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机器来砍蔗 农民真逍遥

广西日报 2012-02-12 19:56 大字

本报记者 曾永联 本报通讯员 张华勇 韦丽娇

“春节来砍蔗,机器解烦恼;农民不下田,生活真逍遥。”2月1日,冷雨纷飞,寒风刺骨,记者来到武鸣县府城镇陆杨村,迎面而来是一阵快乐的山歌。不少村民一边撑着雨伞,一边看着甘蔗收割机在地里忙碌,好不高兴。机声轰鸣、蔗叶纷飞,记者看到,甘蔗收割机所到之处,蔗叶繁茂的蔗林瞬间就变成一大袋一大袋的甘蔗。

正在唱歌的潘民生告诉记者,甘蔗种植是陆杨村的支柱产业,全村90%以上农户都种植甘蔗。但在以前,种甘蔗可是一件辛苦活,尤其是砍甘蔗时,从砍蔗、剥叶、装车都是人工完成。他一家人和请来的工人们累得腰酸腿痛,一天也才砍得一车甘蔗。减去成本,减去请工费用,一亩甘蔗算下来只有几百元的收入。但现在,潘民生和村民们却悠闲地撑着伞,站在路边看热闹,“砍甘蔗再也不辛苦了。这个大家伙半个小时就能砍下一车甘蔗!”

不仅是砍甘蔗不再辛苦,现在甘蔗种植机、收割机、装车机等机械的使用,能实现甘蔗从种植到砍运整个流程机械化操作,大大减轻了蔗农的劳动强度。种蔗不辛苦,收入却比以前增加不少,“现在一亩能赚1000多块钱哩!”潘民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见到记者到来,陆杨村支书杨锡元领着我们在村里走了一圈。记者看到,村子里矗立一栋栋整齐的楼房,村路都铺上了水泥,篮球场、戏台等活动设施应有尽有。杨锡元介绍说,村民积极种植甘蔗,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每户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90%以上住上了“甘蔗楼”。

走到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楼前,“楼主”李柏英热情地迎接了出来。“种甘蔗有很多优惠政策,没钱买蔗种有糖厂为我们预付,每年糖厂都会派人来为我们免费机耕,还可以得到种子、农膜补贴等,大家的积极性能不高吗?”李柏英告诉记者,光是种甘蔗,他家一年纯收入就超4万元。这不,这栋“甘蔗楼”就这样建起来了。

近年来,随着对甘蔗生产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升,更加激发群众种植甘蔗的积极性。2011/2012年榨季,该村甘蔗种植面积400公顷,进厂原料蔗1.8万吨,户均纯收入超3万元。

新闻推荐

新品种托起新希望

邓立国文/图在广西,大家常说:一根甘蔗改变一个世界。事实的确如此!上个世纪的1980年,广西育种专家成功选育出了在中国糖业发展史上最引以为自豪的甘蔗优良品种——桂糖11号。1982年,该品...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