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邕江岸边现神秘古窑 出土大量瓷烟斗
出土的瓷烟斗
一座古窑静卧在南宁邕江岸边,数百年的黄土掩埋模糊了它当年的模样。然而,经过两年多的考古挖掘,广西文物工作者逐渐揭开这座古窑的神秘面纱——
古窑位于南宁市仙葫开发区三岸村一队附近邕江右岸斜坡上。2013年3月,文物工作者进行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水淹区文物调查,途经这片野地时发现了瓷器残片,经过搜索,又在岸边灌木丛下发现了厚度近2米的瓷器碎片堆积。从堆积层中清理出大量碗、盘、碟、罐甚至烟斗等日常生活用具残片,其中不少器皿还保持着烧制时的层叠状态。考古人员认为附近一定有窑址……经过两年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三岸古窑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近日在考古现场看到,尽管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清理出土的两座龙窑依然轮廓分明。龙窑沿倾斜的山坡而建,长度、宽度不一,呈中间大、两头窄的椭圆形,以黏土和方砖为壁,窑身部分垮塌,但窑室结构保存较好。
“已经确认这里共有4座龙窑,目前已经发掘了两座。”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覃芳告诉记者,三岸窑是明代南方地区流行的典型龙窑形制,从山脚往上,最下面的叫“窑头”,最高处叫“窑尾”,依次建有窑门、火膛、窑室、排烟孔等。窑的结构在这一时期比较罕见,其上限可能到宋代。而相较于宋代的龙窑,明代的窑室增加了挡火墙,这样烧窑时使用的燃料少,升温快,窑内温度高。广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介绍说:“挡火墙可以隔离烟灰,让热力缓缓经过每一间窑室,保持足够的窑温,使龙窑的温度达到1200℃以上,烧出来的瓷器更加坚固、耐看。”
经过考古发掘,窑室出土了大量遗物,包括罐、缸、碗、擂钵、碟、壶、杯、盆、铜钱、匣钵、烟斗、支丁、器垫、垫烧具、支垫、火照等;瓷器器表大多施青釉,瓷胎有的精细有的粗糙。专家认为,从发掘揭露的窑室结构及出土产品看,这两座龙窑均为多次使用,烧造规模较大,产品类型丰富,从明代开始烧造到清晚期;烧造产品量大,供应范围较广,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
让人惊奇的是,三岸窑出土了大量瓷烟斗,这些烟斗制作较为粗糙,器表多呈青灰色釉面。专家称,武鸣等地在明代已经开始流行种植烟草,普通百姓也可用烟斗抽烟,说明当时广西的烟草经济较为发达。三岸窑位于邕江边,不仅方便烧窑时取土用水,也便于将烧制好的瓷器沿江运往各地销售。当时邕江一带交通方便,制造业和物流业兴旺,南宁一带虽缺少优质瓷土,但瓷器产量大、价格低廉,作为民间用瓷,曾经广受欢迎。三岸窑址大量瓷烟斗的发现,对研究烟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据《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更多便民举措·规范自学直考·考试更加严格—— 驾考改革系列配套制度4月1日起实施 □新华社记者 邹 伟 罗沙
记者2月4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为确保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有效落实,公安部已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作出修改;同时,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机动车驾驶证自...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