么,在南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上,有哪些项目和亮点?将给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我们来瞧一瞧吧。

亮点1:轨道交通

2008年5月,《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正式获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复的线网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2010年4月,南宁市开展了《线网规划》修编工作,并于2012年1月22日获市政府批复。批复的《线网规划》修编方案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252.1km,共设车站160座(包括换乘站23座)。其中一号线(石埠—南宁东站)全长31.6km,二号线(六晚—西津)37.5km,三号线(科园东—保税中心南)全长31.3km,四号线(南宁南站—邕宁)全长25.5km,五号线(那洪—三塘)全长32.0km,六号线(石埠南—六律)全长38.3km,七号线(邕津—六村)全长31.5km,八号线(那莲—那井)全长24.4km。

轨道交通1号线2011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6月28日东段(南湖站—南宁东站)开通试运营,2016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2013年12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3号线2015年6月底全面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

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指导在轨道建成之前围绕轨道整合道路、公交、非机动车及人行等交通系统,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为骨干公交的快速、大运量系统优势,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沿线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交通衔接规划设计》、《南宁市公交专用道规划研究》、《南宁市中运量公交试点线路选线研究》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性对轨道沿线土地利用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交通网络及设施进行整合规划与一体化设计,实现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建立以轨道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策略一: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建立集约化的用地模式,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措施1:宏观层面,确立全市50%以上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聚集的发展目标。结合香港70%人口80%岗位、新加坡90%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的发展经验,提出南宁市50%以上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聚集的发展目标。

措施2:中观层面,结合轨道站点优化调整轨道走廊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布局形态。结合轨道站点对轨道沿线用地功能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对沿线片区空间结构进行校核,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措施3:微观层面,提高轨道站点500米范围用地开发强度与功能混合比例,围绕轨道站点形成高密度、混合的紧凑型建设模式,明确不同功能站点的开发强度、用地混合比例等控制指标;对轨道1、2号线46个站点周边用地规划进行校核,提出调整建议,建议结合下阶段即将开展的控规修编进行落实。

策略二: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整合道路、公交、自行车及人行等交通系统,建立以轨道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措施1:宏观层面,围绕轨道交通整合全市干线路网及公交线网。打通轨道两侧平行的快速路或交通性干道,分流小汽车交通,形成对轨道走廊的保护。将与轨道重合10站以上的公交线路从轨道走廊调整到两侧平行通道,避免公交与轨道争抢客流。

措施2:中观层面,通过完善轨道沿线路网、划分道路功能并按照功能进行交通设计,形成各行其道的路网体系,指导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布局。尽可能打通轨道周边道路,完善沿线片区路网;同时,对轨道周边道路划分功能,识别小汽车优先通道、公交优先通道、自行车优先通道和人行优先通道,按照道路功能进行交通设计,形成各行其道的路网体系。以分功能的路网为基础,指导微观层面的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布局规划。

措施3:微观层面,结合中观层面的分功能路网,紧密围绕轨道站点进行交通设施布局,并开展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设施详细设计。结合站点周边分功能的路网,紧密围绕轨道站点对公交场站及停靠站、自停车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等交通设施进行布局;同时,对站点周边的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开展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设计。

亮点2:机场第二高速公路

●溯源:2009年,国家民航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总体规划》。

根据《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总体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为2040年。近期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5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4万吨、年飞机起降12.5万架次进行规划。远期按满足2040年旅客吞吐量4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6万吨、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进行规划控制。

随着南宁吴圩机场的扩建以及空港新城、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交通量不断攀升。五象新区缺乏与吴圩机场的快速通道。将玉洞大道向西延伸至规划新建的吴圩机场至南宁市区高速公路专线,形成五象新区与吴圩机场的快速通道,解决现状市区通往机场单一的交通系统非常必要。

为此,作为南宁市区与吴圩机场连接快速通道一部分的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应运而生。

●目标: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2015年2月2日顺利开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

