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企联手 共建平川 ——我区糖料蔗“双高”基地土地整治之探(上)
本报记者 袁 琳 本报通讯员 周海涛 贺亮军
【编者按】为推动糖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区从去年起启动糖料蔗高产高糖基地(下称“双高”基地)建设。今年在去年建设50万亩的基础上,再建80万亩,计划到2020年,建成5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超8吨、蔗糖分超14%的“双高”基地。
截至目前,全区“双高”基地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整治、流转难等突出问题。原因在于土地租金高、群众工作难做、丘陵地貌太多、技术要求难统一等。
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农民边做边摸索,在糖料蔗种植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制糖企业+种植企业,再带动农户增收;农民“并户联营”,组建合作社……这些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其实,只要各地真正重视,真抓实干,真正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双高”基地建设就一定能顺利推进。
制糖企业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种植企业再从制糖企业手中承租经营;农民稳收租金的基础上,又与种植企业签订用工合同,赚取劳务收入。而政府立于三者之间,以政策为桥梁,协调贯通三者利益。我区将这样的“双高”基地建设模式总结为“企业+企业、企业+农民”的“双加、双带”模式。
1
制糖企业:土地在手 筑巢引凤
5月,春植蔗的种植接近尾声。15日,武鸣县正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30多台甘蔗种植机全部出动,在南宁糖业股份公司(下称“南糖”)的“双高”基地里,来回奔走着。为了抢农时,南糖的“双高”基地,每天都可看到上百台甘蔗种植机在忙碌。
去年,南糖位于武鸣的香山、东江两家糖厂,有21个点列入武鸣县“双高”基地,面积共1.5万多亩。今年,南宁市下达给武鸣县“双高”基地项目面积2.5万亩,香山、东江两厂均承担了下来,而且还计划进一步争取将余下的2.5万亩流转土地,也列入“双高”基地项目。
甘蔗地是糖厂的“第一车间”,这几年,由于食糖价格一路下滑,劳动力价格一路上扬,部分蔗农特别是种蔗大户不得不放弃种植甘蔗,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很多糖厂“吃不饱”。2014/2015榨季,南糖蔗区原料同比减少20%以上。
自2012年起,南糖下属厂就陆续开展试行土地整治,建设自有的原料蔗生产基地,走糖蔗一体化道路,确保原料自给自足。“自治区部署建设‘双高\’基地后,让我们感觉公司发展原料蔗道路更是一片光明。”南糖负责人认为,建成“双高”基地才可能长期保障原料蔗的种植。因此,南糖积极配合南宁市做好“双高”基地建设任务,主动承担土地流转工作,“筑巢引凤”,将有实力的专业甘蔗种植公司吸引到自己的蔗区。
土地流转是建设“双高”基地是第一道难关,但交由制糖企业,难度却是大大降低。
“我家发包给糖厂9亩多地。”武鸣县府城镇福良村村支书莫瑞国说,去年年底,糖厂和镇政府的工作组到福良村动员村民将土地流转给糖厂建“双高”基地。“刚开始群众不愿,因为糖厂给的价钱每亩一年仅900元,而香蕉老板给的价钱是1000-1200元;而且糖厂一包就15年,群众担心以后一旦地租升值就亏了。”
后来工作组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南糖是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实力雄厚,不存在欠租问题。如果土地租给其他公司,可能会存在因经营亏损,中途放弃租地或转让的情况。糖厂租赁土地都要进行土地整合,连片开发,配套水利设施。经整合后的土地,因配套齐全,“水、路、电”三通,土地的升值空间很大。而且除了获得地租,劳动力也被解放出来,大家可以出去打工,也可以优先在基地干活。
“糖厂还同意按物价上涨幅度适当调整给我们的土地承包金,这样村民就同意了。”莫瑞国告诉记者,目前福良村的土地流转签约已基本完成。
2
种植企业:农机齐聚 高标建设
南糖流转了农民的土地后,一部分自己经营,一部分转租给了广西凯利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凯利”)经营。
凯利是一家专业甘蔗种植公司,除了在武鸣与南糖合作建设1.1万亩“双高”基地外,在扶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也经营了6300亩“双高”基地。
