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虽已入秋但绵阳三台县十里荷塘的荷花依旧优雅盛开花香

四川日报 2012-09-25 17:48 大字

虽已入秋,但绵阳三台县十里荷塘的荷花依旧优雅盛开、花香醉人。上周末阳光特别好,十里荷塘迎来大量摄影爱好者和度假休闲游客。国庆黄金周还未到,十里荷塘所在的三台县解放村就提前火了一把。想着国庆节期间的火爆,当地村民乐得合不拢嘴。

“可别小看这荷塘,我们村发家致富要靠它。”解放村7组村民王正云告诉记者,每年4—10月的荷花盛开期,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当地农家乐火爆得不得了。到了收成的时候,每亩藕田大约能产出4000元,村民又多了一笔收入。

□本报记者 刘星/文

朱丽/图

大脚半月“踩出”亿元旅游收入

回顾2012年阳春三月的四川旅游市场,绵阳首届乡村旅游节是绝不能忽略的亮点。绵阳市9个分会场盛大上演拥有十大特色活动的旅游节,不仅让省内外游客享受了一次“土里土气”的乡村文化体验之旅,更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的催化剂。

3月17日,安县睢水踩桥会伴随全市首届乡村旅游节热闹开幕。短短3天,周边地区30多万游客的大脚,为安县“踩出”超过千万的旅游收入,让安县境内的50多家农家乐生意也火得不得了。持续一个月的绵阳首届乡村旅游节,一个接一个赶趟上演的活动,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超旺的旅游人气,更让老百姓获得了极大福利。据业内人士估算,该活动半月就吸引游客人数约100万人次以上,旅游吸金超过亿元。

这样一组数据不容忽视。今年1-8月,北川全县接待游客164万人次,同比增长36.9%,实现旅游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76.7%。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人口占57%的北川,以其特有的服饰、歌舞、节日、婚俗等等,吸引着八方游客。“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当地羌族老乡家庭收入的70%来自于接待游客。灾后重建中,北川的羌家乐又随着游客的回归热闹起来。

如今的北川新老县城沿线民族特色浓郁的羌寨群唤起了游客心中浓浓的羌族情。在吉娜羌寨、小寨子沟、石椅村等地,当地居民通过村民联营、援助款、贷款,羌家乐不断上档升级。石椅村一家羌族接待中心的老板娘王蕾就告诉记者,今年游客比去年增加了30%,“甚至老外都喜欢我们的羌寨二日游呢!”

让富民的花常开不败

在绵阳,乡村旅游已成为与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三足鼎立的一大旅游支柱。据统计,绵阳目前星级农家乐35家,其中不乏投入上千万元的行业领头羊,如绵江快速通道与辽安路上的一些农家乐,已经营得有规模、有特色。然而,绵阳的眼界不止于此,“我们需要像成都幸福梅林、绵竹年画村那样,在省内外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名片!”

乡村旅游怎样才能使民族地区居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是绵阳旅游人思考的重点。整体规划打造包装,打破“散打”格局时绵阳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绊脚石。

如今绵阳市正充分利用绵江快速通道和辽安路这两条道路沿线及周边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以江油李白历史文化和安县、北川乡土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走廊。同时,绵阳还对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农家乐、乡村旅游餐饮进行培育,丰富游乐项目,研发了一批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完善了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游、购、玩、吃、住、行六大旅游要素。

“十二五”期间,绵阳乡村旅游将告别单一、分散、聚集度较低、游乐项目不配套等尴尬,形成观光、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观光农业、旅游商品等一条龙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本报记者 朱丽 摄

新闻推荐

绵阳:撑好保护伞 给百姓幸福理由

尽管分别遭遇过生活打击,涪城区御营一社区居民杨任琨、住在三台县芦溪镇敬老院的兰思金,仍然笑对生活。支撑他们笑容的力量,来自社会保障。2012年,社会保障作为绵阳十大民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生...

三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