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香桃香飘更远 ——南充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委书记何斌二三事
[摘要]——南充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委书记何斌二三事
6月13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走在四川西充县古楼的田间地头,你会看到挂满枝头的香桃,香气扑鼻,色香诱人;香桃树下的果农,更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从2012年开始,何书记就带领我们创品牌,找销路 ,使香桃的单价从以前的几毛钱一斤上涨到现在的几块甚至十几块一斤,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果农刘先强对笔者如是说。
何书记就是被当地百姓誉为“香桃书记”的何斌。
走进古楼
田间地头留下串串足迹
皮球桃变充国香桃
今年50岁的“香桃书记”何斌,透过眼镜的目光,自信而坚定。自2012年任古楼镇党委书记以来,古楼镇连续五年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获得一等奖。不仅各项工作走在全县的前列,而且他本人2013年被评为南充市信访和群众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西充县年度优秀公务员;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被评为重点项目推进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南充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委书记。
香桃前身为皮球桃,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了壮大支柱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何斌可谓是费尽了心血。
从来古楼的第一天起,他就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和技术人员同吃同劳作,几经改良,终于培植出鲜红饱满、香气馥郁、汁多水甜的优质香桃。
产品质量解决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面前,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当地一些群众脑子转不过弯,瞻前顾后,认为农民就该以种植粮食为主,怕种出的桃子卖不了钱,既浪费田地,又费时费力,更怕一切付出打水漂,不愿大规模栽种桃树。由于种桃树周期较长,一般要两到三年才能挂果,一些群众短期看不到效益,甚至想到要把种好的桃树毁掉重新种粮。
面对这一现状,何斌没有气馁,组织镇村干部三番五次,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与村民算经济账,说服部分群众带头栽种。在镇村干部、乡镇技术员的帮助下,先期种植的农户尝到了甜头。他再接再厉,通过大力支持香桃种植带头大户高元斗,帮其跑市场、找销路、询技术,打响了元斗品牌,以实际效益形成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事实胜过雄辩。
在何斌的带动下,全镇干部职工纷纷开展结对帮扶,群众积极扩大种植面积,五年来香桃产业建设突飞猛进。目前,该水果不仅成为川东北伏季水果的标志性名牌产品,还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2017年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联盟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该镇充国香桃种植面积达95000余亩,其中,母本园500亩;幼树15000亩;初挂果面积25000亩,盛果期果树50000亩。挂果树树均单产达100公斤,亩产3000公斤左右,单价3-8元/公斤,产值1.2-3.2万元,而年总产值近一个亿。
服务古楼
率先垂范不断创新进取
让充国香桃香飘万里
结合实际,创新经营模式打造“高精尖”。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支持农户工作,何斌亲自考察调研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为思路,组织成立了三套班子,分别负责生产、销售、宣传,并推行“支部+协会+农户”及“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品牌、统一防控、统一营销”的五统一经营模式,从生产管理、农资供应、病虫防控、商标品牌、市场营销五个环节,全方位向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依托“五个一”帮扶力量,高薪聘请香桃资深专家常驻古楼一对一指导农户技术,同他们交朋友,请他们对香桃发展建言献策,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农户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产品市场。目前,古楼镇香桃种植达到近十万亩,其中500余亩桃园通过有机认证,高端有机充国香桃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好的产品还要好好销售出去。如何让香桃走出古楼,走出西充,走出四川,香飘万里,何斌想尽办法,主动出击,拓宽销路、效益渠道。从2012年至今,他每年都要带领果农、业主大户、村社干部奔赴重庆、成都、陕西、云南及南充九县市区跑展销、销售市场,联系商贩、批发公司拓宽市场,到目前长期保持联系的有120余人。
