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朵金花”出资出力清洁乡村 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村民也创收增收

南宁晚报 2014-03-10 03:00 大字

在“五朵金花”的带动下,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内的河流已经变得清澈了

在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起到引领作用的是五名打工妹,被称为“五朵金花”。她们返乡成功创业后,出资出力带领村民们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的是家乡能重现天蓝山青水绿的乡村田园风光,为在区域发展乡村休闲游,带动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在内的配套产业链发展,实现当地居民创收增收出力。仅今年春节期间,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就接待游客达14.5万人次,主要景区收入达50.8万元。随着清洁乡村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们相信,未来旅游业将是他们创收增收的支柱产业。

1

投资近10万元清洁母亲河

产出大米又有了家乡味道

“五朵金花”之一的黄艳珍今年43岁,是环弄拉生态旅游圈南北地区接合部白山镇大同村百榜屯人。该地位于姑娘江上游,出产的优质大米——上龙米畅销区内外。1991年起,黄艳珍和丈夫辗转到广东打工。2007年12月,夫妻俩带回乡创建马山县祖昌门业有限责任公司。至2013年,公司已有员工近300人,年产值超过800万元,上缴利税100多万元。

“我们出去打工的时候,家门前那条河很清澈,鱼儿随处可见,回来后发现河里到处是垃圾,水也有些浑浊,鱼都很少了,大米也没有原来的好吃了。”黄艳珍很痛心。2013年5月份,“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在当地启动。“他们先把河里的陈年垃圾清了,建了垃圾池,还出了村规民约,干部们进村做工作,大家也都行动起来了。”黄艳珍说,大同村的村民经商议,认为要解决河流的污染问题,关键是要在姑娘江流经该村的河段建两条拦河坝,一来可以将污染物截流,二来可以灌溉数千亩水田。

建拦河坝最缺的是资金。黄艳珍与丈夫一合计,决定承担建拦河坝的资金。资金很快到位,大同村百榜屯清洁水源的第一条拦河坝也迅速建成。“花了4万多元,都是他们出的,清理陈年垃圾的费用1万多元也是他们出的。为了干净,他们出钱又出力啊!”大同村村干韦建廷说,许多村民都是黄艳珍的工人,黄艳珍经常召集工人们开会,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清洁乡村工作,成了清洁乡村的主力军。

3月6日早上8时,细雨笼罩在姑娘江百榜屯拦河坝水面上,清澈的江水溢过预留口流向下游,可以见到有鱼儿在游。祖昌门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韦女士沿着河坝跨过江,进入工厂上班。在该公司,韦女士每月工资有3000元以上。韦女士说,她现在每天上班前都会在河边走走,这能给她带来好心情。

好环境带来好心情的不仅是韦女士。2013年,大同村的秋稻不仅获得了丰收,其味道也回复至几十年前的水平,秋稻供不应求,价格更上涨到近10元一斤。今年,大同村计划再建一条河坝,目前黄艳珍打算再出资4万元。她说,清洁乡村的村规民约有了,村民也自觉遵守了,等基础设施完善后,美丽的家乡就会回来了。

2

生态种养少用化肥农药 环保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古零镇地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辖区内有金伦洞、灵阳寺、弄拉自然保护区等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古零镇内建了多家农家乐,村民们种植出来的土特产也颇受游客们喜欢。

村民黄海兰用自己在广东打工五年的积蓄,在古零镇上开了一家农家乐。“这几年来生态环保的食品特别好卖。”黄海兰发现市场上生态环保的原材料很少,于是在2010年投资建立起了古零人家生态种植示范园,用有机肥种植蔬菜水果。

2013年5月,“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在当地正式启动,这个活动让“70后”的黄海兰和当地的两名“85后”姑娘乔老村团支书覃芳、小都百农家乐老板娘曾小芬联系在了一起。“田园不清洁,种出来的东西就不生态不环保,游客不喜欢,大家都赚不到钱。”2009年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回乡的覃芳说。曾小芬也感同身受,于是两人找到了黄海兰商议。