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工程分为高速公路段与城市快速路段。其中,高速公路段起于吴圩机场北部,接机场大道北出入口,建设桥梁跨越现有机场高速延长线,路线向东南至吴圩镇明阳街南侧一带通过,建设明阳互通与国道G322线及吴圩镇光明大道连接,向东经平隆、平兴,至蕾桑水库东部一带转向北,经鹧鸪井水库、桐木村等地,终于张墨,终点接南宁市玉洞西快速路终点,并建设玉洞西互通与南宁外环高速公路连接,道路全长20.505公里。

项目起点至明阳互通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5米。项目明阳互通至主线收费站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5米。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主线收费站至终点K20+505.506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八车道市政道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9米,以利于与玉洞大道的连接。本段道路共设置吴圩机场、明阳、玉洞西3处互通式立交,其中吴圩机场互通式立交连接南宁吴圩机场进场大道。明阳互通式立交连接吴圩镇光明大道,以服务空港新城及周边地区。玉洞西互通式立交连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与其现有的玉洞西互通复合建设。

城市快速路段所处地理位置为南宁市区西南部,位于五象新区玉洞片区,是玉洞大道的向西延长线,也是南宁市区通往吴圩机场的第二条快速通道的一部分。路线走向基本为东西向,东接玉洞大道与银海大道处银灯立交,西至环城高速互通立交,道路全长1.521公里。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亮点3:跨江桥梁

●项目:良庆大桥

●特点:位于青秀山风景区东南角,横跨邕江、联系五象新区与凤岭新区,为连通五象核心区与凤岭核心区的一座横跨邕江的特大桥,距市中心约8.5公里。

经过多线路方案论证分析,最终良庆大桥线路推荐采用规划丰庆路线位。良庆大桥的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起点位于规划丰庆路与23号路交叉口,终点与拓宽后的青环路接顺,途经良庆湖、五象大道、博艺路、良堤路、邕江和青环路,路线总长约3.12公里。包括跨越邕江的良庆大桥主桥、两岸引桥及五象大道立交、青环路立交。其中,越江桥梁总长约1.25公里,采用单跨420米的地锚式叠合梁悬索桥,标准桥宽38米,近桥塔处桥面宽度加宽至46米,主桥两侧引桥采用预应力砼连续梁。主塔采用砼门式塔,主梁采用钢砼叠合梁。

良庆大桥南引桥沿丰庆路规划线位上跨五象大道后于弘良路北侧与地面道路接顺,五象大道主线以地道形式下穿该节点,两条道路的地面辅道平交处理。在五象大道北侧布置1对平行匝道(P1、P2),实现周边地块及五象大道辅道与主桥的机动车交通联系;在东南角布置1条环形匝道(WN),由五象大道主线地道内接出,直接接入南引桥主线,实现该主要转向交通的不间断通行,减轻地面平交口压力,形成三层“菱形全互通+西北环形匝道”立交。

此外,青环路立交工程包括良庆大桥的北岸连接线及其与青山大桥(青环路)的互通立交。良庆大桥北连接线基本沿规划线位,南起于主桥,途经青山大桥西引桥(青环路),终点与青环路接顺,路线总长约1705.66米。根据路网布局形态,推荐两层“环形+迂回定向匝道”互通立交。良庆大桥北连接线沿规划线位穿越丘陵后上跨青山大桥西岸连接线,与南北向青环路接顺;青山大桥自东向西接入青环路后落地,与东西向青环路接顺,位于地面层。通过设置6条机动车匝道(A、B、C、D、E、F匝道),实现青环路分别与两处越江大桥之间,以及东西向青环路与南北向青环路之间的各向交通联接功能,分别位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

