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闻“逮捕令” 阆中男子忙转账 警方出手快 挽回损失30万元

南充日报 2016-11-18 00: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奎 实习生 曹欣)诈骗人员手持伪造的刑事逮捕令,阆中人杨某险些上当。11月17日,记者从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获悉,四川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南充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布了预警信息。警方果断出击,经过50分钟不懈努力,成功劝阻受害者杨某,避免经济损失30万元。

11月15日上午,阆中市民杨某接到陌生男子打来的电话。电话中,男子自称姓李,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干警。李某称杨某涉及贩毒洗钱,公安机关已对其发出了刑事拘捕令。

李某说完便挂断了电话,杨某认为这是诈骗伎俩,便没有理会。谁知,五六分钟后,杨某又收到了李某发来的彩信,里面有一张照片,内容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杨某发送的刑事逮捕令和冻结管制令,上面有杨某的照片,还附有印章等。看完照片,杨某开始坐立不安,最终他主动给李某打了一通电话,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

电话里,李某表示,因为杨某涉嫌贩毒洗钱,必需报告账户资金流向,证明财产状况,并进行其他必要的陈述,账户上所有资金需由国家银联中心“安全账户”清查。杨某心想,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便拿出银行卡,准备按李某的指示进行操作,接受“资金清查”。

当天上午9时27分,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收到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发布的预警信息称,阆中人杨某疑似接到诈骗电话。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迅速响应,立即指令阆中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开展精准劝阻工作。10时左右,阆中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馈,预警对象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立即通过短信平台向杨某发布提示信息,提醒杨某警惕通讯网络诈骗。与此同时,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与阆中刑侦大队反复拨打杨某的电话。经过50分钟努力,民警最终在10时17分拨通了杨某的电话,此时杨某正准备转款。

“接到电话,我立即停止了转款,账上30万元保住了。”谈到民警的及时帮助,杨某内心充满了感激。

新闻推荐

土货“触网”走四方

本报讯(邓斌潘婷)11月15日,自食农(阆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阆中市金垭镇中和大石村,与该村签订农产品采购协议。据介绍,这是该市实施的电商扶贫模式:由贫困村“第一书记”收集农户的农产...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