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藏小镇历史 重华老人建起私人博物馆

四川日报 2014-03-28 13:34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思忆 裴蕾

“文化站就是以前的黄公祠,老梅的私人博物馆也在里头,里面有能代表我们重华的2000多件宝贝呢!”3月22日,记者来到江油市重华镇寻找当地文化站,村民这样说。

村民口中的“老梅”是重华镇上一位叫梅文杰的老人,年过六旬的他在镇上生活了半个世纪,不仅是重华镇的“活地图”,也是一位闻名当地的“收藏达人”,当地还专门为他腾出地方,建了个个人“博物馆”。

从“活地图”到收藏达人

“这是清朝时我们重华正亨利油酒局的招牌,那时候,重华是剑阁、梓潼和江油三县交界的重镇,热闹得很。”记者刚一走进黄公祠,就听见老梅正为参观者讲解。“再来看这个,这是民国时期黄公祠的主人用过的文房四宝,当年他在镇上可是名噪一时。”游客李冬青跟随着老梅的脚步,又走进另一间屋子,“这个是红军当时用的布钱,不知道怎么流落到我们镇上,被我收到了……”

“没想到在一个小镇里,会有这样一个有心的老人,倾毕生的心力收藏了这里的历史。”看完老梅的收藏,李冬青动情地说。

2008年,镇里将黄公祠辟为文化站,免费为老梅提供了6间房间用作私人藏品的收藏和展示。老梅把各种藏品分类“寄居”:家具陈列室里摆放着民国时期的雕花大木床、清末的红木书桌,就连立在墙角的衣橱也散发着雅致的历史韵味;服饰陈列室里,旧式婚礼上新娘的凤冠霞帔一应俱全,绣工精致的布鞋、大户人家用过的被面和枕套都被老梅悉心地放在玻璃展柜里;钱币陈列室里,从明朝至上世纪90年代的纸币被整齐地码放好……

老梅告诉记者,重华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便不断有外地人来此收购古玩。由于老梅堪称重华的“活地图”,外地朋友都爱找他做向导,后来他自己渐渐地也爱上了收藏。老梅告诉记者,他特别重视收藏与重华镇有关系的藏品。几十年前,他曾经看上一件小古玩,卖家开价60元,“当时刚开始学收藏,对自己的鉴别能力没什么信心,虽然很喜欢,但始终不敢买。”老梅后来咨询了行家,得知那件东西是真品,于是多方留意,直到3年后还是把它买了下来。

立志将树根雕出“李白文化”

几十年下来,老梅的藏品竟也收集了不少,花在收藏上的钱超过百万元。“别看我这地方小,过年过节时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参观,我还接待过美国和丹麦的客人呢!”说到这些,老梅满脸自豪。

5年前,有一双巧手的老梅还爱上了根雕艺术。“我们江油是李白故里,我雕了不少有李白文化元素的作品。”老梅一一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从北川收来的树根,你看,这像不像李白端着酒杯在吟诗啊?那块树根是我在乡下自己挖的,我觉得像手拿毛笔的李白在作诗……”虽然已过耳顺之年,精神矍铄的老梅依旧充满想象力。他告诉记者,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都曾提出花高价收购他的藏品,但他都拒绝了。“这些藏品代表的是我们重华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卖,要留给后人。”

新闻推荐

敬老院里的特别婚礼

10月2日,重阳节。江油市义新乡敬老院迎来一件大喜事:两对五保老人喜结良缘。他们分别是71岁的冯超全和58岁的刘平、69岁的王世民和75岁的秦桂英。上午10点,喜庆的鞭炮放了起来。在明媚的阳光下,两对...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