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的好老师□陆章流 (平果)

百色早报 2013-09-09 03:01 大字

 

我常想起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中的班主任——赵养明老师。赵老师不但在生活上很关照我,而且对我的学习很重视。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中期,那时学校的学习环境已开始被运动的风潮所代替,学风消退,以讲政治和劳动为主题。在这样的环境中,赵老师教导我,知识是重要的,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那时,赵老师要求我每天写一篇日记,或是叫我到他身边,他念一段课文或一首诗给我听,然后叫我根据其内容写一篇文章,内容不限,题目自定。开始我觉得很困难,不知道写什么,但这样坚持下去,上到五年级时,有的同学写日记都不通顺,我已基本能写出简短的记叙文了。

有一件事更是令我终生难忘——在赵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顺利地升上高中,这使我跨出人生道路关键的一步。那个年代,摆在农村孩子面前的路除了升学、招工、参军入伍,就是回乡务农。那时上高中是评选推荐的,评选条件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而是以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为首要条件。1976年,我初中毕业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能否顺利上高中,我心中一直很忐忑。当时榜圩公社有榜圩中学和五七中学两所学校招收高中生。其中五七中学是实行半工半读的,学生在学校已得到了锻炼,毕业后不用再务农锻炼,可以直接或优先升学(大中专)、就业(当工人、干部等)、参军入伍等,因而只有干部子女、革命军属子女、优秀学生才能评选上五七中学。赵老师看到我家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希望我高中毕业后能分配到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以缓解我家的困难。因此,评选上高中那一天,赵老师特别推荐让我上五七中学。结果我如愿以偿。虽然,由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五七中学也变了,但我仍然非常感激他!

赵老师是外乡人,来到我们这偏远贫穷的山村任教,仅这点就让我敬佩了。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他思想活跃,本性带有点文人的浪漫主义,用不那么好听的话说,就是喜欢自由散漫。在那样的环境下,这种生活习性实在是会受人非议的。然而,赵老师教学严谨,关爱学生,不管现实生活怎么残酷无情,他始终都把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1978年落实知青政策后,据说赵老师调回南宁市某小学任教,当时我已到五七中学读书,过后我再问其他老师赵老师的联系方式时,大家都不清楚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南宁市上学时曾多方打听赵老师任教的学校都没有找到。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清晰地记得赵老师讲课那幽默、风趣,还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时的搞笑举止。

按赵老师当时的年龄推算,现在估计已达古稀了,虽然36年没有见过面,也不知他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但老师过去的悉心教育始终让我铭记于心。在这里,谨借报刊一角问候一声:赵老师您还好吗?

新闻推荐

广西搭建社区15分钟就医圈 诊疗费将比三甲医院低3倍以上

过去,市民生病总喜欢跑大医院,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低,基础设施薄弱,无法适应建立多层次卫生保健的要求。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方便看病。按规划...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