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看电影
□赵建国(江油)
小时候我家从三台县迁到大山深处的平武县。那时,县城每周都有一部新电影在县委大礼堂 (同时又是电影院)放映。礼堂四周都是高墙,安装有铁丝网。只有花钱买到电影票凭票从大门进入大礼堂才能看到电影。电影票分甲乙两种,甲票1角钱,乙票8分钱。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的家庭来说,那个年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母那里舍得花钱让我们小孩去看电影。
为了能看到电影,晚上我和一大群小孩儿经常聚集在电影院大门口转来转去,耐心等待“铲锅巴”。“铲锅巴”说的是一场电影快要结束前10至20分钟,看守大门的工作人员一看门口没多少人了,而且都是小孩子,就开门把我们放进去。不过,只能看到电影结尾部分,就像一个人回家吃饭时已没有饭了,只剩下锅底的锅巴,于是就有人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铲锅巴”。
1960年10月1日国庆节白天,大礼堂召开庆祝大会,听说晚上在礼堂要放映新电影 《刘三姐》,同时还要加映一部打仗的老电影《铁道游击队》。那时我8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我和几个同班同学吃完饭就跑到大礼堂门口等待。听守门员说,先放纪录片,然后放《刘三姐》,最后放《铁道游击队》。我们等啊等,一直等到10点多钟,大门突然开了,看完 《刘三姐》的人像潮水般涌了出来,我们趁乱钻进了电影院。开始,我们生怕被查票人逮住被撵出去,就偷偷地躲在墙根的角落里。后来发现有很多空座位,四下一看也没人打手电筒查票,于是就大起胆子在空位上坐下。此时,《铁道游击队》刚开始放映,那天晚上我们几人别提有多高兴了,不仅因为那是一部精彩的打仗电影,更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一部新电影。影片中情节、人物,以及那首动人心弦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新闻推荐
在课堂讲授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存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学的最终效果。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讲授教学中的作用,需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正负面影响,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