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用了32年的时间在进行丝绸之路题材的创作。杨晓阳画丝绸之路的32年,是他对丝绸之路魂牵梦绕的32年,也

陕西日报 2017-07-13 07:05 大字

7月8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西安美术馆展出。图为现场观众驻足观看。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本报记者王戈华

2017年7月8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全国九大城市巡回展出之后,来到了最古老最辉煌的城市之一——西安。但这不是简简单单的经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32年前,杨晓阳一行七人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踏上了丝绸之路的艺术体验之旅,那时候的他从未想到丝绸之路会是围绕他32年乃至终极一生的艺术主题,像是植根在他的血肉、他的心灵、甚至他的灵魂深处的一种神圣化的符号,更是像一种不期而遇却冥冥之中早就注定的命运。

所以,这是一场有着非凡意义的回归。杨晓阳带着多年创作并精选而得的400余幅艺术作品,回到了他的精神家园,在家乡父老面前,汇报他30多年来的艺术成果。以丝绸之路为题材创作的400余幅精品,分为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水墨精神四大部分,展现了杨晓阳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力,以及写意水墨的突破与创新。

西安是他人生的起点,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艺术的起点,同样也是照亮他一生的指路明灯。32年前杨晓阳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他的丝绸之路的征程。如今,他再次选择从这里重新出发,去开启“大写意”的全新旅程……

不忘初心写意中国

印象中的杨晓阳,总是作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的身份出现在不同开幕式和会议现场。作为艺术家的杨晓阳,多在群展中推出自己写意的水墨画,但是他多年来并没有举办过个人展览,美术界大都不了解他的真实创作轨迹。而此次,“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自去年10月在北京开幕以来,已经相继在广州、济南、成都、南京、重庆等地展出,这也是杨晓阳30多年来首次向美术界和大众汇报他的艺术之路。将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放在西安,也是杨晓阳特意为之,这是他不忘初心回报家乡、眷恋陕西这片文化热土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1958年,杨晓阳出生于古都长安的一个名门世家。父亲杨建果是油画专业科班出身,古建筑研究专家,诗书画兼擅,母亲在陕西文物系统工作,所以杨晓阳对陕西的历史和考古再熟悉不过。深厚的家学传统和陕西这片厚重的土地的滋养,就是杨晓阳的成长底色。1979年杨晓阳正式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1995年开始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2009年调任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40年的艺术实践和文化思考中,既是写实风格主题画创作的能手,又是勇于告别已有成绩提出“大写意”主张并推出人物画大写意新风貌的领军人物。从写实到写意,变的是创作的技法和风格,显示的是在艺术上逐步创新的艺术追求,不变的是杨晓阳对于中华优秀文化和陕西大地文化气韵的探究,对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反映。

杨晓阳曾经花费了5年时间,打造出“写意中国”这样一个画院艺术展览的品牌(中国国家画院每年年底,所有研究员都要参与的艺术汇报大展)。不论是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集体亮相引发的轰动,还是2016年各专业独立展示的百花齐放,都说明由杨晓阳打造出的“写意中国”品牌在不断地成长、成熟。“写意中国”的推出,是国家画院在若干年研究中国美术的前提下,直接抓住了本质的表现。杨晓阳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对中国当下美术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中国艺术的本质特色,并在精神层面有所探索。这可以说是对“中国风格”的进一步的解释,是对中国精神的一种挖掘和倡导,在供大家谈论的同时,提请大家予以重视,这也是国家画院积极实施的中国美术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国美术开拓更广阔的舞台

2009年,杨晓阳调任国家画院院长,在挑起历史赋予重任的同时,杨晓阳也为中国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开拓着更为广阔的舞台。

杨晓阳说:“2009年我来之后,按照文化部的要求,要把国家画院‘做大做强\’。2009年我们理清思路、调查研究,2010年稳步实施,卓有成效。按照这个设想,我们现在把专业都基本搞全了。”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研、讨论、协商等大量的筹备工作,2010年8月31日,中国国家画院属下7个专业院在京宣告成立,后来发展成8个专业院,包括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研究院、公共艺术院和青年艺术院。如今,方增先、龙瑞、沈鹏、詹建俊、郭润文、黄永玉等一批名家均在国家画院领导岗位上任职,这样的阵容堪称当今中国美术界第一流的国家美术团队。“怎么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流的美术阵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全世界有所了解,必须有我们这样一支队伍。”为此,杨晓阳和他的团队继续着尝试与探索。他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要求,确立了国家画院的功能定位:集美术创作、研究、教育、收藏、普及和交流于一体的国家公益型事业单位。“现在,国家画院的扩建工程已经在进行当中,面积3.6万平方米,是原来的3倍多。不仅如此,我们还创办了《中国美术报》。”杨晓阳说,“除坚持每年‘写意中国\’年展和各个专业院院展、个展外,国家画院的小型展览不断在海外亮相,已形成一个品牌,同时也积极筹划加入大型国际展览。我们还通过推介、座谈交流和学术研讨等方式,以国家画院名义出去的展览越来越多,足迹遍布美国、希腊、德国、俄罗斯等地,都非常成功。”

