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推动农业信息化 为现代农业装上“数据引擎”

西南商报 2017-06-21 08:14 大字

109个农业专项数据集,上亿条农业专项数据,40个大数据分析模型,网站日访问量最高超过12万人次,累计访问量达9762万人次,发布信息100多万条……

庞大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广西农业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也体现了农业信息化在广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农技推广、新型农民培育等工作有机衔接,打造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广西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了总结广西农业信息化的好经验、好做法,近日,笔者跟随广西农业信息中心,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探求农业信息化推动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案例和经验做法。

找“痛点”

解决现代农业生产难题

“在这里,通过显示屏可以清楚观测到外面贡柑的生长情况,如果遇到气象、病虫害等问题,还可以进行预警,一下子解决原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难题。”广西贺州市钟山幸福冲贡柑产业示范区一位技术员向笔者介绍。

不止在贺州,在南宁、玉林等地区,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都已经装备了农业信息系统,给农民种地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原来种地都是靠经验,估摸着情况种,现在有了信息服务,只要一看手机,我们就知道天气变化情况。”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的老黄边介绍边给笔者演示手机查看信息服务。

据了解,为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痼疾”,去年,由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和广西植保总站联合开发的病虫害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在全区选取一批县级植保站进行监测试点建设,来宾市兴宾区植保站就是其中一个。该植保站技术人员向笔者介绍:“信息系统通过专业虫害检测设备与软件相结合,在现场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收集空气温湿度、雨量、风速风向、土壤水分及病虫害信息,对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增强广西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植保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广西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气象资料、土壤墒情、作物成长、种植结构等信息采集,以及产品溯源、田间管理、病害预警、生产监控、专家在线指导,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换。”

与植保系统面对的问题不同,农业生产标准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蚕农和蚕商。而在去年,这一“顽疾”终于得到缓解。农业信息中心与蚕业指导总站合作,构建了桑蚕物联网智能系统,通过农业云平台标准化流程管理,结合智能农业监控系统检测的信息,成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精准化管理,系统运行后可节约人工成本50%,管理成本60%,用水30%。

“这个系统让蚕种销售更加灵活,也让蚕农能够买到称心满意的蚕种,更促使蚕种生产部门提升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河池宜州市天成桑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扫“盲点”

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前不久,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获评2016年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讲起这个平台,功能可谓强大。它不仅涵盖了水果、粮食、糖料蔗等40个大数据分析、预警预测模型,而且实现了大数据在农业生产、农业环境资源、农业经济、农产品贸易等领域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必须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广西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吴炳科介绍,这将有力解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信息服务供给薄弱的问题。

如何能让广大群众享受农业信息带来的便利与好处?信息中心结合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动农村网络覆盖,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

崇左市天等县福新乡的黎亮村属典型的一类贫困村,村民长期过着“养鸡买油盐、养牛来耕田”的封闭生活。益农信息社的建立改变了他们生活,也打通了他们致富的大道。“现在查信息可方便了,只要去村里的信息社,村里有养猪、种桑养蚕信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40多岁的村民老赵跟笔者说。老赵说的信息社,是广西农业厅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在全区选取试点,建立的益农信息社。

“农业信息化目的还是便民,当前特别要为农民和行政村解决终端设备和通讯设施。”吴炳科表示,为此,我们在全区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据介绍,玉林市博白县是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县推进试点,目前已建立县级运营中心1个,建立益农信息社191个,实现28个乡镇138个贫困村全覆盖,30多家企业提供的农产品达260多个品类,月营业额580多万元,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生活。

而在整个广西,按照区有服务平台、县有运营中心、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四位一体”架构,面向农业农村的便捷、经济、高效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推“亮点”

提供快捷信息服务

今年7月,世界芒果大会将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举行。田东县一家做芒果电子商务的公司已经提前两个多月忙碌了,“香芒、桂七、台农、金煌芒果等几个主要品种都已经开始有人打听价格。”公司负责人黄涛说,在农贸网发布消息,很快就有回应,现在从没有因为销路发愁过。黄涛提到的农贸网,指的是广西农业厅开设的广西农产品贸易网,作为资深会员,他着实因“触网”收益不少。

现在,网站展示广西各类特色农产品总数7224个,注册会员111349个,发布各类产品供求信息30多万条,仅去年就举办21个农产品节,新增发布产品数656个,该网也成为跨时空、全天候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大通道、大市场和服务平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柳州鹿寨县“呦呦鹿鸣葡萄产业示范区”,取名于美丽的《诗经》传说,是柳州市在鹿寨县打造的一个集实验、示范、展示、培训、农科体验和休闲观光“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如今,示范区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把葡萄大棚打造成智慧工厂,土地亩产值由原来的2000多元提升至2万多元。

“现在看葡萄长势可方便了,葡萄所受的光照强度,大棚的空气温度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观察到。”示范园区内的一位葡萄农场主向笔者介绍,如果温度低了,自控系统将自动给其加温;如果温度高了,降温系统就会自动开启。

“对湿度的监测也一样,葡萄园的空气湿度连续一周都超过80%,提醒管理员注意预防灰霉病等疾病的预警就会发出来。”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种植葡萄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种植环境,通过物联网设备的联动,可以及时判断葡萄是否需要进行温湿的调整。

“农业信息化为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改善管理,提供服务。”广西农业厅厅长刘俊认为,农业信息化也可以驱动解决城乡深度融合、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等相关问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高飞 饶珠阳 贺亮军

新闻推荐

打造脱贫致富新引擎 ——马山县百龙滩镇大龙村探索建立合作社发展模式

种桑养蚕成了村民致富的新法宝。“沙沙沙……”近日,记者刚走进马山县百龙滩镇大龙村村民龚春花的养蚕房里,就听见蚕宝宝吃桑叶的声音。一排排用竹子搭成的蚕架上摆放着一张张蚕床,胖乎乎、白嫩嫩的...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