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化教育科研工作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科研建设侧记

南充日报 2016-11-05 00:00 大字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和价值。

“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它是否借助于教育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建设,促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阆中师范学校校长苟朝均介绍道,“近年来,学校始终践行‘科研强校\’的治校策略,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打造起阆中师范的‘新名片\’。通过教研建设,挖掘教研组工作的新内涵、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深化教研 直击课堂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有一位美术老师,经过她手的矿泉水瓶、废纸等都能变成一件件“青铜器”。她叫左香兰,她的美术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美术的熏陶,还能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件‘青铜器\’是用了什么纹饰做成的?”10月21日上午,左香兰拿着“青铜器”走进了2013级3班的教室里,开始给同学们普及青铜器知识。她边说边将青铜器当时流行的祥云纹、兽面纹、龙纹、凤纹等一一用餐巾纸折叠出来,然后拿出一些硬纸板做出编钟的样子,用胶水将餐巾纸折叠的图纹粘贴上去,涂上颜料,等颜料干透后,餐巾纸显出的纹路就有了青铜器独特的沧桑感。

“好了,接下来,大家就自己动手制作‘青铜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举手告诉我。”左香兰话刚落,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开始着手制作自己的“青铜器”,各种食器、酒器、编钟、鼎不断在学生的手中慢慢成型。

这不是阆中师范学校一堂普通的手工美术课,教室后方,教研组老师和学校领导正在静静听着左香兰的讲课,阆中师范学校2016年秋季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正在进行。

“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课程。”分管教学的康力副校长介绍,“课程建设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我们学校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左香兰老师就是我校32位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之一,他们学历高但经验还不足,必须加强教学引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据了解,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阆中师范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铺路,为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奠基”的核心办学理念,采取开发与整合并举的工作思路,追求课堂的有效教学,不断改进和创新学科教研组建设模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强化常规教研管理 创新教育科研体系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坚持‘改革活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质量立校\’的治校策略,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教育科研方针,构建全员参与科研的格局,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科研强校\’真正成为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活水。”该校教研处主任张庆远介绍,“学校强化常规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科研体系,形成了四个特色体系。”

以教育科研为手段,促进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水平线,其含金量决定学校教育的水准。为运用教育科研的力量将学校送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该校优化教育科研建设,注重研究实效,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让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本学期,阆中师范学校教师们在国家、省、市刊物上积极发表教研文章,成果显著。截至目前,今年各类教研成果登记在册的50余项,国家级论文15篇,省级论文31篇。其中,学校五位教师合著的国家级专著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国家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成果《书写》已经出版,供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书法教材使用。

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创新课程建设。与普通中学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不同,职业学校直接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因此,强化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阆中师范学校提高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新教师过关课、优秀教师示范课、同组教师“同堂异构”专题活动暨竞教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搭建教师成长桥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学校坚持实施常态科研,把教育科研的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捕捉教育的智慧,找寻科研的思想火花,论文写作、案例分析、教育叙事、课堂设计、教育反思等都成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方式。课题开题活动、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教学论文、课改体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激发教师勤奋钻研的热情,教师在反思中顿悟、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对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和促进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大力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学校多渠道选送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开展师徒结对培养新教师;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评课活动;设立电子备课室供老师们提高教学技能,加强相互学习研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特邀专家、学者到校授课、开讲座,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新理念。

以教育科研为动力,收获教育教学硕果。目前,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高级讲师125人,讲师170人,并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6人,有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8人次在全国竞教中获一、二、三等奖,85人次获省、市一、二、三等奖,有18人担任全国、省、市各学科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10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教师。学校先后出版专著和参编著作30余部,承担了省、市和国家级科研课题,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关注。2004年,学校完成的南充市科研课题《成功学习策略》获得南充市校本课程开发二等奖;2005年,学校承担的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被南充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南充市普教科研课题《艺体特色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获南充市普教成果二等奖、阆中市校本课程成果一等奖;2010年,学校申报的《中职生心灵成长导航》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著作)一等奖;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目前,学校有三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正全面展开。学校还十分重视校本教材的研究,编制了适合本校、本地的教材读物《新教师必读》、《班主任工作参考资料》、《成功学习技巧与名言警句》、《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简报》、《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料》、《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景点讲解》、《书法讲义》等本土教材。

“披荆斩棘根植教育,明德守道誉满巴蜀”,在60多年办师范教育、30多年办学前教育、16年办学前和小教大专的历史过程中,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成为四川首批国检达标的中师校,全国百强中师名校之一。学校先后七次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两次参与国际合作,多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表彰为“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0多年保持“四川省文明单位”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得益于教育科研给阆中师范学校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教育科研给阆中师范学校特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将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紧迫感,一如既往地走“科研强校”之路,进一步在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和健全科研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搞好重点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配置学校特色管理的增长点,为培养新常态下教育科研创新型人才,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刘国强 伍罗文博)

新闻推荐

听闻“逮捕令” 阆中男子忙转账 警方出手快 挽回损失30万元

本报讯(记者李奎实习生曹欣)诈骗人员手持伪造的刑事逮捕令,阆中人杨某险些上当。11月17日,记者从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获悉,四川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南充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