“在陕西延安,我们组织画家与当地百名贫困留守儿童‘结对子\’,资助他们中学之前的全部学费;在北京,我们向北京市温暖基金会捐赠15幅创作精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首都困难职工献上一片爱心;在广西隆安,我们捐赠善款64万元,支持三卡屯36户村民进行整村搬迁危房重建,并邀请当地的37名留守儿童赴京参加夏令营……”多年来,国家画院在杨晓阳的带领下,每年都要组织去一个省份扶贫,公益的足迹遍布湖南、青海、甘肃等地。

“国家画院要成为具有全国唯一性,代表中国美术创作、研究最高水准,对中国美术各专业全领域、全覆盖,为中国当代美术制定标准、确立规则,引领和导向中国美术发展的最高机构。”学术意识,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杨晓阳希望国家画院这个美术界的排头兵,为中国美术界引领一种全新的风气。

一部、八院、五个中心、十个基地,如今的国家画院机构健全、专业完善。北京西三环北路54号,这个看似平静的院落,一场“大”变革悄然发生着。

丝绸之路是他与生俱来的情缘

在杨晓阳30多年的创作中,虽然表现语言由写实走向了写意的探索路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题材三十年如一日未曾变过,始终以具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积淀的丝绸之路为创作主题。

1985年,20多岁的杨晓阳与六位友人骑着自行车从西安出发,经兰州、甘南、西宁、互助县,翻日月山、达坂山,过河西走廊到达了敦煌、榆林窟、阿克塞。4个多月的时间转眼过去,最初的一行人也只剩了杨晓阳一人仍在前行的路上。不过,杨晓阳没有就此止步,鄯善、库车、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高昌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最后,因为新疆突降大雪,杨晓阳不得已卖了自行车,买了皮衣,返回了西安。这场看似有点“孤胆英雄”味道的旅程,让杨晓阳感受了丝路沿线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产生了精神上的碰撞。于是,杨晓阳当即决定,要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进行创作。杨晓阳坦言:“生在丝绸之路,是我创作丝路题材得天独厚的优势。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或历史事件,它是文化的产物,更是艺术的表现。丝绸之路本身就蕴藏着艺术取之不尽的宝库,包括舞蹈和画作。尽管历史上,丝绸之路上既有经济贸易,也发生过多次战争,但最终留下的是文化遗产。”

去年,已近耳顺之年的杨晓阳要推出自己的首次个展,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梳理30多年来的创作。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超过九成都是过去从没对外展出过的。此前中国国家画院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杨晓阳想把自己30多年来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作品整理出来作为资料参考,最后发现之前积累的作品数量非常大,写生的部分就达到6000多幅。杨晓阳这才惊讶地发现,“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从未离开他的创作生命,在他的作品中超过了六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表示:“本次展览是杨晓阳从艺几十年来的一个绘画成果展示,展览体现了两个主题:一是丝绸之路,他从年轻时开始骑着自行车沿丝绸之路写生,一直到现在仍然在做相关创作;再就是从写实到写意,从创作主体性绘画、写实绘画、生活中大量的写生到现在的水墨大写意,实现了他从写实到写意的艺术发展之路。这个展览展示了他多年来学术创作研究成果,展览十分成功。”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表示:“展览展出了杨晓阳作品的量与质,而这两点也凸显了杨晓阳作为一个艺术家极端的人格魅力,可以看出30多年来杨晓阳的艺术历程。杨晓阳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美术领导者,无论是在国家画院还是之前的西安美术学院,在他的任期内都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认可。可以说,杨晓阳在中国美术界取得了很多成绩,无论是教育家、画家,还是美术理论家、美术组织工作者,每一项他都做得十分优秀。”

如今再谈及为何会选择丝绸之路时,杨晓阳说:“这并不是偶然想到的,我就生长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上,自然而然地就接受到这样的营养,丝路的概念对于我而言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不光是我,所有的西安人对丝绸之路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就流淌在我们西安人的血液里。”

新闻推荐

广西实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知名品牌 “南菜北运”专列将延伸至边境口岸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发改委获悉,为着力补齐广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短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实施《关于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明年,广西将基...

隆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