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碧夫妇相濡以沫31年 瘫痪老伴站起来 她却慢慢矮下去
寻访地:江油市长城办事处中心社区
寻访对象:袁宗碧一家
最美理由:丈夫卧病在床31年,妻子成为全家“主心骨”,风雨同路,不离不弃。□本报记者 祖明远
长城办事处中心社区是江油长钢的职工家属区,6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这里,刚提起袁宗碧的名字,几位邻居便主动指路。
袁宗碧是这个万人社区的传奇,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31年。快到他们结婚60周年纪念日了,徐家子女正筹划好好庆祝,主题就是风雨同舟60年。
她的双手关节为何变形?
袁宗碧家住在一栋老式家属楼,装修很简单,地板擦得干干净净。见到男主人徐全兴时,他颇有精神,虽然只能说几个字,但握手很有力。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卧床31年、几度被医生断言“活不过5年”的老人。
79岁的袁宗碧有些驼背,身材消瘦,但手很大,指关节扭曲。“上了年纪变形,人老了都这样。”她说得很淡然。
“才不是呢。”女儿徐晓兰纠正道,“31年了,妈妈天天给父亲按摩、擦身,手不变形、腰不弯才怪呢。”
1983年,因脑神经受损,徐全兴全身瘫痪。从此,袁宗碧就成了他的手、腿和嘴,肩负起照顾丈夫和拉扯三个子女的重任。
医生说徐全兴康复希望渺茫,袁宗碧不服气,干脆自己来。老徐肌肉萎缩,她无师自通地经常给他按摩;担心久卧的老伴长出褥疮,她每天至少把老伴翻来覆去擦洗两遍。
奇迹发生了。徐全兴左侧身体恢复部分知觉,虽然只能说几个字,但握手很有力,甚至可以在搀扶下走几步。袁宗碧却慢慢矮下去——原本与女儿一般高,现在驼背低了半头。由于每天抱老伴起身,她落下肘关节无法伸直的病根。
她为何曾偷偷备下寿衣?
徐全兴一家从辽宁抚顺调到江油长钢,本地没有亲戚朋友。在他生病头几年,病情很不稳定,先后几次收到病危通知书。三个子女也才刚参加工作,所有压力都落到袁宗碧身上。
经常有人劝她放弃,但袁宗碧每次都要竭力反驳,甚至和人争吵,回到家却常常一个人偷着哭。“后来就不哭了,哭有啥用。”袁宗碧说,“家里的大树要倒,我必须要顶住。”
渐渐地,瘦弱的袁宗碧成为家里顶梁柱:她一手把三个子女拉扯大,三兄妹的婚礼都由她一手操持,孙子、外孙女也都由她照看。
“她特别要强,吃的苦从来不说。”老邻居吴玉贤这样评价。徐晓兰补充了一件事作为佐证。在丈夫病情危重时,袁宗碧背着子女偷偷备下寿衣。“母亲把压力都自己扛起,她是我们家里的大树。”徐晓兰说。
他如何表达感激与爱?
袁宗碧话不多,总是抿着嘴听别人讲,但采访间隙她常扭过头向卧室张望——31年相濡以沫已渗入了她的生活。
她还有一个特殊本领:不戴手表,却能清楚感知离家时间长短,离家一小时必然要赶回家。“她是担心父亲摔倒,或者出其他意外。”徐晓兰解释。
一次,徐晓兰带袁宗碧逛街散心,一转身发现母亲不见了。四处遍寻不到,打家里电话也没人接,回家后却发现她正在给父亲擦身子。
忙完家里的事,袁宗碧还热心社区公共事务。作为楼栋长,她平时要负责社区卫生。去年,她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在女儿眼里,袁宗碧是一个好妻子,买几块糕点,如果父亲不吃她也不吃。
对妻子的全心付出,徐全兴满怀感恩。不善表达的他当着记者的面,一只手紧紧拉着妻子的手,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眼里噙满泪花。徐晓兰说,这是父亲对母亲表达感激与爱的方式,“默默陪伴,是他们爱的语言”。
新闻推荐
12月18日,在江油市方水乡广义村3组,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在孕妇方香家院坝门口指导她扫取微信二维码,添加该院微信公众号,帮助预约挂号。连日来,江油市卫生局在全市40个乡镇开展“微信医疗服务进乡村...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