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同建设 生态理念入民心 昆仑镇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参与“宜居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何任朗文/图
村民不仅需要绿色的生活环境,更需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内涵。昆仑镇主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建设宜居乡村的每个小细节当中。通过齐抓共管,创新机制,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为乡村建设注入更大动力和活力。
在兴宁区昆仑镇,这里注重乡村绿色、宜居的内涵培养,让广大村民在生活的细节中形成绿色的生活习惯;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用村民李建茂的话说:“这样做不仅是节约电费的问题,更是生活理念的问题。”
近日,记者在兴宁区昆仑镇昆仑村上料新村看到,整洁的村道,统一立面装修的楼房,村前绿色停车场,还有环村的绿化带、花圃,环境干净整洁。在村中,大多数村民家中使用太阳能、节能灯等绿色能源。据统计,目前昆仑镇八成以上农户利用自然采光建设绿色农房,九成以上农户在生活中使用沼气、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绿色农房,绿色生活,绿色生产在当地已深入人心。
绿色生活入人心
记者在上料新村李建茂家中看到,楼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基本满足家庭4个人的热水需求。李建茂说,在他们家24小时都有热水,基本不用电提供热水。这样做不仅是节约电费的问题,还是生活理念转变的问题。
该村完善了基础设施,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排放也得到了科学处理,实现了雨、污分流。在李建茂家周边,环境整洁干净,在村里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另外,该村科学规划了全村的绿化建设,绿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道绿化带为环村绿化带,绿化带上种植有多种风景树和绿色植被。在环村绿化带近村一侧则是各种花圃,花圃种植各种鲜花,保证村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现今正值初夏,花圃上盛开的鲜花种类比较多,让村庄增添不少美色。而在花圃近村一边则是绿色停车场,停车场上的绿草种植在透水砖上,不仅方便了村民停车,也绿化了全村。
绿色生产有良方
在昆仑镇昆八塘村坛屋坡,这里的绿色生产也发挥到极致。村民方盛良告诉记者,他家种了30多亩的经济作物,每个季节种了不同的品种,但相同的是,基本都采用农家肥。他们家种植的经济作物与家里的家禽养殖形成良好的循环,家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回归种植,种植的经济作物部分花、叶、桔秆等,又用来发展养殖。另外,村里的化粪池也得到综合利用。化粪池不仅解决了动物粪便消纳的难题,也解决了农业生产有机肥的问题。
在坛屋坡,村民为了更好地利用生活垃圾产生的有机肥,把垃圾池搬到靠近农田耕地的地方。但是,单是把垃圾池搬到靠近农田耕地还不行,还要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还要采用小型焚烧炉焚烧才能实现。但是,为了有效利用有机肥服务农业生产,麻烦一点村民也愿意。“把垃圾池搬到靠近农田耕地,在有效利用生活垃圾产生有机肥的同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村庄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实现不出村。让生活垃圾变成有机肥,得以有效地消纳。”方盛良说。
乡村建设靠引导
近年来,昆仑镇为有效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和引导群众的工作。该镇既重视乡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道路硬化、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又注重村屯绿化美化工作。目前,该镇九塘社区茂亮坡、八塘村坛屋坡、太昌村王英坡已建成垃圾池4座、生活污水处理配套设施2座,进村道路、村内干道和巷道硬化率超过90%,村屯绿化覆盖率超过30%。
该镇十分重视群众的力量,发放“绿色村屯”宣传资料,召开村民培训会,提高群众对“绿色村屯”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同时,组织驻村工作队员、保洁员、群众志愿者等参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形成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陆增安通讯员黄月)近年来,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案件中的比例逐年增高。其中,财产损失赔偿范围问题成为审判实践的热点和难点。近日,江南区法院民二庭开庭审理了一宗汽车修理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