何斌告诉笔者,2012开拓市场初期,他与镇村干部、果农大户一起来到重庆盘溪农产品批发市场,于凌晨3点找到了梅记批发有限公司,并联系上了公司梅总,想尽了各种办法把他从睡梦中叫了起来,拿出图片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不厌其烦地向其介绍西充县委、县政府对充国香桃基地建设的高度重视,香桃品质。“真有点像王婆卖瓜的味道”,何斌风趣的说。
情到深处意更浓。
梅总由不以为然转为高度关注,马上关闭手机,关上大门,彻底了解西充有机食品生产的战略框架,了解了古楼充国香桃基地的生产情况,同时也达成了长期收购的意向协议,2012、2013年仅他们公司每天就收购香桃1万斤,总量达到了10万斤以上。从此填补了充国香桃在重庆市场的空白,打开了重庆市场的销售渠道。
“我们的身份就是服务者,百姓的冷暖就是我们的工作”。何斌时常这样告诫自己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
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何斌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要亲民,这也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干部的一贯要求。当地群众只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会竭尽全能地给予帮助,符合政策的就给予政策上的帮助,没有相应政策的他就个人掏腰包,两百三百的没有空手离开的。他说老百姓如果不是真的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是不会来找我们的。
“何书记,何书记,我们有事情想求你帮帮忙”,正在笔者采访之时,有人敲门,何书记连忙迎进。来者是一对当地老年夫妇,手上拿着一叠表格。笔者听着他们的谈话,感觉何书记对他们的情况非常熟悉。通过他们的对话笔者了解了事情的大概:来者想到县城买一套房子,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办理按揭,但是家里又没有多少钱,遂找何斌想想办法。只听何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如果真不能办按揭,就不要到县城买嘛,你们家里经济状况也不好,就在镇上买,价格也不贵,环境也好。”听了何斌的话后,对方一个劲地说:“好,那我们就在古楼镇买,我们就相信你何书记。”
说起何斌,当地果农刘先强深有感触。2008年以前,他一直远离家乡在外打工,由于做的是雕刻技术工,在当时每月收入有5000元,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当他听说古楼镇大力发展香桃产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发展香桃产业,而今年收入上百万,还建起了农家乐,买了辆冷冻车搞起了冷链物流。以前的三间土墙房荡然无存,随之替代的是宽敞明亮的小洋房。他逢人便说,自己能够有今天,完全离不开当地政府以及何斌书记的大力支持、帮助、扶持,何斌书记多次沉下身子到他家走访,竭尽全力地帮他解决种植方面遇到的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何斌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不断奔波、走访、洽谈中,充国香桃远销云南、陕西、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指导农户开网店、搞微店,与邮政合作经营电商平台、发展视频订购等,使得该镇果农收入普遍增加,收入最高的达100万元,最低也有10万左右,每户平均达到5万元左右。为了香桃香飘更远,何斌积极深挖产业效益,通过实地调研比对引进穗条新品种,使香桃销售从过去的七月单一品种上市,发展为今天的五、六、七、八、十等五个月都有香桃上市的新局面。下一步他还将引进业主开发香桃深加工。
造福古楼
沉下身子搞好***
让村民从根本上甩掉贫困帽子
村民不能从根本上甩掉贫困帽子,那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严重失职,愧对人民公仆这个称呼。何斌常常这样告诫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何斌不仅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同时,对待手下也是严字当头,使他们不敢不作为,更不敢乱作为。他还组织成立了干部限时办结监督领导小组,亲自任组长。对懒政、怠政、敷衍塞责排名靠后者进行教育提醒,对敢闯红线、超越底线,造成工作失误的,零容忍,视其情节,严肃问责。
采访当天,笔者就看见他正在处理一名工作失误的干部。笔者后来获悉,这个干部还是他亲自培养起来的,因为对某件事情没处理好,因此要对这个干部进行严肃的处理,甚至会免职。他告诉笔者,对干部一定要从严管理,才能建成一个为群众着想,替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的领导班子。他提出的口号是“做实事、树正气”。还在全县“七一”表彰会上公开向群众承诺:“有困难、找党委”。