在地面层,紧邻机动车匝道外侧设置4条地面辅道(F1、F2、F3、F4辅道)沟通周边地块的交通出行,同时服务节点的慢行交通,并利用主线纵断面线形起伏的特点,在净空足够处设置5座下穿主线或匝道的通道桥,串联形成“井”字形地面辅道系统,实现立交区域内地块的出行交通及本节点慢行交通的各向转向及越江功能。在青山大桥北侧布设1条非机动车环形匝道(F5),供青山大桥越江非机动车下桥使用,解决主桥与地面系统高差较大的问题,合理控制非机动车道纵坡。

良庆大桥的建成,将在五象新区、凤岭新区、南宁东站地区之间形成一条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干道,为五象新区及凤岭新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柱,确保南宁城市建设“东扩、南进”的进程。

●项目:青山大桥

●特点:位于青秀山东南角,为连通龙岗片区与凤岭核心区的一座横跨邕江的特大桥,距市中心约8公里。

青山大桥工程西起现状青环路,与青环立交衔接,设计起点位于东南亚美食城附近,道路向东跨越邕江,上跨堤园路后桥梁在滨堤路前落地、并与滨堤路平交,继续向东下穿环城高速公路及南钦铁路,设计终点位于龙岗片区6号路与1号路相交路口。工程范围路线总长约1.8公里。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设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及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采用斜拉桥型,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塔高137米,其中桥面以上塔高约114米,桥面以下塔高约23米,主塔塔顶宽26米,塔底宽45.9米,横向外轮廓最宽处宽52.8米,总体上呈椭圆形构造,塔冠及塔底通过凹凸的线条体现立体层次、实现景观造型。

青山大桥的建成,将在龙岗片区与凤岭核心区之间造就一条便捷的交通要道,为促进龙岗片区、五象新区及凤岭核心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亮点4:城市立交

一、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

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工程位于青秀区的凤岭分区,规划的南宁铁路东站枢纽的西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与交通性主干路之间交通转换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是南宁铁路东站未来重要的市政配套项目,对于改善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路网,提升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立交型式为单苜蓿叶半定向三层半全互通立交,其中,凤凰岭路地面道路与高速环路辅道在第一层平交,高速环路主线以跨线桥的形式位于第二层,凤凰岭路高架位于第三层。凤凰岭路高架与高速环路辅道通过匝道实现全互通。

二、沙井—南站立交

沙井—南站立交工程位于沙井大道和南站大道交叉口,为城市快速环道西南角的重要交通节点,对于快速环道的快速化改造,提升铁路南站综合货运物流中心及华南城和富士康产业园区片区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为枢纽级全互通立交,型式采用单苜蓿叶与半定向型匝道组合的三层半立体交叉,南站大道—南站南侧路主线置于最上层,沙井大道主线位于第二层,所有右转匝道均为定向匝道,左转匝道除由西向北设环形匝道外其余均为右进右出式半定向匝道。

三、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

南宁市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工程位于南宁市凤岭片区,新建的火车东站西侧,凤岭北路与凤凰岭路交叉处,为城市主干道与快速路之间交通转换的枢纽型互通立交,对于快速疏解火车东站交通,形成南宁市火车东站的交通保护壳,减少周边区域的过境交通对火车站地区的交通影响有重要意义。立交型式为三层变形苜蓿叶式立交,第一层为非机动车专用道及人行道;第二层为凤凰岭路,第三层为凤岭北路。

制定细致翔实规划 打造生态智慧片区

本报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叶荔明

三塘片区是南宁市未来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区域。对三塘片区进行成片综合开发,把产业发展、生产生活、科研条件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三塘片区建设成为具有现代生态田园风格的都市区,以及产业升级、环境宜居、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创新示范区,助力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初,为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的批示精神,推进三塘片区综合开发,南宁市及时组织和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设计团队,开展《南宁市三塘-五塘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概规》)、《南宁市三塘镇总体规划(2014—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以及《南宁市三塘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工作。那么,三塘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多方协作,定位现代生态田园智慧城

2014年7月28日,自治区住建厅召开《总规》审批的厅际联席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总规》方案;2014年12月,《总规》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南宁市亦于2015年2月批复《概规》。

