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商家虚假宣传等被投诉最多

南宁晚报 2017-04-06 06:1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高宇峰 通讯员 熊至娟)一消费者假期在网上购买两部“打折”的iPhone 7 Plus手机,不料却买到山寨机……昨日,南宁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三月三”和清明节假期消费统计分析,纠纷多发生在商家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目前,工商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介绍,“三月三”和清明节假期,南宁消费市场秩序稳定,未出现重大消费安全事故和群体投诉事件。南宁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共接听来电508个,其中咨询419个、投诉76个、举报13个。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售后服务不及时、商品质量问题等。

质量问题投诉方面,黄先生3月30日反映,其母亲参加北湖北路一酒楼开展的老年人集会,购买了一张水牛皮毯子,价值1500元。当时商家宣传该产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实际产品涉嫌“三无”,且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未查询到任何企业信息。

潘先生也反映,4月4日,他在一专卖店购买iPhone 5 s手机,金额2099元,有票据。当天在苹果官方售后检测是翻新机,商家拒绝退换。

强制消费投诉方面,覃女士4月1日反映,兴宁区步行街的一家美体美容店宣传4月1日到店可免费提供美容测试服务,实际到店使用该服务、涂抹产品后,商家告知需要收费,否则不帮助清理干净。覃女士认为商家虚假宣传、强制消费。

售后服务不及时方面,何女士4月4日反映,2015年3月15日,她在广西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一辆本田思域汽车,价格12万元。今年3月30日她接到本田厂家的召回电话,询问更换控制电路板使用情况。但何女士从未接到该家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召回通知,也未更换过控制器。

虚假宣传投诉方面,王女士4月4日反映,她通过广西南宁某家贸易有限公司经营的微信公众号“珠海一线品牌手机批发”购买了两部iPhone 7 Plus手机,预付款6900元,手机到货后发现是山寨手机。

假日期间,预付卡消费投诉一直是重点。其中,徐先生反映,他去年9月在青秀区一家美发店办理美发预付卡,金额200元。4月4日到店消费,商家称经营主体发生变更,不让继续使用。

目前,投诉和举报均已分流转办,辖区工商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新闻推荐

争当文明市民 共建文明城市 市文明办与南宁日报社今年将走进12个社区开展文明建设社区教育活动

本报讯(记者赵敏)自觉遵守城市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人与人之间和谐礼貌相处,能帮就帮……南宁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给城市带来了明显改变,也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为提高市民参与建设...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