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达人”冶黎明 50余年集邮3万枚
●邓斌
从上世纪60年代集邮至今,现年67岁的冶黎明算得上是阆中市的集邮“达人”了。50余年时间,他收集了3万枚邮票,还结交了上百位邮友。
3万枚邮票装满4个柜子
走进冶黎明的家,记者看到,书桌上、柜子里摆满了各种邮册、信封以及与集邮有关的书籍和报纸。
“我没数过具体有多少枚邮票,应该有3万枚吧。”冶黎明说:“我不爱打牌,也不喜欢唱歌跳舞,业余爱好就是集邮。”
记者看见,冶黎明家客厅和卧室的4个柜子里堆满了邮品,年票册、首日封、首日实寄封、纪念封等应有尽有。几十年来他搬家数次,这些邮品成了他的“不动产”。“最近一次搬家,光邮品就用三轮车拉了5车。”
“邮票很娇气。”说起这些“宝贝”,冶黎明便滔滔不绝,似乎每枚邮票的背后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冶黎明家人告诉记者,家里最通风、最防潮的地方都让给了这些“宝贝”。
戒烟省钱买邮票
冶黎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收集第一枚邮票的经过。当时,他见别人邮给父亲的一封信的信封上有一枚印有毛主席头像的邮票,便珍藏起来,从此开始了集邮之路。“这枚邮票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
1962年,刚上初中的冶黎明开始与同学们交流集邮心得。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同学也开始集邮。“这期间收集了大概100多枚邮票,但大都是信销票。”
文革期间,冶黎明下乡锻炼,集邮就此中断了一段时间。下乡期间,冶黎明学会了抽烟。“抽了几年烟,把肺也损了,一年开支1000多元,钱也花了,想想很不合算。”冶黎明想,与其把钱浪费在这上面,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1979年,冶黎明到文成卫生院工作,戒了烟,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收集邮票,购买集邮方面的书籍,并成了当时场镇上唯一一个订阅集邮方面书籍的人。
冶黎明说,真要感谢这个爱好,如果不集邮,可能身体就毁了。“现在把烟戒了,还有东西留下,还交了很多朋友,一举多得啊。”
在冶黎明的带动下,单位10多个同事也成了集邮爱好者。那时起,他经常在场镇上举办集邮展览,并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邮友。“有的邮友从未见过面,但交流起来一点不陌生。”冶黎明说,他和西昌一位邮友经常保持联系,“每次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卫星都要发行邮票,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首日封。”
亲朋好友知道冶黎明喜欢集邮,只要看到邮票就会给他留着。冶黎明的三弟冶新明告诉记者,每次有新邮票发行,他都会买来寄给哥哥。
别人去邮局是寄信,冶黎明去邮局却是“寻宝”。他告诉记者,获取邮票的途经一般是从邮局订购,或者购买定位册,再或者去邮市购买,不过更多的时候是与他人交换,配齐一些邮票,形成体系。每次去外地旅游,冶黎明都会到邮市去逛一逛,看看能否淘到所缺的邮品。
推动阆中集邮事业发展
从1993年阆中市举办首次邮展起,冶黎明便参与组织阆中市集邮协会工作。“1997年阆中邮市辉煌时,全市有1000多名集邮爱好者。”
无论是2000年阆中市对外首发的《花木兰》邮票套票,还是《春节之源·风水之都》、《门神艺术》和《老观古镇》个性化邮折首发,都活跃着冶黎明的身影。在他的促成下,今年,《拜年》邮票在阆中首发,他也因此多次被南充市评为“集邮先进个人”。
冶黎明说,他喜欢按照拟定的专题来收集邮票。专题邮集以邮票图案或发行日期为主题,也可根据爱好、邮票来源等选择主题。选定了邮集主题后,就可以有目的地收集邮票了。“编组一个专题邮集绝非易事,需要对每一枚邮票进行深入研究。”现在,冶黎明已有《永恒的太阳———毛泽东的一生》、《改革开放新面貌》、《极限名信片集锦》等多个专题邮集,《改革开放新面貌》用了2000多枚邮票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曾经多次参加展出。
冶黎明说,现在书信交流少了,和邮友都是通过短信联系。去年,他学会了使用微信,他的朋友圈里发的都是有关邮票的讯息。冶黎明告诉记者,现在发行的邮票有了更多时代特征,他上手的一枚香味邮票,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大闹天宫》特种邮票则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起来。
冶黎明欣喜地发现,去年2月起,很多邮票开始升值,《开国大典》、《智取威虎山》、《黄山》、《菊花》、《蝴蝶》等邮票已经价值不菲。“可能是集邮的又一个春天来了。”集邮50余年,冶黎明把收集到的邮品当成宝贝,从未想过出售。空闲时,他喜欢泡杯清茶,拿出邮品把玩,回忆收藏过程的酸甜苦辣,感受赏玩的乐趣。冶黎明说,这也是一种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丹)“感谢张师傅将我母亲安全送回家……”2月7日上午,家住阆中市七里新区的廖桂华女士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阆中市某出租车公司,对“的哥”张锦昌表达了谢意。原来,2月5日晚,张锦昌驾驶着出...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