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横县一老汉被恙虫叮咬高烧不退 幸亏及时送医已无大碍,专家提醒进入草丛最好穿长裤

柳州晚报 2014-08-08 08:44 大字

核心提示00横县峦城镇的村民68岁的余大爷到竹林摘野生辣椒时,不慎被恙虫叮咬,高烧不退,全身乏力,被送到横县人民医院救治,如今身体已经有明显好转。然而同村一村民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个多月前他也因被恙虫叮咬,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提醒,夏季是恙虫病高发季,有高烧、焦痂等症状立即就医。

因病征无特异性,非专科医生的漏诊误诊率非常高,病症拖延一周以上,严重者会导致肺、肝、肾等多器官损坏甚至衰竭,甚至死亡。此外,市民进入草丛、灌木等恙虫栖息区域时,最好穿上长裤,避免暴露皮肤。

病例老汉被恙虫叮咬高烧不退

横县峦城镇的余大爷今年68岁,身体一向不错,经常到田间地里做农活,7月28日,他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还出现发烧,全身无力的症状,便去附近的诊所打针吃药,之后身体有所好转,但是过了多久,又出现同样的症状,这让他感到非常担心。

“身上是好好的,唯独在大腿内侧旁发现了一个黑色的东西。”余大爷的儿媳妇苏女士告诉记者。8月5日,余大爷到横县峦城中心卫生院做检查,医生怀疑余大爷患上了恙虫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当晚,余大爷连夜转院到了横县人民医院救治。

治疗医生对症下药后病情好转

6日下午,记者来到横县人民医院,见到了躺在床上的余大爷。经过治疗后,余大爷的身体状况已经好转。“之前,余大爷在卫生院测体温时达到了39.3℃。他被送到医院,我们在检查时,发现他的大腿内侧有焦痂,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为恙虫病,经过对症下药治疗后,渐渐退烧,目前已没有生命危险。”据横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李思恩介绍,按照临床经验判断,余大爷的症状应该是恙虫病。

回忆起发病前的情况,余大爷有些模糊了。据他推测,可能是在发烧前几天去房屋旁边的竹林里摘野生辣椒被咬的,除此之外,他就没别的什么机会到树丛里了。“刚开始有一点刺痛感,所以没有往心里去。”李思恩介绍说,“恙虫喜欢叮咬隐私部位,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所以开始患者不容易发现。”那么,如今,余大爷的病情如何呢?李思恩说,虽然余大爷的体温已降低,但淋巴结还有些肿大,等到3-5天后,体温逐渐恢复到了正常人的体温,不再反复发烧,而且在经过全面检查后如果造血功能没有遭到损坏,就可以出院了。

提醒误诊漏诊会引发器官衰竭

据了解,近一年来,余大爷所在的村庄曾发生过两起恙虫病例,一起因救治及时,病情得到了控制,另一起则因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抢救无效死亡,如今余大爷已是第三起病例。

苏女士称,当她看到公公的伤疤后,对比网上流传的恙虫病图片和特征,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叫公公转院治疗,起初他还不肯,经过家人的再三动员才肯到县医院治疗。

李思恩介绍说,该院收治过不少此类病症,一般情况下,及时发现病症,及时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一年内也有3—5个病患因没有及时救治而死亡,这些患者,往往是在草丛 、野外 、树林等受到感染的。

据了解,夏季是恙虫病高发季,有高烧 、焦痂等症状立即就医。恙虫喜欢叮咬腋下 、腹股沟 、会阴等“重口味”部位。恙虫病被世卫组织列为易误诊病症之一。因病征无特异性,非专科医生的漏诊误诊率非常高,病症拖延一周以上,严重者会导致肺 、肝 、

肾等多器官损坏甚至衰竭,甚至死亡。门诊科室 、基层医院常难以全方位检查发热患者皮肤,对第一时间识别恙虫病有难度;患者本人也常忽视皮肤焦痂的存在,不及时告知医生,导致病情延误,这是恙虫病会致死的重要原因。

新闻推荐

对这起案件横县警方提醒广大网友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对这起案件,横县警方提醒广大网友,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希望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广大网民如发现此类信息,请及时向警方反映。...

横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