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优质服务重诚信 和谐计生暖人心

广西日报 2011-02-28 22:05 大字

热烈祝贺武鸣县荣获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

最近,武鸣县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评为“2010年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这是继连续七年荣获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等奖、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后,武鸣获得的两项新的荣誉。 

创新人口发展机制

推进计生工作开展

计生、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如水载舟。

近年来,武鸣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处在南宁市先进行列,符合政策生育率均高于自治区、南宁市平均水平,全县新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积极性高涨。2003-2009年,连续7年荣获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一等奖;2006-2007年,荣获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鼓励奖;2008-2009年,荣获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2010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及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

良好的人口环境结出了丰硕的经济发展成果: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9.07亿元,增长17.1%,总量和增幅均排南宁市六县第一;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增幅均排南宁市六县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8元,总量和增加额均排南宁市六县第一。连续八届进入西部县域经济实力百强县,2008年度和2009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

武鸣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把它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实责。这些年来,该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为民办实事项目:2005年,把为农村新婚夫妇开展地中海贫血免费筛查纳入县政府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2006年,把85个村计生服务室列入新农村建设项目;2009年,把县镇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10年,制定实施人口计生工作“323”工程。

计生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优秀计生队伍。该县近年来先后增加镇计生办行政编制39人,镇计生所增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35人、事业编制21人,全县218个村(居)委均配齐了村计生专干;同时,采取脱产、半脱产、跟班学习、在岗自学等形式,加强计生服务技术人员技能培训;还大力推行人口计生文化理念管理,深入实施计划生育层级动态管理等,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热情。

建立保障机制,加大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经费投入。近年来,该县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人口计生经费保障新机制,将人口计生经费全面纳入县财政预算,从2008年的1371万元,到2010年的2300多万元,经费投入逐年提高;解决了地中海贫血筛查经费、独生子女保健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配套资金等10多种费用,确保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落后观念、陈旧机制……对这些阻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一块块坚硬的绊脚石,武鸣县敢于创新,推出多个有效机制,将其逐一排除。

地贫是武鸣县发病率较高的地方遗传性疾病,自2002年起,该县计生服务站就开展了地中海贫血筛查工作。2007年起,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地中海贫血筛查点。截至2010年9月底,全县共为7170对已婚未育夫妇进行地贫筛查,实现了100%跟踪随访。

政策外生育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靠奖励机制。2007年起,武鸣县率先开展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和无政策外生育村(居)“两无一提高”活动:对年度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奖励3万元;对年度无政策外生育村,按人口规模分别给予4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2008年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妇日益增多。截至2010年8月,全县累计2.73万户领证,实现无政策外生育村(居)140个。其中,2009年无政策外生育村数量113个,名列南宁市第一。

为解除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该县出台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此后,计划生育家庭不仅可以享受国家、自治区、市各种奖励扶助优惠政策,还可以获得由县政府代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费。

此外,率先推行层级动态管理,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到村一级,对不完成任务的村干,给予免职或停薪。对独生子女,率先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提高退休金、低保金,100%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享受高考降分录取待遇等。率先全面实施诚信计生,全县逐渐形成“政府诚信、村民互信、群众守信”的计生工作格局。

为使婚育新风飞进千家万户,该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自编自演农村土戏和山歌,县歌舞剧团编排婚育新风节目,共演出100多场次,将婚育新风有奖问答穿插进文体活动,并发放《婚育新风手册》给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树新风演讲比赛,为民义诊,参加群众达12万人次。

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孕情,该县加大关爱力度。专门聘请生殖保健资深专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向育龄群众传播健康新理念;组织县镇计生服务站(所)、县妇幼保健院深入村屯,为育龄妇女免费开展妇科病普查;对新婚夫妇孕情做到早发现、早动员,使全县孕情报出率不断提高,县、镇、村、组四级孕前孕情跟踪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

近年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武鸣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少生快富、男女平等的观念在城乡蔚然成风,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机制施行惠泽广大育龄群众,全县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强化软硬环境建设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人口计生工作做得好,软、硬环境缺一不可。武鸣县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突出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先。在软环境上,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以程序管事,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提升机关形象;在硬件环境上,则大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使之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硬件设施齐全。

上世纪70至90年代,甘圩镇很多地方流行建“青年房”,就是父母让男青年有个与女青年同居的地方,待女方怀孕后再结婚,俗称试婚。但是很多男女青年结婚时并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造成早婚早育的现象非常严重。早婚早育也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

从2003年开始,该县便积极组织县人口计生局、司法局、文明办、妇联、文广体局、民政局等部门,到群众基础较薄弱的灵马、甘圩等镇的中小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并将《婚姻法》、《计生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授课内容。同时还开展计生科普知识巡回展览,不断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树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在对后进乡镇的有效引导下,2008-2010年,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均高于区市下达计划指标。开展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和无政策外生育村(社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县有1个镇实现无政策外多孩生育,实现零的突破;有71个村(居)实现无政策外生育,无政策外生育村数量名列南宁市第一。2009年间,全县保持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2个,保持无政策外生育村113个。2010年保持无政策外生育村117个。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口计生的硬件服务水平,从2005年起,武鸣县就开始实施多项为民办实事工程。2008年,全县完成了3个镇计生服务所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和85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2009年完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新建工程和10个镇计生服务所新建或改扩建工程。

