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鸣:“便利店”开到了农民家门口

广西日报 2010-10-27 22:28 大字

本报武鸣讯 (记者/曾永联 通讯员/张华勇)10月24日,武鸣县宁武镇唐村农民李玉彬开着“小四轮”来到村委会所在地,把一车香蕉卖给外地老板,转身又到村里的超市买了化肥和日用品。“以前不管是买还是卖,都要到5公里外的圩镇上。现在‘农家店\’开到了家门口,样样都方便。”李玉彬兴奋地对记者说。目前,已有450家农家店、农资店如雨后春笋般覆盖了武鸣13个镇90%的行政村,50多万名农民享受到现代流通网络的便利。

“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前些年,由于流通渠道不畅,武鸣县农民买一件商品需要跑几十里,而农产品经常烂掉却卖不出去。近年来,该县全力构建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农家店和农资店,把“农家便利店”开到了农民家门口,既把货真价实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销往农村,让农民买得放心买得方便,又让农副产品进入城市销售,使农民卖得省心。 

该县以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建设为契机,确定“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以供销社为实施主体,大力发展以县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目前,全县已形成以专业公司为龙头的“一条龙”服务格局:在各镇建设了直销店、加盟店,在各村设立连锁店、加盟店,实施“六统一”经营方式,即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市场监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承诺、使用统一的“农资连锁”品牌,取得骄人的销售业绩。仅该县改造的61家日用品农家店,一年来销售额就已突破1000万元,比改造前增长68%;该县供销社的农资连锁网点及扩展联销网点共有193个,年销售化肥4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全县70%以上。

该县还在农家店推行信息化服务,畅通“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点,依托供销社的网络优势,创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经济协会240多个,发展1万多名农产品经纪人,真正把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每年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总价值两亿元以上,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大又难”变成“快又实”

本报记者谢彩文本报通讯员甘天龙田林县是广西国土面积第一大县,全县国土面积5577平方公里,也是广西林改面积第一大县,集体林地面积586万亩。广西林改始于2008年,选择南宁市武鸣县、钦州...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