《控规》于2014年10月31日召开中期规划成果专家评审会。会后,《控规》成果不断完善,持续将“海绵城市”“三规合一”等新理念及《南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南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研究及技术导则》等相关内容融入规划体系。今年7月1日,南宁市召开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2015年第六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控规》。会后,设计单位根据专家、部门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提交成果上报市人民政府。

那么,新三塘片区将辐射多少人口呢?根据规划,三塘片区的范围为总体规划中三塘镇镇区范围(不含九曲湾园区),总用地面积为47.4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为34.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为34万人。据了解,新三塘片区将被定位为现代生态田园智慧城,规划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宜商、宜工、宜居、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生态田园都市。同时,片区将利用旅游与其他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集游览、娱乐、观光和游憩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基地,并激发地区发展能级,使其成为汇聚资本、人才、资源于一体的智慧型高端产业基地。

此外,新三塘片区建成后,将成为具备管理运营高效、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都市型服务基地,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产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善、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高地。

五大策略,有的放矢实现目标构想

新三塘片区的规划,非常重视基地现状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等特点,结合三塘—五塘片区“国际化田园生态智慧城”的打造,根据三塘镇区的规划性质以及建设“现代生态田园都市功能区”的三塘镇定位,确定主要从生态、空间、交通、人文、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对重要系统进行研究,有的放矢地实现新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规划的整体构想,将按照生态策略、空间策略、交通策略、人文策略以及管理策略等5个方面进行构思。其中,生态策略要求,整个片区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打造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同时,建设“田园之城”,构建低碳的“山水”城市。空间策略将整合用地功能,组团式发展,并加强产城融合,以建立基础设施紧凑、功能复合的“智慧型”社区。此外,建立与滨水开发空间网络紧密联系的城市公共空间。交通策略则要求,新三塘片区要构建多模式复合型的绿色交通网络,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建立“智慧型”城市交通体系,同时注重在慢行交通的连续性和亲水性上。在人文策略中,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引导原居民生活平稳良性发展,以及挖掘和传承文化元素,体现城市特有的个性与风貌则受到重视。在管理上,为构建有效反馈机制,片区中的地块控制将采用多要素复合体系管理,同时要求城市特别公共委员会和公众参与到整个体系的管理当中。

可以说,整个新三塘片区规划布局结构十分合理。首先,由于三塘镇规划充分利用区域良好的山水图底肌理关系,合理地布局各类功能分区和用地,通过河网、路网的相互交织,将生态渗透入镇区内,使其在保证城镇结构整体性、合理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将城镇中的地方特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构成有机的、生态的布局结构。其次,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七区”的空间形态。“一心”,指依托南宁火车东站的交通枢纽优势,积极融入火车东站经济圈,区域联动形成的南宁市东北部商业中心;“两轴”,分别是沿火车东站往北延伸的商业轴和昆仑大道形成的“十”字形城镇发展轴;“七区”,则围绕城镇发展轴形成各具职能特色的分区,西片区结合原自治区2万亩国有土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区域内原有的科研单位零散用地进行整合、转换,依托十里花卉长廊发展,形成以田园生态为主导的集居住、高端服务、娱乐康体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规划区中部依托火车东站往北延伸的商业轴带,形成以商务、金融、贸易、交流为主的商旅休闲区;南部主要布局新兴产业园,以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四塘片区重点发展生态居住和教育技术培训基地。

先进体系,保障舒适生活新环境

为使新三塘片区拥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规划还对片区的控制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划。诸如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体系、绿地景观系、市政公用设施、海绵城市规划等,均被列入规划日程中。

