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江南区农村变化真大美!

南宁晚报 2013-08-08 05:53 大字

朝阳坡一角

■本报记者 周志英/文

宋延康/图

村里变干净了,小伙子娶媳妇容易多了;民风日益淳朴,停在门口的摩托车安全无忧;村民家的牛,也都“住”进了政府出资建设的牛栏里……自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以来,江南区沙井周屋坡和苏圩镇朝阳坡的村民觉得村里的变化可大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沙井周屋坡 “小伙子找对象都容易多了”

周屋坡依山傍水,右邻邕江和三津港码头,江南大道横穿其右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如今让周屋坡人更为骄傲的是,“走在我们村,你想踩鸡粪都找不着”。

走进周屋坡,一排排新楼房映入眼帘,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有垃圾桶,屋前屋后整洁干净。村民周治安说,以前地面到处都是鸡粪,现在鸡都被圈养,村民晒谷也都到楼顶晒。而且村里民风淳朴,很少发生盗抢案件,摩托车随意停在门口也没人偷。

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以来,周屋坡建立起一套清洁乡村新机制,村里组建了由3名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引导村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弘扬文化新风。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从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环保意识养成方面对村民进行约束管理。村里不仅配备了垃圾斗和垃圾桶,还建立了保洁队伍。目前,只有312人的周屋坡共建了两个大垃圾池,并建造污水处理池连接坡队的污水管道,积极开展清洁水源工作。

最令周治安感慨的是,小伙子找对象越来越好找了。“以前外面的女孩子嫌我们村路烂,卫生差。现在路修好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女孩子来了都说不想走。”周治安笑说。

苏圩朝阳坡 “家园干净了,心情变好了”

苏圩镇朝阳坡是一个移民新村,59户人家多是上世纪60年代从横县西津港搬迁过来的。经过政府的统一安置,如今居民们都住进了崭新宽敞的大房子。房前屋后几乎看不到杂草,地面垃圾更是少之又少。

“有时外村人来了,都说你们村怎么这么漂亮啊,真是羡慕!”56岁的村民农有文说,“清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大家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就连村里原先放养的十几头牛,也都赶进政府出资新建的牛栏里,每晚安排专人看守。

据介绍,朝阳坡大力推进“清洁乡村”活动,全村村民参与热情高涨,不仅自发组建6人保洁队进行日常保洁,还积极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上级部门划拨40万元开展朝阳坡污水处理站项目建设,划拨130万元进行朝阳坡新村续建项目建设,划拨2000元用于垃圾池建设。该坡的田园建设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村民们说,现在每户每个月要交10元“清洁乡村”活动经费,没有人会计较这笔钱。“家园干净了,心情都变好了”。

新闻推荐

雨水没有彻底离开 今明南宁凉爽依旧

本报讯(记者张芳琳)相信很多朋友都被昨日上午的阳光欺骗了,以为会是个晴天,可惜这阳光只是来串场的。下午,邕城阴云密布,傍晚到来之前,雨水开始在邕城上空四处游荡。本周开始的前两天,南宁依然很凉爽,雨水...

横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