全县计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完善。新组建了县、镇两级计生专网络,建立了人口信息统计网络监测系统,信息数据录入率达到100%,主要信息数据完整率、一致率、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WIS系统全员人口和已婚育龄妇女信息覆盖率达85%,在南宁市WIS系统中全面实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和动态管理。

经过努力,全县共建成计生服务机构14个、村级计生服务室218个,初步形成以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镇计生服务所为纽带、村计生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其中,1个县级计生服务站的面积达1950平方米,配备有14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添置了B超、电子阴道镜等先进的诊疗及监护设备。13个镇级计生服务所平均每个所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并根据镇人口规模配置了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执业医师(助理)。

该县还不断加强各镇计生服务所技术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优质服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考评制等制度,严格规范技术服务的操作程序和质量考核标准,确保高标准开展优质服务。

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关键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先。武鸣县着力打造一支能适应新时期计生优质服务需求、技术精良的服务队伍。

围绕群众的需求,该县全面提高计生干部的服务水平。每年举办的基层技术培训班,培训全县13个镇的计生所技术人员500多人次;分期分批选送14名技术人员到市、县医疗卫生部门进修学习;县计生服务站培训镇级技术人员,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坐诊讲学,传授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

2010年,全县人口计生系统还全面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并提出施行计生文化理念管理。让“一切为了育龄群众,为了一切育龄群众”的服务宗旨深入人心,使得“做育龄群众的贴心人”成为每位计生干部的工作准则和追求的理念。现在,计生干部的工作态度大为转变,对待岗位更有感情了,对待育龄群众更有热情了,对待工作更有激情了,优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计生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满意率近年来均达95%以上,初步实现了“打造一支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优秀计生团队”的目标。

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诚信计生上新台阶

在成绩面前,武鸣人并没有满足。2010年,他们对人口与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实施“323”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开展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无政策外生育村和诚信计生村3项活动,推行计生文化理念、层级动态2种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创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3个目标。

为此,2010年武鸣县进一步完善了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在全区率先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以“奖”温暖人心,以“诚”立信为民,变契约式计生为诚信计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层级动态管理,明确干部职责——这是近年来武鸣县在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中的一个成功之举,即由镇政府、镇计生所、镇直相关部门,对每一层实行动态管理,环环相扣,以及时掌握最新的人口计生状况。

早在2007年,该县就实行全县村(居)定员干部的计生“五包”服务任务,让他们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五包”即包宣传,包孕情随访,包“四术”动员,包避孕药具发放,包产后、术后、使用药具后随访。

实行层级动态管理后,村(居)干部服务得好不好,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均经过严格考核。只有罚没有奖还是激不起大家十足的干劲。于是,该县又出台新政策,为1079名村定员干部增加每人每月100元的层级动态奖金,前提是按时按质完成任务。通过奖罚结合,层级动态管理达到了更高境界。现在,村干们热情、耐心服务的意识观念更强,得到群众的好评。

2010年,该县制订了《武鸣县推行诚信计生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强领导、推行试点,转变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旧模式,诚信计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口计生管理的新模式是“四带一”,即镇干部、村干部、计生所干部和诚信小组长四人,共同关怀帮助一个计生户。村里《诚信计生协议书》的草拟、讨论及作为甲方签订,由村委会承担。同时,村委会还要向群众承诺做到“三个”免费:免费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二孩生育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计划生育证件;免费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少生快富信息及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读本;免费为群众发放避孕药具,做好术后、生育后回访,组织群众康检妇检等。自实行“四带一”后,镇村基层干部的压力减轻了,管理的力量也加强了,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截至2010年底,全县218个村(居)委会100%推行诚信计生工作,13个镇共成立诚信计生小组1956个,参加诚信计生户数1.67万户。群众纷纷自愿落实长效避孕措施,踊跃加入诚信计生小组,充分体现诚信计生的“威信”所在。

通过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全县计生工作实现了重心下移,逐渐形成了“政府诚信、村民互信、群众守信”的工作格局。

“养儿防老”曾经是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主要原因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今,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武鸣正逐渐被成熟的养老保障机制所瓦解。

2010年,该县结合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了《武鸣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计划生育家庭除了可享受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各种奖励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由县政府代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费。即:属于农村依法生育一个男孩并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50元/人年由政府代其缴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费;属于农村依法只生育一个女儿并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依法只生育两个女儿并已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夫妻,按100元/人年由政府代其缴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费。

《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诚信计生家庭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群众逐渐转变了陈旧的生育观,明白养老保险才是解决老有所养的最佳办法。

新闻推荐

拓宽合作渠道 扩大对接范围

本报记者黄信“2011中国-越南淀粉酒精产业供需商机论坛暨双向采购对接会”3月25日在南宁举行。南宁是越南及东盟国家淀粉出口中国市场的重要中转地,广西又是中国生产木薯的主要省区,因此这...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