在新三塘片区规划中,多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便是其中第一项。多级,即片区级和社区级,使其形成层次分明的服务网络体系。片区级,即为三塘镇区域服务的综合型设施,包括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社会福利机构等;社区级则内设置社区管理机构、综合百货食品店、社区卫生诊所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服设施。同时,片区内的道路交通将注重区域路网的统筹协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注重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与城市道路的接驳,形成“两横三纵”的区域路网络结构。在绿地建设上,片区将依托规划区内三塘河、四塘河、松柏水库及延安水库等天然水系的独特优势,充分结合现状地形、水系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系统布局,将不同的绿地空间联成整体,创建完善的绿地系统。

为提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原则,规划遵循区域统筹规划与协调,避免低效、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其次,推进综合管廊规划与建设,逐步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系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结合海绵城市设想与三塘镇实际情况,规划以系统提升和改善三塘镇生态人居品质为目标,加强城市雨水径流源头控制和城市降雨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控制指标,并提出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建议,并通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指导性指标的设施优化组合,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结合三塘片区整体开发建设条件,规划还综合考虑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建筑容量、建筑类型、城市景观以及交通影响评价等因素,将开发控制强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强度开发区、中强度开发区、高强度开发区,对开发强度从区域上进行总体控制。在城市风貌规划中,规划总体上考虑与片区内各水体以及外围自然山体等自然景观,与中心城区、火车东站片区等周边区域人文景观相呼应和协调,重点设计商业中心、城镇发展主轴、滨水等重点地段的公共空间,强化昆仑大道及规划4路的沿街景观以及沿河的滨水景观界面,结合“显山露水,田园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使城市融于自然之中,形成特点鲜明、空间序列突出、与外部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的“山水城市”意象。

十几所高校意向入驻 武鸣将建南宁教育园区

本报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张月金

记者9月15日从市规划管理局获悉,南宁市组织编制了南宁教育园区相关规划,包括《南宁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南宁教育园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发展定位、发展模式、规模需求、区域统筹、用地布局、公共配套、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分期建设等方面对南宁教育园区进行统筹规划。

根据相关规划,南宁教育园区位于武鸣县城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盟经开区)之间,总面积约31.26平方公里。以规划南宁—贵阳铁路为界,分为东、西两片区,其中,东片区12.18平方公里,西片区19.08平方公里。

教育园区总人口规模预测为33万至37万人,其中学生16万至20万人,可容纳25至30所高校入驻。

布局

东、西两片分步整体开发

纵观南宁教育园区系列规划工作的脉络,不难发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了《首府南宁新增高校用地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4年11月6日确定了教育园区的最终选址方案;第二阶段,则根据《首府南宁新增高校用地布局规划(2014-2030)专题会议纪要(南办纪〔2014〕30号)》的要求,进一步开展了《南宁教育园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的编制工作,并于 2014年12月1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上报至自治区政府。第三阶段,也就是在今年4月3日,自治区主席陈武于武鸣主持召开教育园区现场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在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组织编制、和《南宁教育园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目前,《控规》已分别经南宁市及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审查通过。

根据规划目标,南宁教育园区将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服务大区域,整合资源、外引内潜、优化提升,构筑具有中国—东盟区域性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示范区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打造人力资源强区,教育、科研强市,并将打造成为广西一流的大学园区,面向中国—东盟,南宁市北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文化交流中心。

也就是说,南宁教育园区按“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专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两种模式发展,即:以综合型大学为主,立足北部湾、服务大区域,与武鸣县城、东盟经开区、科技研发联动发展,注重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和高级人才培养;依托南宁市及东盟经开区特色产业类型,以相关专业技术教育及科技研究作为特色,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结合,重点发展专类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及其继续教育。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形成“依托武鸣城区及东盟经开区,东、西两片分布,连带整体开发”的空间布局形态,并规划按“城市级—校际级”两级体系相对集中配套园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共设置3处,其中东片区结合高铁核心区及东部公共核心区集中布置2处,西片区结合东盟经开区产业服务中心集中布置1处,主要包括城市商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校际级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各大学组团布置,校区间共享,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公共科研机构、运动场等设施。