在该公司位于扶绥县渠黎镇笃邦村的“双高”基地上,记者看到,已长出半米高的新植蔗苗,如同参加阅兵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平整的蔗地里,行与行之间拉出一条笔直的线。该基地采用的是大小行种植方法,双行种植为一组,每组间距1.8米,这为全程机械化种、管、收,大型机械直线进出操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土地流转的事我们不管,我们只管跟糖厂或地方政府签土地租用合同。”凯利的负责人黄锡川说,“双高”基地建设,各经营主体要各司其责,土地流转这样的难题,交由熟悉当地土地信息的糖厂和政府操作,更事半功倍。而凯利则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全程机械化、专业化种植甘蔗。
笃邦村这片“双高”基地,属于丘陵地势,原来由千家万户经营,地块小、高差大,地力水平不均一,甚至有些坡度还很高。还有一些地,表面上没有什么石头,但深耕60-70厘米后就翻出了石头。“可别小看这些小石头,将来会极大的影响收割机的操作,这是必须清理的。”黄锡川告诉记者,前期土地平整时,仅是捡石头这项工作,每天都要花费近千元。
5月16日,笃邦村“双高”基地的部分地块正在实施种植作业。在拉着种植机的拖拉机上,记者看到,一台GPS设置好了种植路线,来自该村的拖拉机操作员,只管机器调头,而无需做其他的操作,拖拉机身后走出的是笔直的种植线。据了解,这台GPS自动录入种植机的作业轨迹,日后的机管、中耕培土、机收都能够依照此轨迹做到精准作业。而由于GPS辅助,操作简单,拖拉机操作员都可从当地招聘,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后,便可上岗。
一个高效的全程机械化甘蔗种植基地,除了大型机械作业外,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也是必不可少。滴灌系统的运用能低成本地大幅提高甘蔗产量。“管头管尾和中间起伏的高度不要超过3%,使用带有压力补偿的滴灌带。只要预留足够的作业宽度,机收时在完成一个平台的作业后,再进入另一个平台,作业效率还是相对有保障的,同时也利于滴灌管网的均匀出水。”凯利的技术人员介绍。据了解,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分类整理方式,把原来小块零散、高低参差不齐、坡度大的地块整成大平面的缓坡,可以顺着坡面地势解决排水的问题,减免修筑硬化排水渠,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
3
各级政府:政策支持 高位推动
“双高”基地建设工作中,土地整治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凯利公司核算,目前,一亩完成种植的“双高”基地,投入在5000元左右。根据自治区相关规定,“双高”基地单片面积必须在200亩以上,这无论对于种植大户还是专业种植公司,前期投入都将是一笔巨额投资。
为了缓解种植经营主体的资金压力,高位推动“双高”基地建设,自治区及时调整政策,将土地整治资金打包使用,“双高”基地土地平整、修水泥路、排水沟等,可根据各自生产实际设计,只需确保农机便利进出田间、田间排水顺畅,土地不受淹没。同时,土地整治项目启动后即可拨付10%的奖补资金,之后可根据项目进度最高拨付到50%。
各地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及时地调整资金拨付办法,并协调糖厂预付前期建设资金。武鸣县规定,进场施工即拨付30%奖补资金,完成县级初验后拨付至50%;南糖在政府的协调下,为承租旗下土地种植甘蔗的经营主体预付过半收购资金,用于基地前期建设投入;扶绥县也协调糖厂为凯利建设6300亩“双高”基地预付了1200万元资金。
据了解,自治区重点通过整合部门现有资金渠道筹措“双高”基地建设资金,主要对土地整理、水利化建设、生产机械化和良种推广四方面进行补助。其中2014年筹措资金16.56亿元,2015年筹措23.32亿元。在自治区奖补资金基础上,已有32个县出台了97项对“双高”基地项目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我区还争取到财政部、农业部对甘蔗种苗1.9亿元的补贴资金;争取到保监会将广西糖料蔗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
据自治区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像凯利这样高标准建设“双高”基地,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可谓一本万利,后期投入大大减少,第三年便可实现赢利。
新闻推荐
吴希玉以人为本,服务为民。从一条路、一盏灯、一个井盖、一面广告牌等“小事物”,到体操世锦赛、中国-东盟博览会、半程马拉松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大活动”,南宁城管以“长效化、法治化、精细...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