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2000家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本报记者 蒋 勤 文/图
7月24日,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的绿满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畦畦绿油油的西芹长势喜人,大棚里试种的寿菊也开始吐露芬芳……像这样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贺州已经有2000多家,覆盖了水果、水稻、桑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畜牧等10多个特色主导产业。
这些大大小小的合作社,加上4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了该市20万名农民。他们“抱团”闯市场,走上一条红红火火的致富之路。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贺州市农民现金收入5252元,同比增长13.5%。
股份农民,这是合作社“抱团”之后催生的新身份。绿满园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员李庆辉向记者介绍说,他将自己的2亩多土地入了股,每年分红可以领到2000多元,自己又在公司里做工,每月工资也不低于2000元。当一名股份农民,比外出打工好得多。
合作社理事长李宏朝告诉记者,合作社前身是贺州市农业局的农作物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他的团队于去年6月开始接管这个基地,并成立种养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加入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个公司,有他们这样的成员单位40多个,有望在年底发展到200个。
为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更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贺州市依托优势产业,围绕产业基地建设,突出特色,组建了一批有产业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合作社,并积极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捆绑”,凝聚“抱团力量”。
这些合作社加入公司后,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更好的桥梁和纽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贺州市已有40多个法人代表发起农业联合会或者现代农业公司,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领域投融资、农产品加工生产、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技术支持等都打包配套,全市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上了新台阶。
另外,这些新型农业经济联合体的后面,有着20多万的产业农民,随着身份的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思路也正在转变。
黎甲英是贺街镇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自家山坡上,她种了两亩三华李,年产量500多公斤。平常,这些水果都是合作社统一收购销。今年,她用手机微信开了家微店,并把水果采摘的过程拍了下来,让顾客可以在手机上挑选新鲜水果。
“今年第一次试水,卖了500公斤三华李,赚到4000多块钱,比往年多了一倍。”说到微信销售,黎甲英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很多农民学会网销,富川脐橙、钟山贡柑、平桂马蹄、昭平茶叶、八步蔬菜等名优农副产品纷纷登陆电商,贺州农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新闻推荐
本报横县讯(记者/李耿陈贻泽)近日,我区出现一次持续性大范围暴雨过程,造成多地发生地质灾害和严重内涝。根据预报,我区降雨影响范围有扩大趋势,灾害风险继续加大。6月16日,自治区主席陈武深入南宁市横县...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