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鸣80名村干喜上大学

广西日报 2011-01-10 22:18 大字

本报武鸣讯(记者/覃海明)“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自己还有机会圆大学梦!”1月6日,武鸣县锣圩镇岜勋村的妇女主任潘冬至兴高采烈地领到了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将和她一起上大学的,还有该县其他乡镇的79名“村官”。

为拓宽农村干部教育培训领域,增强村级干部学习力、凝聚力、创新力,培养农村致富“领头雁”,武鸣县投入经费56万元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大专学历进修班,鼓励优秀村干部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实施乡土人才“理论学习证+大专学历证+技师技能证+实用技术证”四证合一的培训。首批录取的这80名村干部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45岁。今后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将在华中农业大学武鸣教学点集中上课,通过远程教学和面授辅导的模式,系统学习由该校专家、教授讲解的政策理论、农业技术、农村管理等方面的农业农村实用知识,并经过考试考核,获得由华中农业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成为广西首批“村官大学生”。

“我们家乡有河,发展养鸭很有优势,我想利用这3年好好系统地学习一下种养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争取把家乡的土鸭养殖打造成一个品牌,带动村民集体致富。”33岁的潘冬至说,对于这个培训计划,她直呼“雪中送炭”。潘冬至表示,自己虽然有文化、有想法,但缺少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给自己“充电”,系统地学习养殖知识,然后回去带领村民群众致富。

据了解,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武鸣县还将联合区内外大专院校,分批对全县的1102名村干部进行“技师技能证、实用技术证”等内容的培训,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学习型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

新闻推荐

武鸣十万“铁牛”耕出幸福生活

本报武鸣讯(记者/曾永联通讯员/张华勇)春分时节忙春耕。然而,3月底4月初,武鸣县罗波镇布凌村的田野里却没有往年人声鼎沸的场面。村前21公顷的水田中,只有两台“铁牛”在犁耙。“村民们不用脱鞋下田了...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