如何在当地推广清洁田园工作,已经在自家种植园里试验两年多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黄海兰有经验。“她种的东西好卖,也得价钱,农家乐的生意也很好,好多人也想学!”覃芳说,黄海兰种植生态环保产品的秘诀就是少用化肥多用农家有机肥,搭建大棚种植少用农药。

方向确定了,如何进行推广?经商议,三人决定在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白屯建立一个马山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并邀请该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指导。2013年5月,该示范基地终于挂牌了。“总共两百亩,到2015年目标是亩产值2万元。”覃芳说,目前基地内种植大白菜、花菜、西红柿等蔬菜,未来还将种植葡萄、草莓等水果。

曾小芬的农家乐就开在基地不远处,从2013下半年起,农家乐的原材料均来自于基地及当地的种养户。“一次性能接待9桌,有时候周末都是满座,根本忙不过来。”曾小芬说,游客们吃完了还会买一些土产带回去吃。

3月6日下午3时,在示范基地,黄海兰、覃芳、曾小芬三人又不约而同地来到田间,看看正在成长的菜苗。“我们镇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有好的环境、好的产品,她们三个出钱出力,起了带头作用。眼见清洁乡村有利可图,许多存在顾虑的村民都参与了进来。”古零镇党委书记潘霞说,她相信随着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不断发展,处在中心区域的古零镇及其居民将受益匪浅。

3

民间文艺宣传进村进社区 清洁乡村活动走进村民心

马山县加方乡地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东部,以上刀山下火海为代表的民间文艺让该乡文艺队远近闻名,村民则依靠在山间种植金银花、竹子、任豆树等经济作物实现创收增收。上世纪90年代初,“70后”村民黄秦也曾随着南下的大军到广东打工。“妈妈和叔叔都70多岁了,叔叔有些弱智,家里又没人照料,我就回来了。”黄秦说,回乡后,自小爱好文艺的她加入了当地的文艺队,担任主持人角色。

文艺队最火爆的节目要属上刀山下火海了,每次演出都会吸引众多居民来观看。“游客们也喜欢看,好多人到古零镇那边的景点观光后,会来看我们的演出。”黄秦说,近年来前来加方乡观看民间文艺表演的游客不断增多,但当地的环境却跟不上,这让文艺队很忧心。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启动后,黄秦和同事们也行动起来。“我们编排了一些文艺节目,告诉大家不要乱丢生活垃圾。家园清洁了,玩得舒服,游客们来了才愿意再回头。”黄秦说,2013年以来,文艺队在当地演出文艺节目数十场,清洁值班制度也随着文艺节目的进村进社区一同进入了加方乡村民的心里。大家自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加方乡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3月6日下午6时,加方乡加让村拉林屯70多岁的蒙美菊正和老伴在屯里的公共道路上巡视,该屯共有41户147人。“今天是我们值班,要出来看看有没有乱丢垃圾的。”蒙美菊说,现在建起了垃圾池,基本上没人乱丢垃圾了。

“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文艺是我们吸引游客的法宝,我们也变得干净整洁了,今后我们争取让他们来住一天再回去。”马山县加方乡党委书记韦克松说,目前加方乡也建起了数家农家乐,下一步该乡将完善旅游娱乐基础设施,让当地居民从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中受益。

相关链接

环弄拉生态旅游区,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0公里,涉及白山、古零、古寨、加方4个乡镇近40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00多万亩,覆盖人口21.7万人。环弄拉生态旅游区以优良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大景区概念和生态系统原理为指导构建,不断完善和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一体化或“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建设,组合推出跨越行政区的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进一步丰富区域旅游内涵,形成“聚集效应”。

新闻推荐

被查多次 赌徒玩“躲猫猫”

本报讯(记者黄呈开通讯员黄天学)欲趁着周末民警休息与警方捉迷藏开赌,没想到赌局没开多久,民警就迅速出现在了现场。近日,马山县林圩镇甘豆村三潮屯有10多人在聚赌没多久,就被迅速前来的马山县公安局林...

马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