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宁一粥摊每天送路人热粥 一天要煮600多碗 一年来已花费15万元

桂林晚报 2013-01-01 02:04 大字

[摘要]一天要煮600多碗 一年来已花费15万元

严冬的早晨,市民喝上爱心粥,心里暖暖的。

每天早上7点50分,在南宁建政葛村路口,黄万众负责的粥摊,都会煮600多碗粥,免费向路人发放,风雨无阻。一年来,黄万众等人发放爱心粥已花费了15万元。对此,黄万众说,这样做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能让大家互帮互助,这是一件美好的事。

一碗热粥 温暖市民心和胃

2012年12月28日清晨7点半,气温较低。

家住南宁长堽村的黄阿姨撑起雨伞出了门。她走到建政葛村路口时,爱心粥摊开摊了。端过热腾腾的枸杞红枣粥,黄阿姨乐呵呵地说:“这里的爱心粥口感好又有营养,比自家煮的强多了。”

“快来喝碗热粥暖一暖。”看到马路对面的环卫工人李先生刚刚忙完手中的活,发粥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朝他喊道,并盛上一碗粥送到他手中。

李先生说,他凌晨3点多就要出门清扫马路,出门前会在家吃点剩饭垫一垫肚子。这几天落叶多,他清扫完保洁路段往往已经到了上午八九时,肚子已经饿得不行,“这么冷的天,有一碗热粥喝下去,胃里舒服多了,身子也暖暖的。”自从爱心粥摊开张以来,他已经在这里吃了将近一年的免费早餐了。

一个心愿 为大家解决早餐问题

据了解,爱心免费粥摊是建政葛村路口一家医馆开设的,医馆负责人黄万众也在现场帮忙。

2011年12月5日,爱心粥摊正式开张。每天早上7点50分起,粥摊免费向路人发放粥。前来吃粥的人多是附近居民、中低收入者和赶着上班来不及吃早餐的年轻人。近一年来,爱心粥摊的装备越来越齐全,不仅搭建了雨棚、添置了凳子,为了使大家更方便,他们还提供打包服务。

黄万众说,他是江苏人,在南宁开设医馆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曾在南宁市10多个社区为居民看过病,发现很多人因为赶着上班没有时间吃早餐而犯了胃病。

该如何帮助这些人呢?黄万众发现,在医馆旁边的长堽村,住着许多进城务工人员。而附近的垃圾中转站,每天都有两三百名环卫工流动在这里工作。这些环卫工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工作,冬天天气冷,夏天体能消耗大。除了打工者和环卫工外,还有晨练的老人以及上学的学生。如何帮这些人解决早餐问题,黄万众想到了开设爱心粥摊。

就这样,爱心粥摊开张了,每天煮成600多碗粥免费发放。医馆还会根据季节变化,加入红枣、枸杞、黄芪、红参、皮蛋等,以兼顾口感和营养。为了保证粥摊准时开摊,医馆的工作人员早上6点就得起床做准备工作,专门聘请厨师煮粥。有时候吃粥的市民太多,医馆也会通知厨师再煮几锅送来。

一份爱心 花费15万元不后悔

为了避免有为医馆打广告拉人气的嫌疑,黄万众特意将爱心粥摊设到离医馆400多米远的位置。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免费的早餐,大家来吃粥后,丢下钱便走。见到大家放钱下来,工作人员将钱送回去给对方。在旁边观看的人,这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慢慢地,来吃粥的人多起来了,从起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几百人吃粥。有时工作人员忙不过来,黄万众也亲自过来帮忙。为了给更多的人发放爱心粥,工作人员还到长堽村、建政葛村路口发放免费爱心粥。

这一年,黄万众免费发放爱心粥一共花了15万元。对于这笔开销,黄万众觉得很值得。

他说,他们只是给社会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

他觉得南宁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如果每一个人都会给予他人一个笑脸,你会发现这样一件小事,也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净化人的心灵。对于免费发放爱心粥,很多人认为他是在做公德,但他却认为在这个城市里,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增加大家相互之间的帮助,是一件美好的事。

据《南宁晚报》

新闻推荐

部门发倡议呼吁节俭 市民微博监督“剩宴”饭店提醒客人打包 南宁响应“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

近几天,一项以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的公益活动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南宁,一些市民和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光盘行动”,主动参与其中。昨日,南宁市文明委也联合相关单位向...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