为了早日让当地的村民脱贫致富,何斌不知放弃了多少个节假日,不知放弃了多少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熟透政策,当好扶贫政策宣传员。何斌在全镇借助开展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工作、问情联心、走基层等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发宣传单、集体广播等形式,将各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进千家万户。他利用每一次下村的机会,深入贫困户家中跟他们拉家常,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对自己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更是无论内外事事上心,找发展方向、找脱贫路子,技术缺乏搞培训,劳动力不够亲自上。同时,广泛发动“第一书记”、分片领导、驻村干部全员参与,与群众交心谈心时宣传扶贫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扶贫开发和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引导形成扶贫济困、勤劳进取的社会风尚。
率先垂范,当好产业扶贫施工员。充分利用充国香桃优势产业,按照西充县委、县政府“百公里百村脱贫奔康有机香桃产业园”建设的总体部署,他号召党政干部、17个行政村党员干部、19个专业合作社、13个家庭农场以及36个大小业主齐动员,白天走田坎进农户抓建设,晚上找对策想出路做资料,高效高质的完成了园区建设。创新性提出以“支部托管、能人带动、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实现全镇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产业、扶贫现场会以及桃花节、品果节的契机,尽可能最大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创业的优先发展机会,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渠道。
公平精准,当好贫困进退审核员。在贫困退出工作中,何斌亲自把关成立领导小组,担任小组组长全力抓好贫困退出的计划安排、资源配置、资金使用、项目落地、帮扶措施等工作。严格执行退出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切实做到程序公开、数据准确、一户一册。2016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镇扶贫专干报告说建档立卡系统里有2户贫困户的数据不对,何斌当即同该干部在县城网吧熬夜找原因,直至第二天清晨将问题解决。他不止一次强调,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前提下实现精准退出,确保退出结果让贫困户认可、让群众满意,形成正向激励。
立足当地找亮点,结合实际搞创收。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是热点,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何斌敏感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在西充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楼,走进古楼,爱上古楼,从而带动古楼的乡村旅游发展,他亲自策划举办了西充县首届桃花节暨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创了古楼乡村旅游新局面;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五届桃花节、品果节,接待游客从过去的几万人到现在高峰期一天1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不仅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还让古楼经济实现了从“吃、购”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华丽转身。
要想旅游长盛不衰就要不断创新。何斌为了紧紧抓住乡村旅游收入这一根纽带,大力提升农家乐餐饮及服务质量,每年在桃花节前及桃花节期间,他都会亲自精心组织餐饮和服务行业培训,并亲临各大农家乐检查菜品质量,一旦发现农家乐案板上有鸡精味精,他都要统统扔掉,何斌说,“要搞出农家乐的特色,城里人到咱乡村就是想吃点乡村特色菜品”。在他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园区内现已有农家乐60余家,其中3星级农家乐12家,4星级5家,5星级1家,2016年新建营业的元斗农家乐日均游客接待能力过千人;主导开发了“古楼四大菜系”:回忆食品,野菜系列,野味系列(家养),特色食品,好评如潮,用美食填补了花开、果熟之外的其他闲季、淡季游客少的缺陷;为确保正在建设中耗资2亿的桃博园顺利按期完工,他又再一次带头“白加黑”、“五加二”给涉及房屋拆迁的群众做工作、农田整治、迁坟平地,当部分群众不理解时,他就将心比心,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政策、讲后期效益等,直至皆大欢喜。
春华秋实。
现在的古楼,已经建设成了太平地区的政治经济及生态文化中心。其香桃产业,已覆盖全镇17个村,提倡大园林、小业主,使全镇村民都进入产业园,对缺劳动力的家庭,提倡红色引领,也就是由村支部帮其种植,扣除成本后,利润分给村民,使全镇村民收入成倍增加。目前,家庭收入3—5万元的比比皆是,10到20万元的中等收入者占30%以上,每年上百万收入的也有好几户。
握别何斌,放眼望去,只见绿绿葱葱、枝繁叶茂的香桃树上,果实累累,香气四溢,仿佛看见何斌与他的战友一道,在香桃树下绽放幸福的笑容……
蒲新民 马斌
新闻推荐
扶贫重在“造血”,“造血”关键在于技术。今年以来,西充县农业相关部门紧紧牵住技术扶贫“牛鼻子”,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撑杆跳”,组织实施了“104697”科技助推脱贫专项行动,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对全县...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