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余人告别“黑户”生活
四川省开展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双清”工作,摸排无户口人员4.6万余人——
□本报记者 刘宏顺
今年3月,省公安厅部署开展全省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双清”工作,全面深化“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和规范户口登记管理,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等问题,目前四川省共摸排出无户口人员4.6万余人,通过努力为其中3.1万人办理登记了户口。
四川省如何补录3万多人户籍?4月20日至21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广元老人50年后告别无户生活
经过50多年的等待,广元市利州区的代某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上户成功得益于四川省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清理登记工作的开展。
2015年8月,代某到利州区政务服务大厅开具常住人口证明,可工作人员查不到有关代某的任何信息。原来,代某1958年出生于阆中市,4岁时生父去世,6岁时母亲改嫁,8岁时,其母亲与继父又相继去世,在此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有上户口。因没有户口,他无法上学和工作,小时候靠捡拾废品生活,后来靠给私人做零工度日,这一晃就是50多年。
了解到代某遭遇后,广元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按照户籍管理政策规定和户籍补录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后,为代某补录了户口。
拿着户口簿,代某说,“终于可以向‘黑户\’生活说再见了。”
逐村逐户逐人查证无户人员信息
如何精准掌握无户人员信息?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民警除查阅档案、入户访查、网上比对等方法外,还采用最可靠的逐村逐户逐人查证的原始方式。
雅安市荥经县荥河派出所地处边远地区,常住人口为汉、彝杂居。全省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双清”工作开展后,派出所摸底排查了辖区常住人口中无户口人员的情况,分类按躲避超生罚款导致的无户口人员、农村妇女改嫁后多因素导致的无户口人员、婴儿出生后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进行了登记落户。同时,对部分需要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DNA亲缘鉴定报告才能登记落户的无户口人员,派出所推出了DNA亲缘鉴定预约便民服务,消除群众心中担心政策一过再次不能登记户口的担忧。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斌)6月9日11时许,阆中市公安局七里派出所接110指令,在市政务大厅发现一名约两岁的走失男童。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赶至现场,经了解,是一名两岁男童和父母走散了。民警在现场询问未果的情况下将...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