出行

南宁至武鸣将形成多层次交通体系

从规划上看,综合交通网络涵盖了对外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以及公共交通系统,让出行变得便捷而高效。

在对外交通系统方面——

●铁路:预留贵阳至南宁铁路客运专线线位,并在规划区外预留高铁场站,结合轻轨站、汽车客运站和公交首末站,建设区域综合性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远景考虑建设武鸣—南宁城际轻轨(地铁2号线延长线),规划预留城际轻轨线位和若干处轻轨站点。

●公路:兰海高速出入口条件成熟时北移;新建由东盟经开区至相思湖一级连线,并接入南宁高速环道;改造提升S214宁武至金陵段为一级公路。

在道路交通系统方面,建立方便通勤的城市路网, 由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路构成疏通性道路网络,成为主要的交通道路骨架,用以满足城市交通的疏通性要求;其他道路(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构成服务性道路网络,用以满足城市交通的直接服务性要求。

市民如何自由地在学校和市区之间穿梭?在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配备也将逐步完备。根据规划,规划开通南宁至武鸣公交快线,重点建设开通从安吉客运站沿南武城市大道、火车东站沿高速公路至教育园区的公交快线(大站快车方式),并延伸至东盟经开区内部,承担东盟经开区、武鸣城区及教育园区与南宁市中心城区的主要公交客流服务功能。

此外,还将设置跨区穿梭线,连接教育园区、东盟经开区和武鸣县之间。

教育

十几所高校或将入驻园区

交通路网、设施配套齐全了,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南宁教育园区的教育资源又如何?

据悉,经自治区教育厅前期调研和征求各高校意见,目前意向入驻园区建设新校区的高校有13所,其中本专科学校8所,中职学校5所,学生数合计约为11万人,包括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安监学校、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根据实训基地配套的规划,南宁教育园区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育,而是将打造集培训、鉴定、生产、科研、交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规划按照“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实训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四种形式来统筹布局。

其中,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学校自身资源及专业特性,由园区各高校(可多所院校联合)自己建立,为本校及相关专业学校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校际间共享;企业实训基地则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东盟经开区的行业企业资源优势,由东盟经开区内的企业主办,为园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技能的场所;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将结合科教研发用地布置两处相对集中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面向区域内所有的院校和企业开放。

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则将结合广西和南宁市所发展的重点产业,兼顾东盟经开区内企业和南宁教育园区的需求,主要围绕广西、南宁的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开展实训项目建设。规划在里建大道以北、永和南路以东区域重点建设一处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总面积约20公顷。该基地面向区域内所有的院校、企业、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团体和劳动者开放。

按照区域统筹、设施共享原则建设,园区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工程统一纳入武鸣县中心城区(含东盟经开区)统筹考虑。

环境

教育园区“变身”——将积极“营建”海绵校区

都说南宁市正助力打造成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南宁教育园区也将华丽变身成“海绵校区”——以系统提升和改善教育园区生态品质为目标,加强雨水径流源头控制和城市降雨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控制指标,并提出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建议。

在教育园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在总体控制目标的指导下,分区、分类层层落实到控制单元和基本地块中,通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指导性指标的设施优化组合,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与此同时,规划理念将秉承产城融合战略、生态优先战略、以人为本战略、资源共享战略。秉着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研究广州、上海、南京、天津、重庆、昆明等地大学城(教育园区)相关案例,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对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等进行控制,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届时,漫步在园区内,在享受满眼郁郁葱葱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市民既可看到一幢幢英伦风情的建筑群,也可看到富有壮、瑶以及东南亚等民族和地域文化色彩的建筑,让人赏心悦目。教育园区是以高校建筑为主导的控制区,建筑风格着重展现英伦风格、民族风格、现代风格、传统风格,突出教育园区的文化特性。

新闻推荐

南宁市早动员早部署 扎实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

良庆区良庆镇召开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布置会。编者按:南宁市统一部署集中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以来,各县区、开发区立即行动,纷...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